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精选12篇)
《练习一》 篇1
教学内容:练习一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运算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灵活解答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完成书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一,"大约"问题:
1,学生读第3题.读完后问:这里的"140名"是一个怎么样的数 为什么
(近似数,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大致情况,没必要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正好是140名.相反的,我们全班人数50人,这"50"就是一个精确数.)
指出:正是因为信息给的数据本身是一个近似数,所以算出的结果也是一个近似数,问题就说成了"每小时大约有多少名婴儿出生 "这题在解答的时候要不要用"≈"
学生列式解答,观察算式,你觉得这题在计算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 (口算)
2,学生读第5题:指出:这题的问题是"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 "
这种问法是因为去年的教材中有估算的教学,本册书中已删去了这部分知识.那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大约"呢
(142千米本身是一个大约的数,27倍也是,所以算出来的数就是一个大约数;只是这个大约数没必要再转换成"几千几百",直接写就是了.)
二,购物问题:
1,第5题:读题后,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你准备选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简便计算,指名说说具体的简便算法.)
2,第10题:读题后,把该题与上一题比较异同.你有几种方法解题,并说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
3,第12题:读题后问:这题与前面两题又有什么不同
(发现单价会随着人数的多少而变化.)
分别算一算三个班各需要的钱数.
那三个班如何买票是最合算的呢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比较:如果把前面三个班分别需要的钱数加起来是否会等于这次算出来的钱数呢 为什么
指出:在具体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灵活的情况,需要大家去选择更合适的方法.
三,其他问题:
1,第8题:读题后,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观察算式,同桌互相说说适合它的计算方法.(简便计算)
2,第9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校对.
3,第11题:读题后,指名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板书这两个面积公式.学生列式计算,并比出大小.
《练习一》 篇2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写入体。
2、认识儿化音,读读比比儿化音与原来的读音有什么区别。
3、练习运用叹词表达恰当的语气。
4、修改病句,知道句子的意思必须明确。
5、熟记成语,丰富积累。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了解题意。
2、指导:
(1)学生自读。
(2)仔细观察,揣摩。
(3)交流所得。
(4)以两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用笔特点。
(5)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弄清题意。
2、指导:
(1) 学生自由读,比一比同一组词前后有什么变化。
(2) 指名回答。
(3) 教师范读,讲解方法:在发前一个音节的韵母时卷舌。
(4) 学生模仿练习。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学习小组读,互相指正。
4、师检查,纠正指导。
5、延伸。平时,你还说过哪些儿化音。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审清题义。
2、学生再读例句。
3、练习。
(1)自读句子,思考句意,体会语气。
(2)选择合适的叹词填空。
(3)检查。
4、全班交流,共同讨论、评议。
5、拓展练习:
(1)放学回家,我推开门一看,____,怎么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2)____,早晨的校园太美了!
(3)____,我不小心把墨水洒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一句。
(2)讨论病因(语义不明,“自己”是指“我”还是指“同学们”?)
(3)想修改的方法。
(4)提示用修改符号。
(5)朗读改好的句子。
(6)归纳修改病句的步骤:一读,二想,三改,四查。
3、练习。
(!)用修改方法自己修改(2)、(3)、(4)句。
(2)四人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1)讨论修改情况,明确正确答案。
(2)同桌互查,修正答案。
(3)大声朗读修正后的句子。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范读。
(3)指名读。
(4)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
a、说熟悉的成语的意思。
b、不熟悉的查字典。
c、再不明白的提出交流。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说说成语的特点。
(3)根据特点熟读记忆。
(4)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学第六题
1、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我国各民族的资料,了解该民族的聚集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并列出提纲。
(2)绘制该民族的一件特色物品或学会一个动作。
2、审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话题: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2)明确要求。
3、指导。
(1)启发谈话: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大家课前已经作了精心准备,现在我们就各自向大家介绍一个民族。
(2)介绍指导:1、从资料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口头介绍;2、在介绍有关民族的知识时,可以有祥有略,但要抓住该民族的特点。
4、练习。
(1)四人小组交流。
(2)上台介绍。
5、总结。
《练习一》 篇3
一、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描红。
2、认识部首,再找出和部首对应的汉字并连线。
3、按课文内容填空。
4、在田字格正确描红、仿影、描写。
5、熟记8条成语。
6、朗读,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7、练习在不同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劝阻不安全、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
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板书断学生回答一般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练习书空。
指导书空并说出笔画。
3、练习
指导学生坐正握好笔,在田字格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写边想笔顺。
行间指导,及时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出示第一行8个部首,老师讲解,这8 个汉字的部首
出示部首卡片让学生认读。
认读每个部首的名称。
小结:弄清这些部首是查字典的依据。
将卡片发至学生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起始笔画中寻找部首。
3、练习
学生在自己书上连线,然后找一学生到黑板上连线,及时纠正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作业 :
1、写第三课的笔顺
2、找出第三课生字的部首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学生认读题目。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指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这两个句子,比一比,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回头填空。
指导学生书面填空,要求学生坐姿要正确。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口头造句。
出示第一句:理解骄阳似火得意思。(让学生根据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用骄阳似火造句启发学生回忆夏天烈日当空时人们得感受。
出示第二句:理解密密麻麻得意思,并用该词造句。
3、练习:
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在读准字音得基础上积累和巩固词句。
二、教学第四题:指导书写七、大女永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并说出8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如:
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练习
自由读
同桌互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意思。(第一句主要是讲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恒心,铁棒可以磨成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句讲的是再穷也不放弃学习。第三句讲的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要永不停步。)
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学生自由练读,注意纠正字音。
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反馈。
检查朗读。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教师谈话,揭示话题:学会劝阻。
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2、指导。
指导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让学生观察四幅图,看出是在哪些公共场所,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高压线下放风筝打谷场上点燃爆竹
公共汽车站扔香蕉皮在操场边喝生水
指导练习在第一种场合下的劝阻。
让学生假设处在这种场合,你会怎么想。
让学生说说江小宁是怎样劝阻的,要求学生能展开说。
指导学生能各自练说,并与同桌同学配合表演。
请同学上台表演,老师作直指导。
3、练习。
分别选择一幅图,以第一种场合为例,自由练说。
同桌互相配合,分角色表演。
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有重点的辅导,注意发现好的配对,让他们准备在全班表演。
4、反馈。
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劝阻的内容,尽可能照顾到那些胆子不太大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练习说话。四幅图内容都要能说到。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请同桌起来分脚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同学上台来表演。
最后请四个同学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教师作课堂小结。
二、教学第八题
见写字备课
《练习一》 篇4
练习一2
教学内容:p5--6第5--8题
教学目标:
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基本训练:
1、口算
33÷3 36÷3 77÷7 80÷8
24÷2 84÷4 80÷4 66÷6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
再随机指名口算。
同时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计算并验算
85÷4 98÷3
69÷3 84÷4
二、 思维训练
1、学校买了58本故事书,26本科技书,平均放在3层书架上。每层书架放了多少本书?
引导分析题目,要求学生会说出思考过程。
2、 王老师买了4只小皮球,付出100元,营业员找回16元。每只小皮球多少元?
引导理解题意,并指导分析,使学生能完整表达思考过程。
三、练习指导
1、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5--8题,想想每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果有困难可向同学请教。
2、 学生独立尝试。
3、 组织交流,分析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5--6.第5--8题。
教学后记:
《练习一》 篇5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沟通加法、乘法的联系
第一组练习: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
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
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第二组练习
3个5相加7个2相加2个4相加
(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
一、练习
1、出示第6题
第(1)小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完成图右边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个)或3×2=6(个);
(4)提问2、3、6分别表示什么?2×3或3×2表示什么?
(5)6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
第(2)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
2、出示第7题
(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
(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3)独立列式:2×4=8(个)或4×2=8(个)。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8题
(1)独立完成算式
(2)汇报交流
4、出示第10题
(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
(2)汇报交流:板书2个64个2
(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
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前思考1:
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在括号里填一填,然后按顺序用完整的话说出图意,并根据这三句话直接列出乘法算式。
第7、8两题都是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因此要给学生机会说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还要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互相说说自己的怎么想的。
第10题是一个开放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土中的乘法,并乐于交流、合作。
课前思考2:
第9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改写,再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以及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简便。
第10题是一个开放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土中的乘法,并乐于交流、合作。
课前思考3:
到本课的练习,学生应该能根据情景图,正确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同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说出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能正确说出两个乘数所表示的意义,如一个表示相同的加数,而另一个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讨论,让孩子在做和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课后反思1:
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需要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并相互进行说说,再独立列出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在说与做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开放题在理解乘法的基础上学生比较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完整地叙述,例:图中树有2组,每组有6棵,有2个6,所以可以列2×6=12或6×2=12;人有4组,每组有2人,有4个2,所以可以列4×2=8或2×4=8等等
个别学生还需进一步帮助理解图的意思,让其体会“几个几”,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课后反思2:
“几个几”相加是乘法的生长点和基础,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仍然不能抛弃对“几个几”的运用,因为在本课中,很多解决实际问题是要求学生直接看图写出乘法算式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引导学生从“几个几”入手,有了这个过渡,学生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了。
新课程要求学有用的数学,强调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是让孩子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后的快感成功的喜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是要指导孩子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更重要地要加强评价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
课后反思3:
学生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出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能利用对乘法含义的初步认识列乘法算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作业的书写也比上学期有了明显的提高。
《练习一》 篇6
教学内容:练习一中关于计算部分的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关于计算的知识,包括:(1)口算,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速度;(2)简便算法,要利用数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计算更简便;(3)笔算,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铺地锦"介绍,使学生了解古代的计算方法,产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口算:(完成书上的第1题)
二,简便计算: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25×4=100,利用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一起来找一找,125×( )=1000
指出:125×8=1000,25×4=100,这两个算式对我们的乘法简便计算帮助是非常大的.
观察第6题,以125×16位例:谁能直接算出这题的积 这题可以怎么算
学生继续完成另外两组题.
501×20为什么可以变成500×20+20呢
(可请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说一说,为乘法分配律做准备.)
三,思考题: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 要使乘积最小呢 换五个数字再试一试.
集体商量积最大问题:你有什么大致的思路呢
(要使积最大,最高位上肯定分别应该是最大的两个数字4和5,低位上的数字应尽可能小.)
学生尝试找一找,老师依次把找到的算式板书,要求学生看板书继续找积更大的,一直到大家一直认可为止.最后答案是431×52
找一找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类似的方法找到积最小的算式:245×13
四,介绍"铺地锦",先大家一起看书上的解答,交流是否能看懂 具体怎么算
再完成书上留下的计算.
补充:如果你敢兴趣这种方法,可以(1)继续出题再算;(2)想想这又是为什么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计算,计算包括了口算,简便计算,笔算等.
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2题和第7题
《练习一》 篇7
练习一1
教学内容:p5.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一.1
独立尝试进行口算,再指名汇报得数。
教师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出示题目:93÷3 85÷4 46÷2 67÷3
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3、练习一.3
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汇报交流。
二、基本训练
1、 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正确解答。)
3、练习一.4
独立审题后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三、全课总结
四、拓展练习:p6.思考题。
五、作业:p5.2、4
教学后记:
《练习一》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计算题。
1、做p6的第1题:限时完成,集体订正。
2、做p6的第3题:先独立做,然后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p6的第2题,独立解答第一问后,组织学生交流,然后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做p6的第4题,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四个问题,然后对前三个问题先反馈;最后组织学生研究第4个问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购买方案。
3、做p7的6、7题。
1、p7的第8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活实际问题,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设计的多种方案,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从“省钱”的角度来看“哪一种租车的方案最合算”?
《练习一》 篇9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拚读音节,正确地书写汉字;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字义。
2、能照样子搭配词语;按要求补写句子;会根据现有的语言材料用“这样”连句。
3、知道逗号、句号、问好、叹好及顿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完成1——4题练习。
2、会填写合适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3、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明确本次练习的教学目标 。
2、读拼音,写词语。
1)学生独立拚,做练习。
2)检查。
3)拚读一遍。
3、按部首查字法查带点的字。
1)回顾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2)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尽量加快速度。
3)检查。
4、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
1)集体讨论,“齐声”和“增添”可以和哪些词语搭配。
2)学生独立完成。
3)检查纠误。齐声(朗读、高呼、背诵、回答)
增添(色彩、光彩、风景、衣物)
5、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通例句。
2)理解句式:什么来得不容易,我们应该怎样。
3)指导完成第一句的补充。
4)学生完成另两句的补充,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5)检查、交流。
6、完成作业 本上相应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材料,用“这样”写一句话。
2、知道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及顿号的作用,掌握它们的用法。
二、教学过程 。
1、根据下面的内容,用“这样”写话。
1)知名度第一组两句话。
2)讨论“这样”的意思。
3)完成第一、二组的写话。
2、读读演演小快板。
1)简介小快板。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小快板主要讲什么内容?
3)讨论:讲了哪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4)学生朗读小快板。
5)分角色演演小快板。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明白加标点练习的方法。
读句子——了解意思,明白语气——判断几句话——判断分句间的关系。
2)复习5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3)指导完成第一句练习。
4)学生独立完成第二句练习。
5)检查。
4、完成练习本上相应的作业 。
摘自:伯通科技 (作者:未知)
《练习一》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1~5-8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1)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9个十是( ).
3)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组题,今天这一堂我们将来做一做练习,复习一下有关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一8
( 1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 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组织学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数.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一(1)
《练习一》 篇11
(1)
第二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2--.27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8题
教学目标 :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口答:
1)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9个十是( ).
3)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组题,今天这一堂我们将来做一做练习,复习一下有关的知识.
二.练习.
1.8
( 1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 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组织学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数.
三.作业 布置.
<<练习与测试>>(1)
四.教学后记:
第二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2--.28
教学内容:
教科书6~14题
教学目标 :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
复习.
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7
出示第7题.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9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10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13.14.
了解图意.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练习一》 篇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6~14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练习一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练习一7
1) 出示第7题.
2)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练习一9
1)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练习一10
1)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练习一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练习一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练习一13.14.
1) 了解图意.
2)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标签: #《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