初中英语评课稿

佚名 32 0

初中英语评课稿

初中英语评课稿(精选6篇)

初中英语评课稿 篇1

  听过李艳贵老师的课后,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她的教学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各个环节步骤衔接的非常自然,非常符合高效课堂的模式。

  教师方面

  ⑴教学目标设置准确、具体,符合课标理念和要求,符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发展。

  ⑵过程安排合理,层次清晰,过渡衔接自然。从对已学知识的检测到老师的自然导入新课,再到学生对预习成果的展示,教师的点评与补充,整个课程如行云流水,非常流畅清晰。

  ⑶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整堂课以学生的展示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全面贯彻了高效课堂的要求。

  ⑷情景和语境创设真实,体现语言实际应用;师生、生生互动充分,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在复习环节,小组的对话展示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检验,在后面的文章分段自主翻译讲解环节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⑸点评补充及时。李老师能适时适量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与补充,既点燃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对学生的展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⑹李老师具有很高的教师素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教学技能娴熟,课堂调控能力强。

  学生方面

  ⑴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积极、主动、自觉学习。在对已学知识回顾进行回顾的时候,学生们都能非常清晰流利的造句子,编对话,并且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在预习检测展示的环节,学生们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主动质疑。

  ⑵学生情绪饱满,学习状态保持良好。不管是在听写单词,编对话读对话,语段翻译讲解时,他们都能投以最饱满的热情。字迹清晰,声音洪亮。

  ⑶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对参与展示的同学持有不同的意见时,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达到了高效课堂的要求。

  总而言之,李老师的这堂课是在搞笑课堂模式下的一节高质量的课,值得很多老师学习。

初中英语评课稿 篇2

  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于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多媒体图片导入新课,图文并茂,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而且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制作“banana milk shake”。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于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听力练习,获取新的语言知识,并通过讨论如何做水果沙拉将所学语言应用到对话中。在讨论如何做水果沙拉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同学的意见,最终得到一份菜谱。设计这样的任务能让学生结合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语言运用才能真实自如,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个任务需要学生充分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建议和教师的评价来给出最终的菜谱,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此外,在小组讨论时学生需要用全英文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逐步制订菜谱,这样可帮助学生练习之前所学的句型和词汇,巩固本课的教学重点,最大限度地突破难点。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谜语,游戏,内容非常丰富不但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本课最为精彩的是教师运用实物进行制作“banana milk shake”的演练,把英语课堂带进生活,学生兴趣高昂,学生当堂就能品尝到美味可口的香蕉奶昔。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于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本课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1、本堂课中,老师在布置任务前或句型操练前,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导致学生操练时场面有些混乱。

  2、教师语言不是很丰富。其实这也是我们较多老师的一个毛病。我们说当我们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输入)的时候,学生才能有output(输入)。这可能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多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初中英语评课稿 篇3

  现我就从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方面来评析一下郝菲老师的这节课,说得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堂英语课的教学通常分为五个环节,他们是课前准备——导入新课——主题探究——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一. 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因此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环节应该相应地向课前及课后延伸。而课前的准备,包括对教材的理解,(以两大城市比较为主题,方位表达、数量表达,形容词的比较级等语言现象。)使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适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她使用了视频导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生活导入),什么形式更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多媒体演示,小组活动、游戏操练、模仿表演),寻找和挖掘哪些有用的课程资源(介绍上海的视频、桐乡本土图片、贴近学生生活的照片、综艺节目中的砸金蛋游戏形式)等等。大家有目共睹,为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有效性郝老师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

  二、新课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课题的导入与该课的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堂课郝老师利用了

  1.视频导入法。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和拓展课堂信息的容量,老师利用了视频具有集图形、声音、动作为一体的特点,播放了一段关于上海的视频,这一导入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的,没有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上海是一座大都市,离我们一些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遥远,学生缺乏对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于是郝老师根据对学生的预想和对教学的需求对教材进行了解读,重构和再加工、再创造。这个有关上海信息的视频既包涵了课本教学内容的一些信息,也有对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并且这种导入方式也让上海这座城市的信息变得更加的直观,具体,激起了学生了解这座城市的强烈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紧跟着再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 巧用图片法

  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如一张桐乡的照片就让hometown这个单词云淡风轻了。一张地图就让抽象的方位单词通俗易懂了。利用两幅图片的对比来呈现形容词的比较级,让抽象的语法知识点变得既客观具体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强了词汇和语法知识点呈现的直观性。

  3.生活资源导入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郝老师的词汇和语法教学导入都利用了桐乡这一本土教学资源,这些导入设计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关注和欢迎,让学生倍感亲切。大大提高了这节课词汇和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三、 主题探究与强化巩固的完美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与关键。

  “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围绕教学主题,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和练,学中有练,练中有学,新授与巩固融为一体。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在强化巩固的过程中授新。

  1.这堂课以模仿促进巩固

  模仿是基础,英语学习必须从模仿开始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模仿性强的特点。因此,郝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教学情景,抓住一切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机会,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听的让他们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模仿——模仿着去读、模仿着去说、模仿着去写。通过模仿使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并获取英语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生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这堂课以表演强化巩固

  角色朗读,pair work 展示表演都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激励学生敢于在大众面前开口说话,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提高交际能力。还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互动合作、学习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学双方都热情投入,主动参与,师生双方情感交流融洽,课堂气氛便轻松、和谐,加深了彼此的情感。

  3. 这堂课以游戏优化巩固

  实践表明,游戏就是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课堂上假设、想象某种交际情境,用英语进行模拟言语活动,便是英语教学中的游戏。砸金蛋的小游戏集趣味性和竞争性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表达热情。

  四. 作业布置

  本堂课的作业布置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这节课的作业设计是指以“课本知识”为基本点,以“与之相关的知识”为拓展内容,要去了解城市的信息,才能完成今天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个学生喜欢的城市不同,原因也不同,这个作业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这节课是一节听说课,它以方位及形容词的比较级等语言现象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以两大城市的比较为主题。郝老师的这堂课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层次梯度化,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竞赛等方法。并且整堂的参与不只是一种形式,她让所有的学生都充分的加入到活动当中去,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这堂课处处彰显出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值得商榷的地方:当学生没有沿着老师的思路时,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暗示,让他顺利过渡到你导的方向上来。

  一些课程资源可以借机再利用,再挖掘,达到课程资源利用最大化。

  输出部分表格和example 如果同时展现会降低输出的难度,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

  以上见解与大家共勉。

初中英语评课稿 篇4

  童老师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桑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2、游戏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活动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教师利用游戏引出新词教学,自然有效。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谜语,游戏,内容非常丰富不但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桑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我认为本节课还可以改善一下:

  1、本堂课中,老师在布置任务前或句型操练前,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导致学生操练时场面有些混乱。

  2、教师语言不是很丰富。其实这也是我们较多老师的一个毛病。我们说当我们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输入)的时候,学生才能有output(输入)。这可能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多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初中英语评课稿 篇5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语速适中,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老师作为主导的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练习巩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复习具体详细,讲练结合,使学生明白目标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尽量使用口语教学,板书工整,有条理。在传授新知识时能做到循序渐进。

  教师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复习充分详细、教学形式多样,练习充分。教学中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知识讲解详细,容量大。教态亲切大方,板书工整漂亮。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归纳能正确回答课文后的问题,而且讲完后的复述很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老师的讲到最后都能大致背诵课文。思路非常清晰明了。

  教师准备充分,讲解详细,板书工整,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参与率较高。

  知识讲解详细到位,拓展面宽,系统化较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次在课堂上,老师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找画、批注,随着问题的解决,不光理解了课文内容,也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老师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来对课题发出质疑,然后又让他们在文中自己找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也学生要懂得发现问题,然后再努力解决问题。

  总之,老师的课堂过渡语真是非常精彩。我们知道,适合的课堂过渡语不仅能理清学生的思路,也能让学生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这么精彩的过渡语离不开老师课前的辛苦准备,真努力。

初中英语评课稿 篇6

  吴双老师这堂课,我认为是一堂既有创新性,又有效,还有许多亮点的课。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的感受。首先创新性体现在课堂结构上。

  (1)这堂课吴老师设计导入环节很巧妙。吴老师先让同学们唱歌,再呈现句子“Weweresingingwhentheclassbegan.”她利用刚刚课堂上发生的动作,导入了本课的主题:过去进行时,同时也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这个时态的意义。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同时将要教学的内容以自然的方式呈现,“一举而多得”。

  (2)课堂的讲解是适时的,适度的,多角度的,也是实效的,改进了传统“满堂灌,满堂做题”的教法,既在关键时刻答疑解惑,对学生的语法学习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又创设起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口语交际之中。通过这种设计,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

  (3)学生练习的对象进行了有意的变化。由A对B,再到A对C,再到A对D,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和同桌练习的局限性,产生“信息差”,体现了“换换座位,聊天更快乐”的创新教学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新鲜感,也给了学生纠正自己以前的错误,重新投入到口语练习中的机会。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其次,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有几处,体现在创新的课堂活动设计上。

  (4)第一是令人眼前一亮的GuessingGame,呈现几张只露出一半的运动的图片,配上不同的过去时间状语,让学生通过提问来猜测什么动作,以达到练习过去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的目的。这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可谓是“构思巧妙,效果明显”。

  (5)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也是很佩服吴老师的环节,就是在播放一段学生在午休时真实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回忆视频中的动作来练习对话。这一活动是指导学生何时应用所学习的语法,恰如其分,水到渠成,效果非常好。

  总之,我觉得这堂课不论从课堂设计到课堂实际,从教师教学方法到学生学习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对我的启发很大。

标签: #初中英语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