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佚名 32 0

《翠鸟》

《翠鸟》(精选14篇)

《翠鸟》 篇1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之所以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顺序:关于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颜色;关于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

  教法建议

  (1)课前准备。准备的挂图或幻灯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录像片或课件。学生搜集及鸟类有关的资料。

  (2)借助投影,直观地了解记忆的外形特点,并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填动词练习,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设计“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理清的外形与高超的捕鱼本领的关系。

  (5)在学习“外形”、“动作”、“捉鱼”这三部分内容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6)通过设计“课外延伸,自找答案”这一步骤,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丰富知识、积累知识的目的。

  词语解释

  苇秆:本课指芦苇的茎。

  鲜艳:鲜明美丽。[例句]王萍穿了一件色彩鲜艳的连衣裙。

  小巧玲珑:形容器物形体小而精巧细致。

  灵活:敏捷,不呆板。

  锐利:尖锐而锋利。本课指感觉敏锐。

  荡漾:水波起伏微动的样子。[例句]湖面上荡漾着细细的波纹。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清脆:清楚悦耳。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锐利——尖锐 失望——灰心 灵活——灵敏

  愿望——心愿 陡峭——陡立 清脆——响亮

  反义词: 失望——希望 喜欢——厌恶 陡峭——平坦

  背景知识

  普通全长15厘米左右,体重21一30克。生活于溪流、湖泊、江河、鱼塘。食物为鱼、虾、水生昆虫、甲壳动物。单独或成对活动,长时间站立于近水处的树枝或岩石上耐心观察,发现小鱼浮至水面,俯冲到水面用尖嘴将鱼捕获,飞到树上或岩石上吞食。在沙堤或泥崖挖掘隧道式洞穴,在其中产卵,喂养幼鸟。因独特的捕食方式,俗称“打鱼郎”。

  句段赏析

  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析 “一动不动”点出了的特点。“注视着”说明它看得非常专心。这句话写出了机警地等待着小鱼。

  2.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

  析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在一刹那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捉鱼迅速、敏捷的特点。

  课后题解

  2. (1)第二个句子写得好。第二个句子用了“贴着”“疾”这两个词,就把飞得低,飞得快的特点写出来了,也就表现出灵活、敏捷的活动特点。

  (2)第二个句子写得好。第二个句子用“蹬开”写出了发现小鱼后反应迅速,动作干脆,而“离开”就没有这个意思。“像箭一样”这种打比方的说法很形象地写出了“很快地”快到了什么程度。

  难句解析

  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一动不动”点出了的特点。“注视着”说明它看得非常专心。这句话写出了机警地等待着小鱼的情景。

  2.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在一刹那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捉鱼的迅速、敏捷的特点。

  3.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话就的头部、背部、腹部分别讲述羽毛颜色鲜艳美丽,并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流露出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4.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这句话表明了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了。这里一是讲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它停得急而轻。

  课文结构

  本文按由“外形”到“活动”,再到“住处”这样的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的外形特点。

  第二段(第2、3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的活动特点。

  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绍了的住处和作者对的喜爱。

  写作特点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使描写更加传神。

  2.在叙述中处处流露出对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自学。

  (1)投影出示阅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找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方法揭示: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分节指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方法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待讲课文时再充分交流。让学生重点谈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③启发学生质疑问题。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的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读,启发学生说出:通过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爪:鲜红)然后齐读第一句话。

  ②理解2-5句。

  A指读。

  B启发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羽毛鲜艳的?并理解“鲜艳”的意思。(板书:羽毛:鲜艳)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外形的彩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师提示:作者在写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读,启发学生说出这句话写了的什么?(板书: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B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板书:小巧玲珑)

  C齐读第6句。

  (3)小结。

  ①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板书:外形)

  ②启发学生说出对外形的看法。(板书:美)

  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抓住特点,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4)指导背诵。

  3.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第一自然段

  l.让学生回顾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投影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交流。

  3.师生议答。

  (1)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活动的?

  ①学生读出描写活动的语句。(即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并找出相关的动词。)

  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A让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进而体会飞行的低,动作轻盈。

  B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疾飞”、“一眨眼”的意思,通过“疾飞”“轻轻地停”这组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飞行得很快,动作轻盈。

  (板书:疾飞)

  ③放有叫声与轻音乐的录音,投影出示停在苇秆上的特写图。学生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2)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捕鱼的?

  ①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过程来写的。

  ②理解1、2句(捕鱼前)。

  A通过“悄悄地”“露”“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机灵。

  B通过“难以逃脱”“锐利”“尽情……还是……”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写小鱼机灵,意在突出更机灵,目光特别税利。

  ③理解第3句(捕鱼时)。

  A投影出示句子:

  B找出捕鱼时的动词。(板书:蹬……飞……叼……贴……)

  C引导学生通过对“蹬”、“飞”、“叼”、“坝”、“飞”这一系列动词的理解,体会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

  D出示捕鱼的彩图,让学生描述捕鱼时的情景。

  E齐读这句话。

  ④理解第4句话(捕鱼后)。

  A指读第4句,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板书:苇秆……摇晃    水波……荡漾)

  B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早已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捕鱼就在这眨眼之间,就更衬托出捉鱼的迅速敏捷。)(板书:动作敏捷)

  (3)投影出示: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了解捕鱼的本领和外形之间的关系。)

  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

  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

  (①我们想捉一只来饲养。②在渔翁告诉我们飞很远来这里,是想和我们做朋友。③我们听了感到惭愧。)

  2.教师小结

  是啊!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的歌声、色彩、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而且许多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才对。

  3.我们为什么希望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

  四、质疑问难

  五、识记字形  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抄写生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六、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七、布置作业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第14课,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八、板书设计

《翠鸟》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考: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自读课文,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交流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交流:你了解了翠鸟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体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鲜艳,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么,而叫“翠鸟”呢?(通过理解词语和观察图,理解: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大多数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的程度。

  a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b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b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互相检查是否认识了11个生字。

  2、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

  (3)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导言:我们了解翠鸟,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论后,再练习读。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鸟的色彩。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二、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针对“喜欢”,读书讨论

  1、从课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欢翠鸟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只饲养;b打消了捉的念头;c远远地看,希望它多停一会儿。

  2、抓住矛盾处,引发讨论: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因为“喜欢”,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呢?

  (通过讨论,学生要清楚:想拥有翠鸟,虽然出于喜欢,却是伤害野生动物的想法,真正的喜欢,真正的爱护,就应该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四、布置摘记:

  在学习中,抄下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翠鸟》 篇3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   于永正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就可以叫他。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

  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

  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

  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

  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

  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

  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

  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学生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读,读了第一二句时

  师:这个“刚刚”读得真好啊,再读一遍。(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请你继续读。

  生继续读。

  师:这两句读得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再指名读。

  师:啊呀,水波还在荡漾呢!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师:尽管我读得有错误,但是同学们还是了我掌声,我真是高兴啊!

  同学们,上课,就要多读,多听,多想。同学们,听我说,这一段写得非常好,如果你把这一段读熟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的动作就有办法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老师不时发出表示赞许的惊叹。

  师:谁接着往下读?(生举手踊跃)这个机会给谁呢?

  请了一个还没读过的,读。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

  学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

  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些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说)

  三人一齐读。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

  还有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啊!读得真有味道啊!(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再读)同学们,请安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听别人读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请你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你读得太有味道了。(指刚才的学生)

  师:读了课文,特别是第一三自然段,我想,今后要是让你写小动物,你一定是有办法写好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三自然段,轻轻地读,把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吧。

  学生各自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累不累?要不要休息?

  生:不累。不休息。

  师:听课的老师们要不要休息?

  学生笑:要!

  师: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五分钟,下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别忘了。下课!

  第 二 课 时

  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这么自信?

  生:是。

  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不知道。

  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会。

  指名唱。

  师: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

  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

  生:这是中文。

  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外貌。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结束!

《翠鸟》 篇4

  ------------------------------------------------------------

  张广祥主页、中国语文名网“语文素材”小学语文教案专页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   于永正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就可以叫他。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

  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

  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

  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

  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

  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

  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

  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学生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读,读了第一二句时

  师:这个“刚刚”读得真好啊,再读一遍。(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请你继续读。

  生继续读。

  师:这两句读得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再指名读。

  师:啊呀,水波还在荡漾呢!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师:尽管我读得有错误,但是同学们还是了我掌声,我真是高兴啊!

  同学们,上课,就要多读,多听,多想。同学们,听我说,这一段写得非常好,如果你把这一段读熟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的动作就有办法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老师不时发出表示赞许的惊叹。

  师:谁接着往下读?(生举手踊跃)这个机会给谁呢?

  请了一个还没读过的,读。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

  学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

  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些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说)

  三人一齐读。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

  还有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啊!读得真有味道啊!(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再读)同学们,请安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听别人读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请你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你读得太有味道了。(指刚才的学生)

  师:读了课文,特别是第一三自然段,我想,今后要是让你写小动物,你一定是有办法写好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三自然段,轻轻地读,把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吧。

  学生各自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累不累?要不要休息?

  生:不累。不休息。

  师:听课的老师们要不要休息?

  学生笑:要!

  师: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五分钟,下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别忘了。下课!

  第 二 课 时

  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这么自信?

  生:是。

  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不知道。

  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会。

  指名唱。

  师: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

  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

  生:这是中文。

  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外貌。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结束!

《翠鸟》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思路: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怎样理解词语”,在本课教学时应力求落实此项目的训练,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教学时以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为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应注意启发学生弄清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是有关系的。如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起小鱼?与翠鸟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有特点,而是由于它身体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 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 作业 。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么办?(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二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 )的爪子;一双( )的眼睛;一张( )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三 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附:板书

  第三课时

  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艳。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说。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抓住“贴着、疾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逮。

  (2)重点指导

  翠:上边和“羽”进行区分。

  赤:上边是“土”字。

  希:注意上边第一笔为撇,下边是“布”字。

  2.出示卡片,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 指导课后练习。

  1.重点指导第2、3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①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方法解释第3题词语的意思。

  ②找出这“鲜艳、疾飞、锐利”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教师点拨。

  ③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例句,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

  写生字词。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翠鸟》 篇6

  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

  据疑板书导学

  ↓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  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

  活动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 、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

  真想

  打消想法 喜爱翠鸟

  希望

《翠鸟》 篇7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之所以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顺序:关于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颜色;关于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

  教法建议

  (1)课前准备。准备的挂图或幻灯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录像片或课件。学生搜集及鸟类有关的资料。

  (2)借助投影,直观地了解记忆的外形特点,并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填动词练习,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设计“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理清的外形与高超的捕鱼本领的关系。

  (5)在学习“外形”、“动作”、“捉鱼”这三部分内容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6)通过设计“课外延伸,自找答案”这一步骤,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丰富知识、积累知识的目的。

  词语解释

  苇秆:本课指芦苇的茎。

  鲜艳:鲜明美丽。[例句]王萍穿了一件色彩鲜艳的连衣裙。

  小巧玲珑:形容器物形体小而精巧细致。

  灵活:敏捷,不呆板。

  锐利:尖锐而锋利。本课指感觉敏锐。

  荡漾:水波起伏微动的样子。[例句]湖面上荡漾着细细的波纹。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清脆:清楚悦耳。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锐利——尖锐 失望——灰心 灵活——灵敏

  愿望——心愿 陡峭——陡立 清脆——响亮

  反义词: 失望——希望 喜欢——厌恶 陡峭——平坦

  背景知识

  普通全长15厘米左右,体重21一30克。生活于溪流、湖泊、江河、鱼塘。食物为鱼、虾、水生昆虫、甲壳动物。单独或成对活动,长时间站立于近水处的树枝或岩石上耐心观察,发现小鱼浮至水面,俯冲到水面用尖嘴将鱼捕获,飞到树上或岩石上吞食。在沙堤或泥崖挖掘隧道式洞穴,在其中产卵,喂养幼鸟。因独特的捕食方式,俗称“打鱼郎”。

  句段赏析

  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析 “一动不动”点出了的特点。“注视着”说明它看得非常专心。这句话写出了机警地等待着小鱼。

  2.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

  析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在一刹那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捉鱼迅速、敏捷的特点。

  课后题解

  2. (1)第二个句子写得好。第二个句子用了“贴着”“疾”这两个词,就把飞得低,飞得快的特点写出来了,也就表现出灵活、敏捷的活动特点。

  (2)第二个句子写得好。第二个句子用“蹬开”写出了发现小鱼后反应迅速,动作干脆,而“离开”就没有这个意思。“像箭一样”这种打比方的说法很形象地写出了“很快地”快到了什么程度。

  难句解析

  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一动不动”点出了的特点。“注视着”说明它看得非常专心。这句话写出了机警地等待着小鱼的情景。

  2.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在一刹那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捉鱼的迅速、敏捷的特点。

  3.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话就的头部、背部、腹部分别讲述羽毛颜色鲜艳美丽,并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流露出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4.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这句话表明了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了。这里一是讲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它停得急而轻。

  课文结构

  本文按由“外形”到“活动”,再到“住处”这样的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的外形特点。

  第二段(第2、3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的活动特点。

  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绍了的住处和作者对的喜爱。

  写作特点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使描写更加传神。

  2.在叙述中处处流露出对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自学。

  (1)投影出示阅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找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方法揭示: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分节指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方法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待讲课文时再充分交流。让学生重点谈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③启发学生质疑问题。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的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读,启发学生说出:通过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爪:鲜红)然后齐读第一句话。

  ②理解2-5句。

  A指读。

  B启发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羽毛鲜艳的?并理解“鲜艳”的意思。(板书:羽毛:鲜艳)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外形的彩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师提示:作者在写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读,启发学生说出这句话写了的什么?(板书: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B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板书:小巧玲珑)

  C齐读第6句。

  (3)小结。

  ①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板书:外形)

  ②启发学生说出对外形的看法。(板书:美)

  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抓住特点,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4)指导背诵。

  3.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第一自然段

  l.让学生回顾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投影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交流。

  3.师生议答。

  (1)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活动的?

  ①学生读出描写活动的语句。(即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并找出相关的动词。)

  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A让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进而体会飞行的低,动作轻盈。

  B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疾飞”、“一眨眼”的意思,通过“疾飞”“轻轻地停”这组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飞行得很快,动作轻盈。

  (板书:疾飞)

  ③放有叫声与轻音乐的录音,投影出示停在苇秆上的特写图。学生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2)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捕鱼的?

  ①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过程来写的。

  ②理解1、2句(捕鱼前)。

  A通过“悄悄地”“露”“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机灵。

  B通过“难以逃脱”“锐利”“尽情……还是……”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写小鱼机灵,意在突出更机灵,目光特别税利。

  ③理解第3句(捕鱼时)。

  A投影出示句子:

  B找出捕鱼时的动词。(板书:蹬……飞……叼……贴……)

  C引导学生通过对“蹬”、“飞”、“叼”、“坝”、“飞”这一系列动词的理解,体会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

  D出示捕鱼的彩图,让学生描述捕鱼时的情景。

  E齐读这句话。

  ④理解第4句话(捕鱼后)。

  A指读第4句,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板书:苇秆……摇晃    水波……荡漾)

  B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早已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捕鱼就在这眨眼之间,就更衬托出捉鱼的迅速敏捷。)(板书:动作敏捷)

  (3)投影出示: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了解捕鱼的本领和外形之间的关系。)

  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

  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

  (①我们想捉一只来饲养。②在渔翁告诉我们飞很远来这里,是想和我们做朋友。③我们听了感到惭愧。)

  2.教师小结

  是啊!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的歌声、色彩、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而且许多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才对。

  3.我们为什么希望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

  四、质疑问难

  五、识记字形  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抄写生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六、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七、布置作业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第14课,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八、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大自然中除了文中所描绘的外,还有许许多多种鸟,请同学们交流收集的有关鸟类知识的资料或图片、照片等等。可以“我喜欢的鸟“为题在课上交流,下面资料供参考。

  青海湖有一座鸟岛,它位于湖的西北部。长近500米,宽约150米,近0.8平方公里。每年五、六月份,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赤麻鸭、黑硕鹤、鸬鹚等10多种候鸟,成群结队返回故乡,数量达10万只。它们衔草运枝,搬土叼泥,搭窝建巢,产蛋育雏,忙忙碌碌。一登上鸟岛,各式各样的鸟巢密密麻麻,五光十色的鸟蛋满地皆是,令人眼花缭乱。群鸟翩翩飞翔,遮天蔽日,甚为壮观,可谓天下一奇。现在鸟岛已设立自然保护区。

  2.如果家里有养鸟的同学,请你留心观察它的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以及在饲养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叙下来。附《爷爷的鸟》《我和麻雀的故事》

  3.在充分读书,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象,给“捉鱼”这部分制作几张动画片。

  自制动画片:

  4.创办一期墙报:可以有有关鸟类的知识,图片,保护鸟的倡议,自作画等。

《翠鸟》 篇8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就可以叫他。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学生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读,读了第一二句时

  师:这个“刚刚”读得真好啊,再读一遍。(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请你继续读。

  生继续读。

  师:这两句读得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再指名读。

  师:啊呀,水波还在荡漾呢!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师:尽管我读得有错误,但是同学们还是了我掌声,我真是高兴啊!同学们,上课,就要多读,多听,多想。同学们,听我说,这一段写得非常好,如果你把这一段读熟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的动作就有办法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老师不时发出表示赞许的惊叹。

  师:谁接着往下读?(生举手踊跃)这个机会给谁呢?

  请了一个还没读过的,读。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

  学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

  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些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说)

  三人一齐读。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

  还有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啊!读得真有味道啊!(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再读)同学们,请安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听别人读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请你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你读得太有味道了。(指刚才的学生)

  师:读了课文,特别是第一三自然段,我想,今后要是让你写小动物,你一定是有办法写好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三自然段,轻轻地读,把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吧。

  学生各自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累不累?要不要休息?

  生:不累。不休息。

  师:听课的老师们要不要休息?

  学生笑:要!

  师: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五分钟,下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别忘了。下课!

  第 二 课 时

  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这么自信?

  生:是。

  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不知道。

  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会。

  指名唱。

  师: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

  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

  生:这是中文。

  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外貌。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翠鸟》 篇9

  教学要求

  1 、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 、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3 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

  据疑板书导学

  ↓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 、四人小组自学。

  4 、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 、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 、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活动1 、迅速敏捷:疾飞

  2 、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 、眼睛锐利:悄悄

  2 、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 ——3 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 、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真想

  打消想法 喜爱翠鸟

  希望

《翠鸟》 篇10

  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首先是翠鸟外形上的特点。第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翠鸟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关系密切,正是由于翠鸟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在抓鱼时才会如此的敏捷、迅速。这一点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意。作者之所以将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致,是与其日常的认真观察分不开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作者在仔细认真的观察基础之上,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板书设计:翠鸟爪子----------小、红

  头-------橄榄色、翠绿色

  翠鸟羽毛背-------浅绿色颜色鲜艳

  腹-------赤褐色小巧玲珑

  眼睛-------------透亮灵活

  嘴巴-------------尖、长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激趣

  1.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从鸟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

  2.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翠鸟的动作十分敏捷,它是叼鱼的高手,能深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如果被它发现,定难逃命。

  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1、学生回答问题。2、学生听老师做介绍。3、学生提问。二、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

  2.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画出翠鸟各部分的轮廓。)

  3.说说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头部、背部、腹部)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2、学生序数。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三、抓住特点

  1.学生分小组再次认真朗读课文,讨论并记住翠鸟各部分的特点。

  2.指名按顺序说说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上相应颜色。)

  3.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翠鸟的特点。(小巧玲珑、颜色鲜艳)

  4.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从三方面进行引导:①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②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③观察cai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

  5.学生看cai课件中的彩色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

  1、学生分小组阅读、讨论。2、学生口述翠鸟外形特点。3、学生叙述。4、学生听老师做介绍。5、学生看图做介绍,进行语言训练。五、欣赏总结

  1.课文第一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引导学生鉴赏、朗读。

  2.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①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②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

  3.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①学生分小组练习有感情朗读。

  ②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③师配乐有感情朗诵。

  ④学生进行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

  1、学生讨论、欣赏。2、学生思考讨论。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哪些活动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 )“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体会翠鸟活动的特点。3 、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第1 、2 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 、4 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 )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 )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 )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 )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 )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 )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4、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1、朗读第1 ——3 自然段

  2、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2、学生概括已学内容。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 、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 ——6 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 、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1、将学生引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2、学生理解词语。4 、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4、学生讨论。三、识字、写字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识记生字:2、“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要注意到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落实到位。1、学生识记生字。2、学生观察字形。3、教师范写。3、学生临写4、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练写。课外资料:翠鸟许多人都认为,翠鸟是生活在河流沿岸的淡水鸟类。其实,翠鸟的家族成员众多。有些翠鸟就是在海边生活的。束带翠鸟和斑点翠鸟就是典型的海鸟。

  束带翠鸟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沿岸地区。束带翠鸟经常生活在岸边的灌木丛和树顶上。束带翠鸟的菜谱很丰富,鲑鱼、虾和蟹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束带翠鸟在捕猎之前总是在水面上不停地盘旋,寻找水下的猎物。一旦找到猎物,它就会悄无声息迅速地潜下水去,抓住猎物。束带翠鸟是迁徙性的候鸟。每年八月,它们开始迁徙。四、五月份的时候再返回故乡。束带翠鸟栖息在海岸边的地洞里。地洞一般深达2.4米。地下洞穴是雌鸟和雄鸟共同挖掘的。一切准备就绪后,雌鸟产下的卵大约有5到7枚,刚好放在洞穴底部。经过23天左右的时间,小翠鸟就可以出世了。

  斑点翠鸟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南部地区。雄鸟的全身以黑色为主。脖子上有一圈宽宽的白色羽毛。尾部和翅膀上也有白色的羽毛。翅膀的下侧也是白色的。雌鸟的颜色与雄鸟十分相似。只是雌鸟脖子上的白色羽毛不是一圈,而只是胸前的一撮白毛。雌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脖子和腿都是黑色的。斑点翠鸟也有挖洞产卵的习性。不过,它们的地洞没有束带翠鸟那么深。斑点翠鸟挖掘的地洞一般只有30厘米深。隧道的顶端就是雌鸟的产房。斑点翠鸟一窝可以产下2到6枚卵。孵卵和喂养幼鸟的工作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完成。

《翠鸟》 篇11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和翠鸟外形的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识字读文

  了解内容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鸟,为什么喜欢这种鸟?

  2、教师出示“翠鸟”图,告诉同学们鸟的名字,并板书课题。

  3、教师启发学生看图,说一说喜欢翠鸟的原因。 学生兴趣盎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通过看图,结合课下搜集的图片资料,从鸟的外形以及动作,神态等各个方面来谈。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理解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读文。

  2、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读词情况。

  3、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教师启发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学生认读生字词。

  学生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学生通过读课文后,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   

  自主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有利于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写字

  教师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重点,指导“翠、泛、翁”的写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字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检查课文

  体会情感

  1、教师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情感(板书:喜爱) 学生汇报熟读课文情况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使学生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围绕情感深刻理解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

  2、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理解情况。

  3、教师组织全班讨论、交流、理解。

  (1)教师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抓住第1自然段,理解在描写翠鸟外形时分别写了哪些部分。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翠鸟捉鱼时动作迅捷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程度。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自然段。

  (6)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5自然段。 学生默读课文认真思考 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和分辨不同意见,丰富自己的理解。

  作者分别写了翠鸟的“小爪子”“羽毛”“体态”“眼睛”和“嘴。”

  抓住重点词分析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可以谈一谈翠鸟的“爪子”“体态”“眼睛”“嘴”的特点与翠鸟捉鱼时的动作迅捷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出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突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3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5自然段。

  学生与别人合作交流,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使学生体会到重点词语在课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作者遗词造句,生动表达的功力。

  使学生懂得善于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和基础,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情感升华

  受到教育

  1、教师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启发学生谈一谈学了课文之后的收获。 学生喜欢哪部分就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哪部分。

  学生可以从有关翠鸟的知识、学到的表达方法,受到的保护鸟类的教育等方面来谈。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板书设计:

  5翠鸟

  头上  橄榄色

  外形  颜色鲜艳  背上  浅绿色

  腹部  赤褐色

  动作  灵敏迅速

  喜爱翠鸟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主要通过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和动作上的特点,突出翠鸟的可爱,以表达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鸟,为什么喜欢这种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也兴趣盎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第一自然段,理解在描写翠鸟外形时分别写了哪些部分。作者分别写了翠鸟的“小爪子”“羽毛”“体态”“眼睛”和“嘴。”使学生体会到重点词语在课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作者遗词造句,生动表达的功力。在让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翠鸟捉鱼时动作迅捷之间的关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的方法,先划重点句子,让学生多读,找出重点词,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程度,使学生懂得善于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和基础,要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课文以后的收获。学生可以从有关翠鸟的知识、学到的表达方法,受到的保护鸟类的教育等方面来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本课生字中“翠、腹、翁、壁”在书写过程中错误率教高,其他字书写较好。

《翠鸟》 篇12

  14、翠 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3、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4、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体会翠鸟的行动十分敏捷。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外表非常漂亮的鸟,它动作敏捷,身影灵巧,大家想走进它的世界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哪些方面[y1] ?

  5、汇报:

  1)介绍了翠鸟美丽的外形;

  2)它的动作十分敏捷;

  3)喜欢生活的地方。

  6、那么你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的?然后给大家读一读。

  7、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那么第一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y2] 。

  8、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它的外形,你最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又用什么来体现它特点呢[y3] ?

  (二)学习生字。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1)读一读,指名读。2)重点指点读音:腹  刹3)重点指点字形:腹 蹬 浅 疾 脱 隐2、指名再读,读正确。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

  1、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2、选作: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注意写作的层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2、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语言训练,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继续了解翠鸟这个可爱而漂亮的小动物,看看它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气。

  2、指名读,互相评议。

  3、默读课文,你从哪儿看出翠鸟不仅漂亮,而且是捕鱼高手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相关词语。4、汇报交流。5、教师指导体会:刹那间,它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y4] 。6、那么带着你的体会,在读一读。7、“我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y5] ?三、完成课后习题。(词语搭配)1、自由发言,交流。2、独立完成,集思广益。四、课堂小结: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啊,他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写的非常的准确,希望大家能够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五、作业:语文一日一练。板书:            14、翠鸟

  漂亮   小巧玲珑        行动敏捷

  [y1]默读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y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组织的能力。 [y3]结合身边的小动物,说一说,体会课文中“总分”的写法。 [y4]使学生充分体会翠鸟动作的敏捷。 [y5]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发展学生的语言。

《翠鸟》 篇13

  6.

  教学要求

  1.了解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的捉鱼本领与它的外形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或幻灯片。彩色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幻灯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cuì yàn fù chìhè chèn

  鲜艳 腹部 赤褐色 衬衫

  líng jí dài páo ruì

  灵活 疾飞 等待 小泡 锐利

  sì dǎi xī

  饲养 逮住 希望

  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ǔ。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二)教师出示拼图的单个部分图形,要求学生拼成图。

  1.教师分别出示几种颜色(各部分的着色图形),让学生辨认。

  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2.结合课文说说各部分的颜色。

  3.把几种颜色图拼成图。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三、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一)提问: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外形几方面特点?

  (二)回答:第1自然段共6句话,讲了外形三方面特点。

  第一句:讲爱停在苇秆上,突出了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第二、三、四、五句:讲身上的羽毛非常鲜艳。

  第六句:讲小巧玲珑,突出了“透亮灵活的眼睛”及“又尖又长的嘴”。

  (三)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1.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子,再查字典讲讲“鲜艳”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

  鲜艳:鲜,有光彩的;艳,色彩鲜明。

  鲜艳:鲜明而美丽的意思。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先总说的“颜色非常鲜艳”,再一步步从上到下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介绍羽毛如何鲜艳。

  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联一联,想一想”。)

  (1),画出描述身上羽毛颜色的几个句子,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羽毛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羽毛的颜色又鲜亮又美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鲜艳”。)

  (2)找出描述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介绍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之情。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一)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三)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为了准确理解词语,常把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使用。)

  活动的特点,先讲了动作敏捷。通过“贴着水面疾飞”和“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对比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捉鱼时等待小鱼非常专心,“一动不动”。

  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疾飞:疾,快。疾飞,飞得很快。

  “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表现了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这里一是讲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停得急而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提问:是怎样捉鱼的?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捉鱼的过程。

  2.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锐利:尖锐,锋利的意思。课文先说小鱼非常“机灵”,再说“还是难以逃脱”,说明的目光锐利极了。课文中的“锐利”指感觉灵敏。

  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 )苇秆,( )过去,( )小鱼,( )水面往远处( )。

  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捉鱼的经过。括号里的词语是捉鱼时一连串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叼起”、“贴着水面飞走了”,这些都是在一瞬间进行的,甚至连机灵的小鱼都没有反应过来。说明捉鱼的动作熟练、连贯、毫不犹豫,而且从未落空。

  4.说说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

  (2)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要知道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齐读第4自然段。

  (二)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这段讲了三层意思。先讲了“我们”的想法:想捉一只。再讲听了老渔翁的话,知道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打消了“我们”想捉的想法。最后讲了我们的希望:多看看。

  (三)“我们”为什么希望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机警,怕惊走它。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的喜爱之情。

  (四)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五)小结:通过看图、学生可以看出的外形怎样?动作怎样?(外形美,动作快),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

  (一)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的外形。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1自然段:共6句话

  红色的小爪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并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二)朗读并背诵第2自然段,的活动特点。

  1.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2自然段:共2句话。

  (1)动作敏捷——鸣声清脆疾飞

  (2)捉鱼专心——注视等待

  3.指名学生朗读,并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三)朗读并背诵第3自然段:捉鱼的过程。

  1.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3自然段:共4句话。

  (四)连起来朗读,并背诵第1、2、3自然段。

  二、按下面的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又鲜明又美丽——( )

  飞得很快——( )

  眼睛感觉灵敏——( )

  三、指导学生掌握生字字形

  “翠”字应注意上半部和“羽”字区别。

  “褐”字应注意是“衤”旁,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希”字应注意上边的第二笔是一大点。

  练习课后作业 第三题,词语的填写。

  四、听写句子,教师读三遍

  第一遍,教师完整地读句子,学生听。

  第二遍,教师按标点(逗号),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学生听一部分,写一部分。

  第三遍,教师再完整地读句子,学生检查。

  听写内容:

  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板书设计 

《翠鸟》 篇14

  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对翠鸟外形和行动的描写,体会翠鸟外形特点和动作灵敏之美,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的同时感悟翠鸟的美及人类要爱护、保护鸟类的道理。

  2、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羽毛      (    )的眼睛      (    )的衬衫

  (    )的花纹      (    )的翠鸟      (    )的小鱼

  二、在括号里用“√”选出正确的字。

  1、老(鱼  渔)告诉我,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  璧)上。

  2、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  已)逃脱翠鸟(锐  悦)利的眼睛。

  3、翠鸟鸣声清(翠  脆),爱(贴  粘)着水面疾飞。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翠鸟(     )苇秆,像箭一样(     ),(    )小鱼,(    )水面往远处(    )。

  这句话叙述了翠鸟的什么活动?展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

  四、你最喜欢什么鸟?请你也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鸟吧。

  《翠鸟》教学实录片段

  教学过程:

  师:老师对“翠鸟”的“翠”很感兴趣,不知道这个“翠”什么意思?小朋友查查字典看。

  生:“翠”的意思是“绿色”。

  师:那翠鸟是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绿色呢?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

  生:我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知道翠鸟的颜色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很多种,是很鲜艳的。

  (生读第二自然段)板书:鲜艳

  师:“鲜艳”是怎样的?

  生1:鲜艳就是有很多种颜色,不是只有一种。

  生2:鲜艳就是颜色很显眼,很艳丽。

  生3:鲜艳就是别人一看就喜欢的,很吸引别人的颜色。

  师:对呀,那么,翠鸟身上到底有哪些颜色那么鲜艳呢?把描写颜色的词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讨论后师板书: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师:翠鸟身上有那么多颜色,为什么人们要叫它翠鸟呢?

  生1:我知道了,因为翠鸟只有头上有一点橄榄色,腹部有点赤褐色,其他的都是翠绿色和浅绿色,所以叫它翠鸟。

  生2:因为翠绿色和浅绿色都是绿色,翠鸟身上绿色最多,所以叫它翠鸟。

  师:对呀,翠鸟身上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还有橄榄色和赤褐色,漂亮吗?喜欢它吗?那么把你喜欢翠鸟的语气读出来,试试看。

  师:我们来研究一下作者的写法,读一读“学习提示”。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二自然段是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

  师:请你读一读总起句。

  师:你认为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1:非常

  生2:不是“非常”,应该是“鲜艳”。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写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的。

  师:后面的几句话都属于哪个部分?

  生:分述部分。

  师:请三位小朋友把分述部分的三句话读一读。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三句话是写翠鸟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头上、背上和腹部。板书:头上、背上、腹部

  生2:我发现作者把“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写具体了。

  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话,想想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绣满”这个词用得很好。可以看出翠鸟头上翠绿色的花纹有很多,所以用“锈满”这个词。

  生2:我发现“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这几个词用的好,说明翠鸟身上的颜色很漂亮。

  生3:我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

  师:真了不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3:这里把翠鸟“头上的羽毛”比作“橄榄色的头巾”,把“背上的羽毛”比作“浅绿色的外衣”,把“腹部的羽毛”比作“赤褐色的衬衫”。

  生4:我发现作者把翠鸟当成人来写了,只有人才有“头巾”、“外衣”和“衬衫”。

  师: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作者对翠鸟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生1:我从这里知道了作者很喜欢翠鸟,才把它当作人来写了。

  生2:我感觉作者把翠鸟当成了朋友,他对翠鸟有很深的感情。

  师:作者很喜欢翠鸟,你喜欢翠鸟吗?(生齐:喜欢)你把你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

  师:翠鸟除了颜色很可爱外,还有什么也很可爱呢?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觉得翠鸟还有什么也很可爱?

  生1:我觉得它“小巧玲珑的身子”、“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细长的嘴”很可爱。

  生2:我觉得它“红色的小爪”很可爱。

  生3:我觉得“紧紧地”这个词用的好,因为它怕掉下来,在为捉鱼做准备。

  师:它为什么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呢?

  生:因为它要捕鱼。

  师: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翠鸟“小巧玲珑的身子”、“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细长的嘴”都对捉鱼有好处。

  师:所以它有一个外号叫——钓鱼郎,又叫——鱼狗。

  师:看图,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翠鸟吗?

标签: #《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