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蚂蚁》教案

佚名 31 0

《上天的蚂蚁》教案

《上天的蚂蚁》教案(精选13篇)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1

  [背景]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小语第三册第十一单元“努力”中的一篇新课文。这篇童话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低年级的孩子最爱读童话,因为童话最贴近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与成人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奇思妙想,一切都有可能,山是仙山,水是灵水,小鱼可以做梦,萤火虫也有烦恼……作为成人世界的教师,只有先走进儿童世界,才能和学生同情共振,不破坏文本童话的意境。

  [案例]

  片段一:童趣为先,词语为本,感受通天树之高。

  师:我来画画,你们来猜词,看谁眼明脑快。(师画简笔画)

  众生(猜词):“树干”、“树尖”、“通天树”

  师: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生:“高得插入云霄”还得画云。

  师:那么请你来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说明这棵通天树特高呢!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生:“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师: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通天树就像是什么?

  生: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

  生:通天树就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些句子呢?

  生:“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师:你们知道动画片中有哪些巨人吗?

  众生:奥特曼、怪兽、变形金钢……

  师:巨人身材那么“魁伟”,也望不到树尖,这通天树真高,让我们一起看图读词“通天树”。

  师:谁来用词语形容一下“通天树”

  生:“顶天立地”、“高耸入云”。

  片段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求知欲的原动力,这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课始画图猜词,充分运用“首因效应”有效地把握好课前两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接着想象说句子,举动画片中的例子释“巨人”、“魁伟”,让童趣悄然生长。

  低年级词语教学是根本,记得李海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在教学中,教师扣住“通天树”一词,画图感知,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说句子,拓展说词,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让词语教学灵动起来,有效走进文本,贴近儿童的世界,体悟感情,放飞思维。

  片段二:激活潜在资源,渗入心理素质教育,感悟小蚂蚁身小志坚。

  师:你认为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

  (大多数学生说能)那么你从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生:“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师:“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是满分100分的自信,带着这种自信我们来读这句话。

  师:小鲤鱼要跳龙门,也是充满自信的。它的秘诀是……

  众生:“我心如铁,坚不可摧!”

  师:对,小蚂蚁也是这样!(领唱歌曲,别看我小,我有雄心志气高……)

  众生接唱:“哪怕前头有个巨浪,我要迎上它漂呀漂……”

  师:光心动不行,还要有行动,小蚂蚁的行动是……

  生:“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师:的确,行动时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像我们读过的哪些故事中的道理一样?

  生:水滴石穿

  生:愚公移山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师:出示警句带读。

  师:那么还有少数人说不能的,肯定意识到了蚂蚁上天的危险,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

  生:风吹雨打很危险。

  生:电闪雷鸣更危险。

  生:树叶、树枝落下来会砸伤它。

  师:鸟虫会伤害它。

  ……

  师:的确危险重重,就像“唐僧取经”有三个高徒,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呢?更何况是小蚂蚁呢?那么我们也写一个“小蚂蚁上天的历险记”,看看小蚂蚁会不会像小鲤鱼泡泡那样幸运遇到了好朋友?会不会像阿酷一样智勇双全?会不会像陈香一样拜师学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吧!

  生:小组讨论编故事(略)

  [片断评析]

  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等,也包括无形的资源,如人的体验、情感和态度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资源。本课教师在教学中,活用教材,将儿童所熟知喜爱的动画片、故事、警句、歌曲融进文本的解读。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兴趣有效调动激活,使阅读变得轻松快乐,使课堂童趣盎然。

  同时也让心理素质教育走进课堂。在读句拓展、想象中潜移化地塑造学生自信的性格,踏实的品质,坚强的意志。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素质教育如果不进入课堂,课堂必然不会有和谐的氛围,学生必然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

  [总评]

  常言说得好: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贵在感悟。积累感悟是语文学习之树的本。学生是积累、感悟的主体。积累,是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是学生生活经历的积累。感悟,是学生生命体验的感悟,是学生人生历程的感悟,是学生审美情趣的感悟。因此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语文学习之树的“根”!要固本培根,就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贴近学生的心,走进儿童的世界。学生,才是课堂的“源头活水!”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固本培根,让语文学习之树根深叶茂!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教教师:最近同学们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生:我学会了弹钢琴、我学会了下五子棋、我学会了打羽毛球。。。。。。

  教师:(出示圆形图片),你们看到这个图片想到了什么?

  学生:我想到了足球、西瓜、月亮。。。。。。。

  教师:出示蚂蚁图片,你们认识他吗?

  学生:蚂蚁!

  教师:板书“蚂蚁”二字,你们看到这两个字想到了什么?

  学生:“蚂蚁“两个字都有虫字旁。

  教师:看到蚂蚁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蚂蚁很小、蚂蚁在下雨之前要搬家、蚂蚁比大象小多了。。。。。。

  教师:大家都知道蚂蚁很弱小,那大家想一下他有没有可能爬上天上去呢?(教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现在大家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你不认识的字、难认的字、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下到学生中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点评学生朗读、纠正读音

  教师:那么现在你们能不能给生字表、人字表的字组词呢?

  学生:给生字表、人字表的字组词

  教师:教认生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出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2词

  学生:认读身材魁伟、身强力壮。

  教师:解释身材魁伟这个词语的意思。课文中谁是身材魁伟?

  学生:巨人

  教师:那么巨人可以干些什么呢

  学生:巨人可以修建花园、巨人可以自己做饭、巨人可以打坏人

  教师:那么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身强力壮这个词语的意思呢?

  学生:身体很壮,力气很大。。。。。。

  教师:那么课文中谁身强力壮?

  学生:巨人!

  教师:哦,课文中用了两个词语来相容巨人身体很健壮,老师也通得过你们的描述知道了巨人肯定真的很强大,能够用干很多的事情。

  教师:出示词语

  鼓励      终于    好高啊

  连连告退       俯下身子

  插入云霄       抬头仰望

  教师:提出阅读疑问,或者说你要提醒其他同学遇到这些词语的时候注意什么?

  提出疑问,教师解疑

  学生::小老师教读词语。

  教师:出示第三组词语

  充满自信                                     常常

  教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信”“常”字呢?给大家说一下。

  学生:信字是一个人字旁和一个言字组成  、人要说话别人才会相信你、我是用这种方法识记常字,一个和尚用毛巾擦嘴巴。。。。。。。。

  教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信字的左边是垂露竖、常字的下面是玄针竖。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书写“信”和“常”字

  教师:在课本上工整书写“信”和“常”字(教师下到学生中间纠正学生书写姿势、纠正学生字形)

  教师:课文中的生字我们已经认识了,那么你们愿不愿意和课文宝贝交朋友呢?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读课文,你们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学生:接力读文章,其他学生纠正字音。教师点拨

  教师:你们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蚂蚁能够上天吗?

  学生:能够,不能。。。

  教师:那课文中的那个老爷爷他认为蚂蚁能不能够上天呢?你们从文中招到句子告诉老师。

  学生: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教师:出示句子:“老爷爷眼睛一亮,俯下身子问“您能行吗?”

  学生:自读句子,体会情感

  教师:老爷爷为什么担心啊?

  学生:蚂蚁身子太小了、天太高了 ,蚂蚁爬到一半就会掉下来摔死的。。。。。

  教师:文章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蚂蚁很弱小,勾画出来告诉老师。

  学生:老爷爷要俯下身子才能看到蚂蚁、老爷爷要把眼睛擦亮才看到蚂蚁。。。。。。

  教师:哦 确实 蚂蚁很弱小

  教师:那么老爷爷还担心什么呢?

  学生:如果蚂蚁在爬的时候遇到大于会被淹死的、蚂蚁会被其他小动物会被踩死的。。。。。。。

  教师:那么你们从问中找答案告诉老师。

  学生:回答,师点拨

  教师:蚂蚁很弱小,谁是身材魁伟呢?

  学生:巨人

  教师:默读文章描写巨人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巨人胆子很大、巨人力气很大、巨人和蚂蚁相比太强壮了。。。。。。

  教师:巨人那么强大,他肯定能够有勇气爬上天去。文章是这样的吗?找出句子告诉老师。(出示白胡子老头和巨人的对话)

  教师:读到白胡子老头和巨人的对话你想到什么?

  学生:巨人虽然身体强壮,但是胆子太小了、巨人没有尝试就放弃了真没有用。。。。。。。

  教师: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句子,读出巨人那种害怕的情感。

  学生:齐读、抽读。

  教师:巨人是因为书太高了,所以害怕了。那这棵树有多高呢?告诉老师。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句子“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的插入云霄。”哦! 这棵树的确很高很高.老师都惊呆了。巨人因为没有自信溜走了,那蚂蚁也因为自己太弱小而逃跑做了胆小鬼吗?文中勾画句子告诉老师。

  教师:出示:“蚂蚁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的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你们读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蚂蚁比巨人胆子打多了、蚂蚁很有胆量、巨人太胆小了。。。。。。

  教师:那么有谁能够给同学们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蚂蚁那种非常有信心的感情。

  学生:竞读,师点评。

  教师:那么你们想对做了胆小鬼的巨人说这些什么呢?你又想给蚂蚁说些什么呢?

  学生:巨人你以后做事情要敢于尝试、蚂蚁你真的很厉害。。。。。。。。

  教师:那你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们学到了什么道理呢?

  学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都会把生活中遇到困难解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生活的巨人。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一次课文,你们能行吗?

  学生:我能行!

  原文:

  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只有一位常常坐在树下的白胡子爷爷知道。

  “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连连告退,终于跑掉了。

  “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你在哪儿?”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白胡子爷爷往地上一瞧,他的脚边果然有一只很小很小的蚂蚁。老爷爷眼睛一亮,俯下身子问:“你能行吗?”

  “我能行!”

  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他边爬边对老爷爷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3

  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这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要求,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词语的理解、运用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因此,我以词语教学为主导,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体会通天树的高;第二步:体会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蚂蚁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词语,进而反复品读文本,抓关键词、读重点句,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2、 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在情境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认读词语

  2.  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1.  师画简笔画:文中提到这棵树很高很高,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引出 : a. 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请一名学生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2. 今天老师教大家另一种读书方法——默读。出示幻灯:不用手指、嘴不出声

  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养成边读书边标记的好习惯。

  b. 出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怎样爬?在你说说这棵通天树就像是什么?(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句话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

  c. 出示: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 1 )巨人怎样做的,请你学一学。

  (2)同学们,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读: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

  他看到了小鸟,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树尖。

  这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

  来,我们读出通天树的高,谁愿意读,起立齐读。

  (二)巨人的懦弱

  1、过渡:巨人摇摇头, “唉”,(叹了口气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合适的词语也来领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结: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得有味道。

  2、这时,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大家会怎样鼓励巨人?

  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引读:  巨人后退两步,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3、 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连连告退)

  身材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懦弱、怕吃苦)

  (三)蚂蚁的努力

  1、面对这棵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2、蚂蚁说了四句话,我们先看前三句,课件出示句子:

  “我能爬到天上去!”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我能行!”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反复读这三句话。

  3、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小蚂蚁的什么?(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评价语言: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5、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三、深化主题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配乐)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认读词语。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传统教学媒体:彩色粉笔、黑板。

  2、现代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课件。

  设计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怎样让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而是抓住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读。

  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文章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讲解、分析,靠老师的告诉,即使学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概念,而少有孩子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无论采用的方法如何,实践证明,课文是读懂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味来了,好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轮读,男女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空间。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的生词,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小蚂蚁说的三句话,制成幻灯片,结合教学内容来展示,能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充分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引导,突现文本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A:课文中的词语想跳出来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那我们来读读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

  终于 俯下 鼓励 充满 自信

  仰酸了 好高哟 试一试

  抬头仰望 连连告退

  B:请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课件出示)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课文中的谁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板书巨人,写大一点)再读词语,边读边想象,巨人是什么样的?男孩子们,你们来读一读,读出巨人的高大、强壮、有力。(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效果:老师来读一读,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边读边做手势。)全班再齐读。

  (渗透读词语想画面来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把枯燥的词语想象成生动的形象,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C:请看第三组词语,一起读。(课件出示)很小很小。

  课文中谁很小很小?(板书蚂蚁,写小一点)女同学轻轻地读,读出蚂蚁的小。再轻一点,再慢一点。

  (利用课件,把描写巨人和蚂蚁的词语在同一张幻灯片上用不同的字号,不同的颜色出现,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地对比,鲜明地体现它们在身体上的差异。再通过朗读,把他们的差异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3、同桌互读课文。

  调皮的词语又回到了课文中,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那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 “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5、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5

  教材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 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b、指名读。c、全班齐读。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3自然段)指名回答: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一组最团结)

  三、讲解课文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生看图:通天树

  问: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指名回答。

  你认为蚂蚁容易爬到天上去,还是巨人更容易爬到天上去呢?出示课件

  b、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 生2:巨人。)

  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巨人吗?指名回答

  课文有两个词语形容了巨人的身体,你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

  请用把这两个词语括起来。说明巨人的身体很高大,很强壮。

  巨人说了什么?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巨人的话。

  出示小黑板:巨人的话

  指名读一读,你能读出巨人胆小怯懦的语气吗?

  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大树,巨人是怎么做的?(从书中画出来)

  (他先抬头仰望,接着摇摇头,然后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

  你想对巨人说什么?指名回答

  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我们再往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c、指名分角色读8—13自然段。师:旁白 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蚂蚁

  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小蚂蚁说的话。出示小黑板:蚂蚁说的话

  全班一起读一读。重点重复读最后一句话。

  d、对比蚂蚁和巨人的话。出示小黑板(对比)

  看到蚂蚁和巨人你想说什么?指名回答

  分角色朗读蚂蚁和巨人的话。(女生:蚂蚁    男生:巨人)

  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为什么?指名回答

  e、你认为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师:生活中会出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向巨人那样退缩呢?还是向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去战胜困难呢?学习了《上天的蚂蚁》这一课,以后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象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孩子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困难说“我能行!”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6

  【背景】一次校外听课,教师执教的课文是《上天的蚂蚁》。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者在挖掘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并借助媒体,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巨人外在的优势及蚂蚁的“先天不足”。接着,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在通天大树面前巨人与蚂蚁的不同态度及做法,并通过引导、比较让孩子们很好的领悟到蚂蚁上天的决心和信心,启发孩子做事一定要努力,这样才能实现愿望。整堂课行云流水,孩子们也在教师的点拨下发挥地很出色。按道理,听低年级孩子的课会令人感到心情舒畅,但听完这堂课,我却再也轻松不起来了。

  【案例】教师在总结课文时的一个片段:课文除了给我们刻画了蚂蚁及巨人的形象外,还有一个人物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接:白胡子爷爷)。白胡子爷爷在和蚂蚁、巨人它俩的对话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对蚂蚁来说是多么至关重要。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会给你鼓励?她们又是怎样鼓励你的呢?

  思考了片刻……

  师:此时此刻,相信有许多小朋友想表达自己的心声,谁愿意第一个来说?

  生:妈妈亲切地鼓励我:“算错没关系,细心些你一定会算对的。”

  师:真是一位会鼓励孩子的妈妈。

  (教师的及时评价还是很有效果的,小家伙们都开始跃跃欲试起来,举手的孩子多了起来。)

  生:妈妈亲切地鼓励我:“这次考不好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会成功。”

  师:嗯!(点点头)了不起,这真是一位了解孩子心思的妈妈。

  ……

  (连续请了四、五个孩子回答,都只提到了妈妈对他们的鼓励。)

  师:除了妈妈,还会有谁给你鼓励呢?(环顾四周,小手放下了许多。)

  生:爸爸亲切地鼓励我:“孩子,摔倒了不要怕,要勇敢的站起来,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师:(示意孩子们鼓掌)说得真棒!相信有这样的爸爸,你一定很幸福吧!(笑着说)

  师:除了爸爸妈妈,还会有谁给你鼓励呢?(教师似乎还不是很满意孩子们的回答,仍继续追问下去。)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始抓耳挠腮起来。为了不使课堂气氛陷入僵局,教师便灵活地让孩子们下课再思考,显然这样的收尾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师的预期目的,这让听课的老师也感到不是滋味。)

  【反思】教师在孩子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充分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化以及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当我在为精妙的设计暗自惊叹时,殊不知孩子们的回答让作老师的我们顿感惭愧。即便是教师耐心地引导,孩子们的答案仍局限于家长对他们的鼓励,这不正是做老师的悲哀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老师的我们扪心自问过了吗?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你是否也会和家长一样心平气和,没有无休止地批评和指责,取而代之的是及时的鼓励。事实上,一些教师虽打着“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旗帜,但在“分数至上”的驱使下,他们会经常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或做一些有失水准的事,何来鼓励?如此一来,教师何尝能深入孩子的心,又岂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及欢迎,更不用说想让孩子把我们当作最亲的人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像孩子的妈妈一样,让孩子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真心,从而使师生成为真正的 “一家人”。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通天树、巨人、蚂蚁三者的形象。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生字“信”。

  3、认识什么试默读,了解默读有什么好处。

  教学重点:

  1、分清楚平翘舌音字的读音:终”“常”“试”“充”这几个生字是翘舌音,“酸”为平舌音;

  2、多音字知识的巩固:“树干”的“干”

  教学难点:

  1、“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放在读文的过程理解意思;

  2、“仰”和“俯”两个互为反以的生字随文解意;

  3、领悟蚂蚁除了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的努力。

  教学准备:PPT、通天树教具、生子卡、生词卡。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识记:“蚂蚁”

  师:孩子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它是谁啊?

  [出示蚂蚁图片][出示蚂蚁生字卡]

  2、抽读生词正音:

  3、平翘舌音归类:

  师出示字卡:常、充、试、终

  酸

  师:哪个聪明的孩子看懂了蒋老师为什么要把他们这么放?

  师:老师还有个词语想来考考大家!

  4、巩固多音字:[师出示词卡:树干]

  师:树干的干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gàn,注意读准它。

  5、这是一只想干什么的蚂蚁?[生读课题]

  二、品读识字

  1、还有谁想上天?你心中的巨人是什么样的?

  2、课文中有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巨人!谁能找到了是哪两个?

  A出示金钥匙

  B读1~7自然段

  C出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稍作解释)

  3、你们怎么知道巨人想上天?从那句话读出来的?

  4、巨人上天了吗?为什么?

  5、这是一课什么样的树?找到课文里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

  [师出示通天树]品读句子指导朗读

  6、师:巨人是怎么看的?做动作理解“抬头仰望”并指导朗读。

  7、指导读:巨人觉得没有爬上去的可能性!

  8、白胡子老爷爷怎样鼓励他?巨人怎么回答?怎么做的?

  9、师:这时传来了谁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

  10、默读第8自然段到13自然段~找找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蚂蚁很小很小!

  相机指导:“俯”&“仰”

  11 蚂蚁这样小,连白胡子老爷爷也怀疑地问——出示句子:

  蚂蚁是怎样回答的?师连续追问指导朗读

  12、说着蚂蚁开始爬树,对老爷爷说了什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勾出小蚂蚁说的话。

  三、升华主题:

  1、你喜欢这只蚂蚁吗?

  2、指导读核心句:

  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步一步向上爬一样,从下往上读这句话——

  让我们记住这只充满自信的蚂蚁——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像他一样勇敢、自信、坚持不懈,读——

  3、语文天地:格言

  四、写字:“信”

  五、拓展

  1、对小蚂蚁说(写)一句鼓励的话。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努力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了“只要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

  本课的难点是从蚂蚁的话中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年段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认读词语。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2是重点。

  四、教学媒体:

  1、传统教学媒体:彩色粉笔、黑板

  2、现代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课件

  五、设计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怎样让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没有设计烦琐的问题,而是抓住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读

  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文章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讲解、分析,靠老师的告诉,即使学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概念,而少有孩子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无论采用的方法如何,实践证明,课文是读懂的,只有让学生读出味来了,好的教学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轮读,男女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空间。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的生词,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小蚂蚁说的三句话,制成幻灯片,结合教学内容来展示,能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充分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引导,突现文本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就是——蚂蚁!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再读词语。

  (蚂蚁虽然是本课的生字,但是学生早就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它的读音,因此把重点放在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形旁表意思,声旁表读音上,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同学们都见过蚂蚁,站在蚂蚁面前 ,你有什么感觉?很小很小的蚂蚁平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3、一只蚂蚁却要干一件不同寻常的大事情,它要——上天。(板书:上天)它就是上天的蚂蚁。

  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翻到语文书69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a: 课文中的词语想跳出来考考你们,你们认识他们吗?那我们来读读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

  终于   俯下    鼓励    充满    自信

  仰酸了        好高哟         试一试

  抬头仰望                  连连告退

  b:请看第二组词语,谁来读 ?(课件出示)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课文中的谁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板书巨人,写大一点)再读词语,边读边想象,巨人是什么样的?男孩子们,你们来读一读,读出巨人的高大、强壮、有力。(如果学生没有读出效果:老师来读一读,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边读边做手势。)全班再齐读。

  (渗透读词语想画面来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把枯燥的词语想象成生动的形象,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c: 请看第三组词语,一起读。(课件出示)很小很小

  课文中谁很小很小?(板书蚂蚁,写小一点)女同学轻轻地读,读出蚂蚁的小。再轻一点,再慢一点。

  (利用课件,把描写巨人和蚂蚁的词语在同一张幻灯片上用不同的字号,不同的颜色出现,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地对比,鲜明地体现它们在身体上的差异。再通过朗读,把他们的差异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

  3、同桌互读课文。

  调皮的词语又回到了课文中,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同桌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教教他。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倾听习惯。)

  (三)品读课文

  树高,路长,困难大。

  1、蚂蚁和巨人都想从哪里爬到天上去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a:谁找到了?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读得好时: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板画通天树:用绿色粉笔)同学们,像他这样来读一读。

  没读好:孩子们,通天树高吗?而且是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可是,这个孩子的读,让老师觉得通天树不太高。谁能读得更高一些?(评语:有点高了!更高了!好一棵插入云霄的通天树!)来,大家一起读。

  b:还有那些句子?

  生读: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通天树就像一架通向天上的梯子,好高哟!来,一起读,边读边想象。

  c: 还有哪些句子?

  生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做一做“抬头仰望”的动作。

  (根据词语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词语,直观、形象。)

  同学们巨人多么想知道通天树到底有多高啊!他就抬起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他可能望到什么,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白云,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小鸟,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引读)树尖。

  通天树实在是——(引读) 太高了。

  来,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通天树的高。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简笔画为学生直观地展示通天树的高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句子感受通天树的高,为后面体会蚂蚁的精神奠定基础。)

  巨人的懦弱

  1、这时,多么想上天的巨人怎么说?

  (生读巨人的话)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树很高,我知道了巨人认为爬到天上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学生说到巨人心里很害怕,及时表扬,“你真会读,读到了巨人的心里,掌声送给他。”如果学生体会不到巨人心里的害怕,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说树很高,老师就引——树很高,巨人心里就很——害怕,所以他说,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孩子们,现在你就是这个心里十分害怕的巨人。加上动作、加上表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巨人的害怕,可以站起来读。谁来读?

  ——从你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谁再来读?

  ——从你的表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害怕!

  ——胆小的巨人们,来,一起读。

  小结: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出心里的感受。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快乐地学,扎实地学,有效地学。)

  2、我们读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也听出了巨人的害怕,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如果学生没有读好,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想想白胡子爷爷会怎样说话)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生读第五自然段))声音再低沉一点,再慢一点。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师读第五自然段)

  巨人说——(生读第六自然段)

  3、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谁还会怎样鼓励巨人?(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抓住文章的“鼓励”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仿说句子,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4、像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最后,巨人终于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蚂蚁的努力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 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蚂蚁说的话是,谁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反复读读这三句话,勾出重点词语,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3、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语言: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让学生自读句子感受蚂蚁的精神,在交流中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4、小蚂蚁向上爬着,通天树太高了,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

  小蚂蚁的力量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刮下来摔死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 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5、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设计了“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一问题,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落到实处。)

  主题深化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

  课文中有蚂蚁、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扮演他们读读课文。第一组读巨人的话,你们就是故事中的——巨人。第二组读白胡子爷爷的话,你们就是——白胡子爷爷。第三四组读蚂蚁的话。其余部分老师读——注意:边读边想象故事内容,加上动作、表情。全体起立,准备!

  (教学应以读为本,采用各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同时积累语言文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七、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一)优点

  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把教学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训练扎实。整个课堂里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孩子在读中学会了生字的音,理解了词意,积累了词语;在读中感悟文意,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感受到蚂蚁自信、勇敢、努力的品质,在读中提升语言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不足

  1、缺乏教师的范读

  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读书,这是很直接的导读方式。但是在本节课上当一个学生读不好白胡子老爷爷鼓励巨人的话时,我反复请不同的学生起来读,仍然没有读好,这时我没有及时进行范读,考虑到时间问题,为了完成后面的任务,我不再理会白胡子老爷爷鼓励巨人的话,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2、评价方式单一

  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但是整堂课只有教师的评价,根本没有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这样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

  1、加强范读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多为学生播放课文录音为学生的朗读提供榜样,也要在学生读不好的重点词句段上多为学生范读,引导学生切实读好课文,读出味道。

  2、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要多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评价自己和同学,学会发现同学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通过巨人与蚂蚁的对比,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理解努力就能达成目标成就梦想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大朋友和我们一齐上课,还带来一个小朋友(课件蚂蚁)

  2.周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什么?生读

  师:你会读准音

  师:再观察他们的字型有什么特点?偏旁说明他们是小虫子,右边是读音(形声字)

  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只不一般的蚂蚁,(师板题)这是一只~~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你们想认识这只蚂蚁吗?下面就翻到语文书的69页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二.初读课文,正音

  1.请大家轻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分三个部分汇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指名读)

  理解魁伟,找到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的地方,读读这一句

  第二部分:3—7自然段(女生读)

  重点指导“酸”平舌音,“哟”轻声调

  第三部分8—13自然段(男生读)

  对比 仰——俯     仰和俯都是单人旁

  师:你们来做动作,还能发现什么?一对反义词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一组词来吗?举例反义词

  3、师:词语朋友都出来了,我们静静地每个读两遍

  三.研读

  1、感受大树

  师:课文里描写了一棵神奇的树,(师画大树)这是一棵通天树,我真想知道通天树是个什么样?谁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我听呢?学生自由找指名读

  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很高很高,高得~~(引:插入云霄)

  (生读,感受树的高)

  师:这棵通天树可有一个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能上天)

  师:怎样才能到天上去?

  师:从“一直”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一直”代表的是坚持与不放弃,齐读相关句

  2.交流巨人的表现

  引语:面对通天树,都有谁想上天呀?(巨人、蚂蚁)我们就先来看看巨人的表现

  师:小手指书,轻声自读3—7自然段,想想巨人站在这棵树前,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站在树下的巨人他在想什么?

  师:说明了什么?(很想上天)你能用你的读书让我们感受他的急切吗?

  师:很想上天的巨人面对插入云霄、望不到树尖的树他说了什么,谁找到了句子

  出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此时的巨人觉得自己爬上树能行吗?(不行,板书:我不行)

  师: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他的不自信?(摇摇头) 生读句子

  师:谁还能读出他的没勇气

  师:此时他的动作是~~摇摇头(引读)从这句我们可以知道,要准确描述人物的内在心情可以从动作和语言来表达。那此时巨人的心情是……(沮丧)

  师:(引读)所以他只好~~摇摇头说~~齐读

  师:面对身体魁梧,却完全没有信心的巨人老爷爷是怎么鼓励他的?生读句子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老爷爷,你会用怎样的语气鼓励他?指3名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帮老爷爷再鼓励鼓励巨人吧。生齐读

  师:谁愿意来当巨人?谁愿意来当老爷爷?分角色读3—7自然段

  3.交流蚂蚁的表现

  师:此时,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它说~(生读)“我能爬到天上去”

  师:这个充满自信的声音来自哪?(蚂蚁)

  师:身材这么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一只小小的蚂蚁却讲得如此自信,熊老师这还有两个句子,请你们读一读,感受哪个句子最能表现蚂蚁的自信。

  出示:我能爬到天上去?

  我能爬到天上去。

  我能爬到天上去!

  师:是啊,同学们,同样的一句话但因为标点和语气的不同能为我们展示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形象,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现小蚂蚁的自信呢?谁来读读,读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指2名,女生,男生)

  师:面对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老爷爷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师:从老爷爷的说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不信任)

  师:是啊,小蚂蚁个头那么小,能行吗?

  师:很小很小的蚂蚁面对老爷爷的疑问,面对所有人的疑问,它却依然是自信满满的说~~“我能行!”

  师:谁愿意来做这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大声说出“我能行!”

  师:我们都来当这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起立齐喊我能行

  师:说做就做!(引读)小小蚂蚁在通天树上开始爬,边爬边对身边的老爷爷说,生读~~~(蚂蚁的所说)

  师:(渲染氛围,反复引读):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了巨人对他的嘲笑,但是他想…………“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春暖花开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收获希望的秋天, 白雪皑皑的冬天一年四季小小蚂蚁在通天树上~~~~~~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他告诉自己:“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你们喜欢这只小蚂蚁吗?为什么?

  师:带着对这只小蚂蚁的喜爱,与你的同桌再次读8—13自然段,一人当蚂蚁,一人当爷爷

  (指名汇报一对,全班分角色读)

  师:这只充满自信、不放弃、勇敢、努力的小蚂蚁到底爬到天上去了吗?课文并没有告诉我们,聪明的孩子你们能想到故事的结果会怎样呢?与你的同桌讨论一下故事的结果,试着将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出示:

  这只        的小蚂蚁            ,终于               。

  四、识字巩固

  不言放弃的蚂蚁爬上了天,看到了美丽的风景,现在我们面前也有一棵大树,他是知识之树、智慧之树,你们想征服他获得智慧星吗?只有全组的孩子都读对了台阶上的生字宝宝你们才能获得智慧星,准备,开始吧!

  五.拓展延伸

  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难免遇到困难,好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能将向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那样鼓励你的朋友或家人吗?请试着将这个句子填写完整。

  出示:     鼓励      :“试一试吧!            。”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上天的蚂蚁》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干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面对同一棵大树,巨人叹息“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小蚂蚁认为:“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在教学中自认为做得较好的有: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让学生明白坚持比兴趣更重要,并讲滴水穿石的故事给学生听。最后让学生明白坚持是成功的秘诀。因为班上的许多孩子就像“小猫钓鱼”一样,做事总是无法坚持,于是我抓住这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引导学生朗读《阅读文库》里的《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还告诉学生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父亲,为了让童第周从小就明白坚持的重要性,让他能执着地学习和做事,特意给他题了“滴水穿石”的条幅,告诫童第周世界上没有穿不透的顽石,只有没有耐心的人。相信通过这些故事的熏陶,孩子们今后做事时,会更有耐心。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10

  一、谈话引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齐呼它的名字。

  2、师:蚂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身子小小的

  生:尖尖的触角

  师:观察得细致,表达得准确

  生:偷吃,爱吃甜的,家里如有蚂蚁,甜的会被吃光

  师:你知道蚂蚁的喜好

  3、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你发现了什么?师板书蚂蚁二字。

  师:这两个字都是是虫字旁。蚂蚁属于昆虫类动物。所以昆虫类动物一般都是虫字旁。今天我们就要去认识一只特别的蚂蚁,它是一只: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请大家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请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特别强调:仰望,俯下。是一对反义词。

  (1)读读这两个黑色的字,你能发现什么?(单人旁)

  (2)做做动作,你还发现了什么?(反义词)

  (3)一个是往天上仰望,一个是往下面俯看。所以是反义词。

  4、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书。男女生分读。开轮船。

  师:同学们声音宏亮,发音准确,真了不起。

  5、师:请同学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巨人和蚂蚁都想爬上通天树,蚂蚁成功了,而巨人却失败了的故事。)

  生回答,师板书:老爷爷、巨人、小蚂蚁

  三、学习课文(通天树)

  1、巨人和蚂蚁都想爬上通天树,那通天树究竟是什么样的,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2、谁能让我面前出现一棵很高很高的树?(分组读)

  3、你们往文章下面找找,还有什么地儿也让我们感觉树很高?(第3自然段“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你们看同样是写树高,我们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说树高到了什么程度,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达。

  4、那么这棵通天树到底有什么密秘呢?请生回答。读2自然然。(齐读)

  四、学习课文(巨人)

  1、师:听到这个秘密巨人和蚂蚁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这就是巨人,书上说它——身材魁伟,而小蚂蚁却很小很小。就他们体型而言,你觉得谁更容易爬上天?为什么?

  2、读4—7段(男女分读),说说此时,你眼中的巨人。(胆心、懦弱、没信心)

  3、填空,巨人地说……

  4、面对这样没信心的巨人,白胡子爷爷是怎么鼓励他的呢?自己去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老爷爷的语气应该怎么样?亲切,老人说话的语气应该慢一点(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

  5、平时,你是怎么鼓励别人的呢?谁来填一填。书上74页。完成。金钥匙完成。

  6、白胡子爷爷这样鼓励了巨人,可是巨人,还是说:“不行,我爬不上去”多请2人读。对,这就叫连连告退。最后它终于跑掉了。

  五、学习课文(小蚂蚁)

  1、身强力壮的巨人试都没试就吓跑了,小蚂蚁是怎么表现的呢?咱们一块儿去看一看。(分角色朗读)

  2、看屏幕这些都是小蚂蚁的话,从三句话里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语气特别强烈,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蚂蚁?(充满自信)

  3、分组读出自信的感觉。

  4、请大家想象一下。一步一步,小蚂蚁不停地往树上爬,它又累又饿,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呀,但是他告诉自己―――――;一步一步,小蚂蚁还是不停地爬,它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呀,他仿佛听到了巨人在嘲笑它,可是,他告诉自己―――――――;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六、拓展练习

  1、此时,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蚂蚁,你会说什么呢?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3、没错,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坚强勇敢充满自信,一步步不定停地去坚持,最终一定能取得胜利。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4、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通过巨人与蚂蚁的对比,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理解努力就能达成目标成就梦想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大朋友和我们一齐上课,还带来一个小朋友(课件蚂蚁)

  2.周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什么?生读

  师:你会读准音

  师:再观察他们的字型有什么特点?偏旁说明他们是小虫子,右边是读音(形声字)

  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只不一般的蚂蚁,(师板题)这是一只~~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你们想认识这只蚂蚁吗?下面就翻到语文书的69页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二.初读课文,正音

  1.请大家轻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分三个部分汇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指名读)

  理解魁伟,找到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的地方,读读这一句

  第二部分:3—7自然段(女生读)

  重点指导“酸”平舌音,“哟”轻声调

  第三部分8—13自然段(男生读)

  对比 仰——俯 仰和俯都是单人旁

  师:你们来做动作,还能发现什么?一对反义词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一组词来吗?举例反义词

  3、师:词语朋友都出来了,我们静静地每个读两遍

  三.研读

  1、感受大树

  师:课文里描写了一棵神奇的树,(师画大树)这是一棵通天树,我真想知道通天树是个什么样?谁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我听呢?学生自由找指名读

  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很高很高,高得~~(引:插入云霄)

  (生读,感受树的高)

  师:这棵通天树可有一个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能上天)

  师:怎样才能到天上去?

  师:从“一直”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一直”代表的是坚持与不放弃,齐读相关句

  2.交流巨人的表现

  引语:面对通天树,都有谁想上天呀?(巨人、蚂蚁)我们就先来看看巨人的表现

  师:小手指书,轻声自读3—7自然段,想想巨人站在这棵树前,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站在树下的巨人他在想什么?

  师:说明了什么?(很想上天)你能用你的读书让我们感受他的急切吗?

  师:很想上天的巨人面对插入云霄、望不到树尖的树他说了什么,谁找到了句子

  出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此时的巨人觉得自己爬上树能行吗?(不行,板书:我不行)

  师: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他的不自信?(摇摇头)

  生读句子

  师:谁还能读出他的没勇气

  师:此时他的动作是~~摇摇头(引读)从这句我们可以知道,要准确描述人物的内在心情可以从动作和语言来表达。那此时巨人的心情是……(沮丧)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12

  一、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有一棵树高得插入云霄,一位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巨人,这是一棵通天树,巨人虽然很想去天上看看,可他看到树太高了,没有信心爬上去,白胡子爷爷一直鼓励他,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而一只小小的蚂蚁却自信地认为自己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这个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单元教学要点、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读中了解故事。

  (2)对比中体会品质。

  (3)议论中受到教育熏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充满自信,充满勇气,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人物对话——白胡子爷爷与巨人、白胡子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传达出来的,所以,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在阅读中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奋斗目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挫折、烦恼,自信的迎接生活的挑战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简笔画蚂蚁,说说蚂蚁给你留下的印象。(身子小小的,尖尖的触角,很勤劳等)

  2、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蚂蚁”两个字都是“虫”字旁,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3、(板书上天的)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课题开始,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为孩子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做有益的渗透。]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己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自己读拼音或问问老师同学, 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指导读正确。)奖励星星。

  3、齐读课文。

  4、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去拼音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给字宝宝找朋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随文读准生字,再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结合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如身材魁伟,借助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如仰望、俯下请学生做动作等。让学生从音、形、意几方面学习汉字,较好地体现新课标中关于识字的理念。]

  (三)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认读。小老师带读。

  2、师: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文中的两位主要人物,他们是?

  生:巨人和蚂蚁。(板书:巨人、蚂蚁。)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巨人的身材?

  生:身材魁伟、身强力壮、膀大腰圆。(板书:身材魁伟)

  师:那蚂蚁的身体呢?

  生:很小很小。(板书:很小很小。)

  (二)研读课文

  1、学习1—3自然段,感受通天树的高大。

  师:文中还有一棵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我们来读一读。

  1)  “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借助简笔画,理解“高得插入了云霄”。

  2)  出示句子:“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与原文对比读,讨论漏掉“一直”这个词行不行?

  师:是呀,一直往上爬,要爬很长很长的时间,要不间断、不停地爬,才能爬到天上去,可见这棵树的确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进行人文熏陶。]

  3)  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2、学习4—7自然段,看看巨人的表现。

  师:巨人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可见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敢去爬这棵树吗?他在树下说了些什么呢?默读课文4—7自然段。

  1)  先由学生自由读文,再交流巨人的表现。

  随学生回答出示巨人说的话: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谈一谈从这句话中你听出了什么?(体会巨人的胆小、没有自信,没有勇气。板书:胆小)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巨人当时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心情,能不能找到一个词,补充到句子里再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     地)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指名填读。

  [设计意图:此处抓住文章的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理解课文。]

  2)  指导读老爷爷对巨人的鼓励。

  完成“语文天地”里的说话练习:(   )鼓励(   ):“试一试吧!( )。”

  3)  师:听了别人的鼓励,我们常常信心百倍,可巨人却仍然说……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试一试吧,不试怎么知道呢?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

  师:面对通天树,身材魁伟的巨人就这样连连告退,连试都没试就跑掉了。(板书:放弃。)

  [设计意图:在师生的多次反复问答中,体会巨人的胆小,领会“连连告退”的含义。]

  3、学习8—13自然段,交流蚂蚁的表现。

  师:面对同样的困难,很小很小的蚂蚁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1)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对话。

  2)出示蚂蚁说的话:

  “我能爬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a.仔细读一读这三句话,你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蚂蚁?(板书:充满自信)谁来当

  一只自信的小蚂蚁?指名读第一句。

  b.师:你能行吗?

  生:我能行!

  师不断地问,让学生大声自信地说出“我能行!”

  c. 师:你为什么这样有信心呢?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小蚂蚁想爬到天上去,它已经树立了目标,并且立刻开始爬树,用行动去实现目标。(板书:努力实践)

  师: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它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它告诉自己……

  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它的力量那么弱小,它甚至听到了巨人对它的嘲笑,但是它告诉……

  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设计意图:抓住最能体现蚂蚁个小志气大的三句话,细细品味,融入情境,反复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响亮,一次比一次读得自信,一次比一次读得入情。在读中领悟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4、出示巨人和蚂蚁在树下说的话,对比读、师生合作读。

  师:是呀,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小的蚂蚁要向世界证明:

  出示: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

  (三)总结升华

  师: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是像巨人那样退缩、放弃,还是像蚂蚁那样自信地迎接困难,战胜困难?

  联系生活谈感受。

  师: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让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做个自信的孩子,面对困难说:“我能行!”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小蚂蚁在漫长的爬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请你写在日记本上。

  (五)板书设计      

  上 天 的 蚂 蚁

  (身材魁伟)巨人(胆小)

  放弃

  (很小很小)蚂蚁(充满自信)

  努力实践

  成功

  [反思]

  1.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以白胡子爷爷与巨人、白胡子爷爷与蚂蚁的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指导学生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抓重点词句让学生练说、讨论加深理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力求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2.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通过学文,重在明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读文,教师将面对困难的两种态度摆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争论。这种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倾向。这一过程本身为学生情感态度提供了提升的平台,这是本节可最大的意义所在。最后,通过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起奋斗目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挫折、烦恼,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3.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采用简笔画、幻灯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

《上天的蚂蚁》教案 篇13

  一、出示蚂蚁图 揭题

  1、小蚂蚁给你什么印象?

  2、老师书写“蚂蚁”,你发现了什么?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只不一样的蚂蚁,《上天的蚂蚁》。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上天的蚂蚁。

  二、轻声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

  2、师指名读最后一段(当孩子们快读完课文的时候)

  3、反馈:

  出示词语:常常  试一试  终于  鼓励  自信

  魁伟的巨人   。。。。

  师:什么是魁伟?

  生:高大的、强壮的、有力气的

  师:现场谁是魁伟的?

  仰望  俯下 

  师: 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反义词吗?

  出示所有读过的词语,齐读。

  三、老师板画“参天大树”

  师:这树是什么样的?课文中哪句花是说这棵树的,你能找出句子吗?

  出示: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云霄。

  师:这是一棵通天的大树,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去,他们的表现一样吗?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巨人的表现。

  四、读二--七段

  学生找出:巨人在树下抬头仰望,脖子都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师:你听出了什么声音?

  生:他很想上天。。。。。

  师:他会说些什么呢?

  生: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你为什么那么读?

  生:没勇气,丧气。。

  练习: 巨人摇摇头,(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化解了学生读书时,“说”前面落掉“,”的情况,并且进一步体会了巨人的胆小、易放弃的性格且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一举而多得)

  师:你读着,仿佛看到了巨人怎样的表情?能用一个词送进句子中吗?

  生:看到的这样的巨人,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师:文中的老人是怎样鼓励的?

  “试一试吧!你身壮,也许能爬上去。”

  师:你能试一试鼓励一下巨人吗?

  练习:(   )鼓励(   ),试一试吧!(   )

  师:我们这样鼓励巨人,巨人又是怎样做的?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生:巨人连连告退,终于跑掉了。

  师:小蚂蚁做了什么?找小蚂蚁的句子。

  生: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充满自信是什么意思?睡能充满自信地读一读。

  师:小蚂蚁,巨人都逃走了,你能行吗?

  生齐读:“我能行!”

  师:充满自信的小蚂蚁是怎么做的?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小蚂蚁不停地爬,春天到了,绵绵的细雨不停地下,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秋天到了,树叶纷纷落下,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小蚂蚁还是。。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四季情景的创设,调动小朋友的生活体验,反复地读教学的重点,孩子们不仅记住了这句话,

  掌握了技能,并且形成了认识,可以说是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师:你在小蚂蚁的话中发现了什么?

  生:感叹号,用了“能”

  师:你看到了怎么样的小蚂蚁?

  生:充满自信的小蚂蚁

  师:仅仅只有自信吗?

  师:小蚂蚁,最后一定能爬到天上去,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小结:同时,我们也来分享一下:有志者 事竟成。

  反思:《课标》:低年级中应该以识字为重点,低年级的识字该如何定位,汉字是一种文化,识字是扫除阅读教学的障碍的这种理念,是值得反思的。

标签: #《上天的蚂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