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冬天》最新3篇

佚名 36 0

朱自清散文《冬天》最新3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朱自清散文《冬天》最新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冬天朱自清 篇一

关键词:少教多学;散文;教学

针对初中语文新课改,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师再不能以领导者的姿态独霸课堂,课堂上也不会再允许某些学生昏昏欲睡地似听非听。那种“你(学生)听我(教师)说”机械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就在教育工作者苦无头绪时,“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从新加坡被引进来。何谓“少教多学”?那就是:“要求全国教师教的少一点,以便使学生能够学的多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加重。“少教多学”并不是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教得更好。它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散文篇目55篇,其中七年级32篇,八年级20篇,九年级5篇,可以看出,散文在初中低年级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是教学的重头戏。联系中考目标,“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应用到散文教学实践中,更易于让学生领会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

朱自清的《春》是经典的散文名篇,在《春》的教学开篇,我首先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各种各样的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感受春的气息。接着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感悟作者的情感后,再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想象情景,酝酿情感。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有声地表达出来。在学生对文章有了理解,加上老师对其朗读的情感、技巧加以指导之后,采取多层面的朗读竞赛,便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完成课文诵读之后,引导学生感悟对课文具体语段、句子的领悟,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由于朱自清所写的是江南春雨,我启发同学们回忆掌握的关于江南春天的诗词,这样既可以回顾古诗词,又可以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朱自清所写的的江南春雨图。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忆了这些关于江南春雨的诗句,有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回顾诗歌之后,我让同学们谈了自己在家乡感受到的春雨,把自己的感受与朱自清散文中的春雨作比较。我任教于北方城市,同学们也都是北方本土人,北方春雨来临之际正是风沙开始的时候,春雨伴随春风,置身期间的人们感受到的春雨是有泥沙气息的,桃花刚刚绽放之际,却委身泥土。所以同学们感受到的“春雨图”和朱自清所写不太相同。通过对北方春雨图的感受与南方春雨图的感受,加深同学们对于朱自清散文写法的印象,也扩展自己的审美视野。

老舍《济南的冬天》也是初中散文名篇,与朱自清《春》构成初中写景散文姐妹篇。朱自清情感细腻,老舍观察全面,朱自清文风婉约,老舍文风自然。在具体教学中,从阅读入手,加大阅读理解、合作探究的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和拓展了学生思维。《济南的冬天》语言描写比较细腻、精美,更适合于表情朗读,因而我在范读之后,让学生充分地自由朗读,总体把握全文的基调。随后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画面的内容及特点。这样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接下来师生对文章进行疑、赏析和品读,教师再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指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设置问题、引导讨论、互相疑的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的设置与解决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师生合作互动的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利用材料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相关内容的比较学习得以巩固已学知识的重要步骤。

《春》和《济南的冬天》是经典的散文名篇,朱自清先生和老舍先生以他们古典又现代的语言,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精致简约的篇章结构,实在是让学生感悟新文学魅力的绝佳机会,我在教学实践中,就特别重视这篇散文,让“少教多学”的方法真正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少教多学”的魅力,同时,也切实感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美,并学会把内心感受到的美的情感诉诸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曦。“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7).

冬天朱自清 篇二

一、化虚题为实题

《春》和《济南的冬天》,文题只是两个抽象的时间概念,写作对象模糊,朦胧,令人不知从何写起,是虚题。“虚题”不仅仅指“春”“美丽的黄昏”等时间概念,还指像“风”似的无色无味无形的文题。“实题”是指实实在在的可看可闻可触的文题。也就是实物概念。朱自清和老舍两位大作家正是采用“化虚题为实题”的方法,做了如下处理:

“化虚题为实题”就是把抽象的文题转化成具体实在的文题,当然实题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要充分表现景,就像《春》。

老舍在《谈叙述与写景》中也说:“若写风景……应以写景为主,写出诗情画意,而不妨于适当的地方写点实物,如岩石与植物,以免过于空洞。”

写景就是要写一些实物,“虚题”必须转化为“实题”。

二、化大题为小题

“春”,时间长,空间又无边际。而“济南的冬天”,尽管在地域空间上有一定的范围,但时空还是大的。所以《春》和《济南的冬天》又是两个大题,难以驾驭。不过,上文“虚题”变为“实题”的同时,大题也就变成了小题。写大作文《春》就成了写小作文“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等,或者说就是小片段。“春草”等小片段又组合成大文章《春》。这样“大小”一转化,再以小见大,作文就写成了。

一个写景文,它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写作范围。写景,只要在写作时空范围内选取一些小实物,以它们为写作对象即可。当然这些具体小实物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其实写景就是一个由“面”到“点”的过程。写景文就是几个小状物段的和。

《春》和《济南的冬天》是大虚题,大实题就不用想“化虚题为实题”了,直接采用“化大题为小题”即可。所以写大作文也没什么难的。别说一篇写景文,就是大的长篇小说也都是这样构思的。采用此法写景或写其它文能避免空洞,而且构思行文比较快。

三、联想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彼此都是直接或间接相关联的,不是孤立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春》,朱自清首先想到“春草”,由它进而联想到“春花”“春风”“春雨”“春人”等。朱自清写《春》实质就是写“春”里相互联系的各种事物。对每一事物再联想。如他由春花联想到了蜜蜂和蝴蝶。“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能证明“春花”香味四溢;“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能证明“春花”艳丽。他还由“春花”联想到了“秋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一跳跃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人对“春花”又要仔细品味了。

老舍写“济南的水”联想到了“水中藻”“岸上柳”。

比如我们写《可爱的田野》,田野里有花草树木,一定会有牛羊,有工作的农民……若联想能力高,可超越写作时空范围,内容会更丰富。如由“田野里的鲜花盛开,草木葱葱,空气清新”,联想到“内蒙陕西等省沙化日益严重,最近几年沙尘飞扬,自然生态恶化”。横纵这么一比,这里“风景独好”,田野岂不更可爱?

一个事物只有以它事物为参照才能证明自己。当然“观古今于须臾”“挫万物于笔端,扶四海于一瞬”的超越时空的联想,不宜多用。否则会远离写作时空范围,有跑题之嫌。联想会使文章物多,内容丰富。

四、人是最美的风景

美学认为,风景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具有任何感情色彩。只有它受到人的关注时,人的情感才使它有美丑之分。当“景”成为写作对象时,“一切景语皆情语”。离开了人,景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写景必然写人。

朱自清在写了“春草”的特点后,写“春草”给人带来了欢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人的活动也间接表现了“春草”的生机;为写“春风”的悦耳。朱自清写“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写“春雨”时也写“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人的活动表现了“春雨”的轻柔和对田地的滋润。朱自清还集中笔墨写春使“城乡老小”精神振奋充满希望。朱自清最后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勃勃生机的“春”,因为人是最有生命力的,否则不足以表现景。

在《济南的冬天》里也有这样的语句:“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由此可见人的幸福愉悦是因景而生的,同时又烘托了景。

所以,写景必然写人,达到“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境界。景中人实质就是作者的化身,作者如不能与景融合,置身其中,又岂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岂不是伤风景?

五、观察细而有序

写景就要栩栩如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要求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精心描绘。朱自清在写“春雨”时,除了众人都能想到的春雨细密的特点外,他还写出了春雨的光泽――“像花针”,春雨的状态――“密密的斜织着”。这是细腻观察的结果。

观察要细,就得调动所有的感官,决不能只靠眼睛看。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春风”,靠的是触觉;写“风中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在空气里酝酿”,用的是嗅觉;写“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依赖的是听觉。各种感官并用才能全面立体的绘景,达到声情并茂。

朱自清写“春草”“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连写“软绵绵的”?这体现了作者细而有序的观察。作者以视觉近距离观察到草的嫩绿,放眼远见草“一大片一大片”,人置身草中活动,这才触觉到草的软。

老舍在写“小雪后的济南的山”是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来绘景的。

细腻有序地观察,既可避免无话可说的通病,又可提炼出景物本质的神韵,文章自然就精彩了。

六、生动形象的语言

细腻而有序的观察,达到了眼里有心里有,还得述诸于笔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要做到这一点,生动形象的语言必不可少。

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是语言生动形象的基本法。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花”的艳丽多姿绚烂多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人格化词“偷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草”从无到有的迅速,使人联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富有表现力的比喻拟人句,在《春》《济南的冬天》中可信手拈来。当然其它的修辞根据写景的需要也是要用的。

要使语言生动形象还要注意炼字。《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个“闹”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它们的动作,声情并茂地表现出它们为花的艳丽芬芳所陶醉,兴奋不已,舞之蹈之;《济南的冬天》中的“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形象地刻画出“小村庄”“雪”舒适安逸的神态,似乎它们都有了人的灵性,令人遐想不已。

总之,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构建优美得像《春》《济南的冬天》一样的写景文必不可少的因素。

七、情真意切

写景文主旨大都是抒发对景物的喜爱之情。而多数同学的写景文是情不真意不切,人为生硬的苍白无力的口号式的抒情。

这个问题不难克服。只要我们象上面说的细致地观察了景物,抓住了景物的特征,锤炼了语言,运用了修辞,描绘景物的同时,真情便自然充溢于字里行间了。“济南冬天的水”不结冰,清澈,能看到水藻,能照出岸上的垂柳。老舍的语言是“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是“柔情似水”就是“柔情是水”。

冬天朱自清 篇三

而本文的写作时间恰是20世纪初期整个社会对“父亲”的一片抗议与谴责声时,朱自清反其道而行之,以“父亲的背影”为载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文中的父亲,实际是作者理想中的父亲,是作者恨过之后理解了的父亲,是一份迟到的理解、迟到的子爱,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对父亲的爱的一种自我解嘲。

对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有“平淡中蕴神奇”的评价。“平淡”的是肤浅的“父爱”理解,缺乏深刻的体验。“神奇”,又神在何处?奇在哪里?

朱自清先生在《写作杂谈》中关于《背影》的写作曾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也不尽然。”结合课文开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我们也可以明显真切地感觉到这“不尽然”里面有俚头、有故事,作者似乎有难言之隐。

实际上,在朱自清的潜意识中,固然儿时有对父亲些微的爱——朱自清在散文《冬天》中写道:“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在寒冷的冬天里,父子围着暖烘烘的炉子坐着,父亲为儿子夹起白水豆腐。这是一幅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让人体会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但是,除此之外,朱自清对父亲更多的是“恨”,直到1925年,甚至可以继续延伸。

朱自清对父亲的“怨恨”主要表现为:

1.儿时父亲的严厉——放学回来,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经常是在晚饭时分,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父亲朱鸿钧一边喝着老酒,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小朱自清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就点头称好,欣然喝酒,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朱鸿钧就训斥儿子,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甚至一把火把小朱自清的作业烧掉。

2.纲常伦理,父为子纲,父亲无条件地安排儿子的一切——父亲朱鸿钧受浓重封建家长礼法的影响,虽爱儿子,但在儿子面前往往是板着严肃的脸,极少露出笑意,很严厉,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小时候的朱自清没法违逆,十四岁就在父母的包办下确定了第一次婚姻,十八岁就在父母的要求下结婚。

3.父亲对朱自清元配夫人的精神束缚——虽然是父母包办,但朱自清夫妇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儿媳武钟谦是扬州名中医武威三的独生女,在娘家为姑娘时就爱笑,嫁到朱家后这爱笑的天性被封建色彩浓郁的朱鸿钧认为是“不守妇道”。尤其当家庭开始衰败,她还“爱笑”,于是她便成了公婆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爱说爱笑、活泼健壮的人,后来,弄得“身子像一只螳螂,尽是皮包着骨头……哭是不会哭,笑也不会笑了”,抑郁不欢,积久劳瘁,于1929年死于肺病。

4.父亲感情的出轨给远在北大读书、接受新思想的儿子以沉重的阴影——朱鸿钧原来在江西做官时已娶了一个妾,从此种下了家庭不和的种子。到徐州任上又娶了一个妾,致使江西任上所娶的妾大怒,前往徐州大闹,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这也是父亲的差事交卸了而作者却缄口不言的缘由。

5.父亲对朱自清祖母的间接扼杀,进而造成家庭濒临崩溃——为赔偿徐州之妾,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欠公款五百元。不得已父亲求祖母变卖首饰,还借了高利贷来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这样的变故,在郁郁中辞世,家道也随之衰落,而这时朱自清的二弟即将报考大学,但家里已拿不出学费,且众多弟妹尚未成年,这更加深了朱自清与父亲间的鸿沟。

6.经济的拮据与父亲专制式的家长统治让朱自清几乎断绝父子关系——身为长子的朱自清面对父亲的“死作”和家庭的衰落,出于对家庭、父母和弟妹的责任,用三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四年课程,在北大校长蒋梦麟的推荐下,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养家糊口的生涯。其时,他月薪70元,每发工资后须寄一半回家,但还是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遂使家人失和。不久,为减少家庭矛盾,节约生活开支,经好友介绍,朱自清回到家乡扬州的江苏省立八中任教务主任。但因秉性耿直,不久便与同事和校长不合,加之庶母的不断挑拨,朱自清的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婆媳关系紧张,父亲因听信庶母的话,借着和校长的私交直接让学校把朱自清的薪水送到家里,本人不得领取,这激怒了朱自清,他毅然辞职,后到上海中国公学、杭州一师、六师、浙江省立十中、浙江省立四中、清华等校任教,其间又先后把妻子、两个儿子、母亲和妹妹从扬州接出,父子虽失和,但仍给父亲寄钱。

7.朱自清两次回家,父子关系不调和——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朱鸿钧先是不准朱自清一家进家门,后虽在家人劝说下让步了,却仍不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没趣,过了几天悻悻离去,这加重了他对父亲的怨恨。1923年暑假,朱自清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朱自清认为自己没错,不肯认错。父亲朱鸿钧也认为自己没有错,老子用儿子的天经地义,为父有错也不该认错。于是双方进入冷战。此后朱自清也就几年不回家了。

8.父亲晚年脾气暴躁——和朱自清在徐州浦口车站分别后,父亲并没有谋到差事,并且病倒外乡,后被人送回扬州。从此贫病交加,家道日衰,因此心情郁愤,脾气暴躁。

放在任何人身上,这样的父亲谁能喜欢?但是,1925年,父亲自扬州寄来“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人之将逝,其言也善,使深悟生存之艰难、对生活感到无力的朱自清心灵深受刺激,那种骨肉相连的父子情使他开始谅解与感念父亲,不觉回忆起八年前与父亲离别的情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原谅以及对自己的愧怍、自责与叹息——甚至可以说,文中的父亲是作者美化了的、理想中的父亲。

朱自清与父亲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旧传统与新观念的矛盾、旧思想和新思想的矛盾、专制和自由解放的矛盾以及经济与生活的矛盾冲突等,在《背影》的背后,是沉痛与厚重!

标签: #冬天朱自清 #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散文 #散文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