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的启动期、招生火爆的黄金期和升格压力的衰落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的启动期、招生火爆的黄金期和升格压力的衰落期。重新确立为小学服务的办学方向和改招初中毕业生为新时期中等师范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中等师范教育形成了重视基本功训练、全科教育、尤重美育的办学特色。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虽然实现了师范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但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中等师范教育即中师在我国存在有百年之久,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逐渐退出教育历史的舞台。中师的取消如同科举之废、书院改制一样,在消失了若干年之后,人们又开始重新咀嚼回味中师教育。近些年来,一些赞扬中师教育又惋惜中师消逝的文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空间和报刊杂志中,如《过去的中师》、《今天,我们为什么怀念中师》、《一代中师生,你还好吗》……亦有一些文章对中师生的命运波折进行述说,如《中师生,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代中师生的梦想与忧伤》、《一个群体的时代尴尬———20世纪80年代中师生命运独白》等等,一些学者将这类怀念与惋惜中师的现象称为“中师现象”。其实,细细考究起来,人们所怀念与惋惜的中师主要是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这一时期虽然距离我们当下并不久远,但是对这一时期中师映像却较为模糊。因此,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师的发展历程及其辉煌与消逝的原因与教训进行探析,以便更好地解释“中师现象”。
中,受“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办学秩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我国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师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结合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实际,本文将文革结束后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纠正为中学服务的办学方向,重新确立为小学服务的办学方向。中等师范教育历来都是为培养小学教师服务,但是在文革期间,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中师的办学方向被盲目拔高。由于文革中中学数量的盲目发展,大量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学做教师,这样多数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任务改为培养中学教师。导致中等师范学校既没有为小学输送合格的小学教师,为中学输送的大部分教师又不合格,小学和中学的教育质量都受到了影响。为此,国家在80年代初期多次强调中等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如在1980年《教育部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中纠正了在文革中被拔高的中等师范教育办学任务,将中师的办学方向重新确定“为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这个办学方向,努力办好中等师范学校,扎扎实实地为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今后,未经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不得随意改变。”[1]
第二,由招收高中毕业生到初中毕业生转变。文革期间,由于高等师范学校培养教师的力量不足,中等师范实际上分担了部分中学教师培养的任务,因此,我国中等师范教育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录取,这在那个时代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并且文革中由于当时的高中生水平较低,中师的教学主要是给学生补初高中的课程。但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依然从高考毕业生中招收录取学生,这就使中等师范教育出现了不少问题。据当时《河北省教育局师范教育处关于中等师范学校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利弊比较的调查》中指出:部分高中生进入中师后“身在中师,心向大学”,上着中师还在准备报考大学;有的在上学期间就到处投门子、挖窗户,为毕业后分配到中学任教打通关节;更有甚者,向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施加压力,要求改变培养目标。如赵庄师范二年级学生,1/3以上还要报考大学,并为此在准备功课。宣化师范招收的高中毕业生入学后,强烈反对培养小学教师,一些学生写了退学申请书,声言如不改变培养目标就要退学。另外,高中毕业生进入中师后,还普遍厌弃和学校开设的服务于小学教育教学的文化课和教育专业课,看不起教小学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强烈要求开大专课程。学校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有的就闹,不认线]因此,重新确立中师的初中毕业生招生对象十分必要。面对种种问题,教育部于1981年3月28日发出《关于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制度。此后,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开始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录取新生。可以说,从初中毕业生中录取新生,对于我国中等师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进入到80年代后,随着国家将“普及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来推进,中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受到重视。1980年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3]要普及小学教育,就需要充实小学师资队伍,这就为我国中等师范教育迈入发展“黄金期”提供了长足的动力。除此之外,由于当时高考升学率较低,高中阶段教育尚没有现在这样普及,中等师范学校对于农村生源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待政策和吸引力。
第一,毕业包当干部。当时的中小学教师属于干部身份,毕业即可有工作,成为拥有铁饭碗的国家工作人员,这对农村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二,可免去三年的高中学习后考不上大学的风险。如果选择上高中,就只能以考大学为目标,而这三年时间是相当艰苦的,即使这样仍然会有人考不上大学,而这种风险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是相当大的,因此,很多人宁愿选择放在眼前的“铁饭碗”。
第三,年龄优势。初中毕业后,再经过三年的学习即可参加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这比经过三年高中学习后再经过三四年专本科学习才参加工作,能节省三四年的时间,而这种年龄优势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更多的优势。
因此,在国家1998年实施中师并轨招生之前,由于有免费入学、包当干部、年龄优势、无升学风险等有利条件的吸引,中等师范学校成为初中生追捧的“香饽饽”,中等师范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中等师范教育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到了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生存危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师生优待政策的消失,导致中师吸引力下降。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教育领域中受计划经济制度影响的大中专学生招生、就业制度也逐渐被打破。1994年高等教育启动招生就业制度的“并轨”改革,缴费上学、自由择业逐渐在大中专学校中推开。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提出《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包括中师在内的中专学校的招生、就业制度的并轨改革启动。“改革招生制度,改变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由政府包得过多的做法,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大多数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促进普通中等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中等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这样,自1998年中等师范教育开始逐步推行缴费上学与自由择业的政策,以往对于师范生免费上学、包当干部的优待政策消失,中师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中等师范学校出现了生源危机。
第二,国家对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提升,导致中师升格压力。早在国家促进中师发展的同时就在鼓励有条件的中师办专科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只有办得好的中师才有可能办专科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师开始试办3+2专科师范教育。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对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由以往的中师学历提高到师专学历,这就逼着中师转向专科教育,中师的升格压力加大,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的中等师范教育出现了生存危机。
第三,大学扩招,高中扩张,优秀初中生源流失。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大学扩招,导致高中升学率上升,高中对初中毕业生的吸引力加大,优秀初中毕业生生源流向高中,辉煌的中师发展黄金期也随着初中优秀生源的消失而就此结束。1994、1995年以前,中师的录取分数线曾高于一般高中甚至高于重点高中,当时有“一类学生上中师,二类学生上高中”的说法。但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师生源质量开始下降,出现招生困难。
中等师范教育有着百年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大约15年的发展是百年中等师范教育发展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师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特色,值得当前的师范教育学习。
第一,重视教学基本功训练。中等师范教育十分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试图把学生培养成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能弹会唱,能写会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具有过硬教学基本功的合格小学教师。一些中等师范学校将教师应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凝练出来,除了对传统的师范技能“三字一话”进行训练外,还针对小学教育的特点,提出“十项基本功”,这十项基本功是读、写、听、说、算、书、弹、唱、画、舞。[5]据一些中师生回忆当时像体育课如何组织和指挥学生、如何喊口令等一些基本功都要训练。学校还通过有效的活动来促进学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如举办各类比赛,如演讲比赛、简笔画比赛等促进学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这样中师生除了具备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一技之长外,还具备了小学各年级各学科任课的本领,可谓“一专多能”、“能歌善舞”。
第二,实施全科教育。中等师范教育由于没有升学压力的束缚,同时也结合小学教育对多方面知识的需要,实施了真正的全科教育,在中师里没有主科与副科之分,每一科都是“主科”。要学习除英语外的很多科目,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当时中师教育是“万金油”的标准,也就是把中师生教成一个什么都要懂一点的“全能”教师。学生毕业之后,应该能胜任小学中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语文数学自不在话下,音乐美术体育也要能上,当然,思品社会自然也要会教。这种注重全科教师培养的办学特色,因为更能适应小学教育、更能适应农村教育的需要,直到现在仍为一些高等师范院校所采纳和使用。
第三,尤重美育。中等师范教育很重视音乐和美术课,音乐课和美术课的课时各占到总课时的6.45%。在中师生的一般观念中,音乐美术等科目的成绩比语数成绩还要受重视。中师校园里的“名人”不是现如今的“学霸”,而是音乐与美术的特长生。当然通过音乐、美术等美育类课程更能促进一个人知识、道德的提升,以美启智,以美润德。学过艺术的中师生,不仅能歌善舞、心灵手巧,还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一个有过艺术训练的人比一个没有经受过艺术熏陶的人,一般情况下要更加热爱生活些,更有同情心,这也成为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普遍印象。
第一,服务小学,办学目标明确。中等师范之所以能够取得很大成绩,这与其办学目标明确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中师教育中,围绕服务小学教育的目标,在各科教学中均注重常识性和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如1980年《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对各科教学的说明如下:“语文课: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对普通话、汉语拼音、写字、批改作文、口头表达能力等各项基本功的训练要严格、扎实。另外,每周要安排一定的自习时间,指导学生习字。”“生物学课:讲授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本地区的特殊生物知识。要结合小学教学的需要,重点讲授动、植物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实验操作、制作标本和简易教具以及指导小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能力。”“生理卫生课:讲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小学教学的需要,适当讲授一些儿童、少年时期的生理卫生知识、学校卫生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7]正是由于坚定这一办学方向,初衷不改,中等师范学校着力培养师范生过硬的小学教育基本功。
第二,突出师范性,方向明确。中等师范学校在办学中突出师范性,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教育传统融入办学过程中,坚持“两代师表”一起抓,既要培养好学生,又要搞好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对师范生,强调“明日教师今日做起”,铸师魂,练师功,学师能,苦练教学基本功,重视教育见习和实习,全面提高中师生的为师素质。
第三,从初中生源中招生,择优挑选面广。在中师招生并轨以前,由于中师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中等师范学校从初中毕业生中录取了一大批优秀生源,正如一些评论所述:“那时,国家把最优秀的人才留给了基础教育”。从初中毕业生而不是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反而能够录取到更优秀的生源,“高中毕业生为了应付大专院校招生按文、理科分别考试录取,高中学生学习的偏科现象严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愿当教师,特别是不愿当小学教师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下,高中毕业生又只乐于报考符合自己志向、学业所长的大专院校或文、理科中专的对口专业,而不愿报考要求全面发展的中师。因此,近几年来中师招收高中毕业生录取成绩一向低于各类中专学校,总是‘拣大、中专录取的漏子’。”[8]而从初中生源中招生,择优挑选面广,则能够吸引到更多优秀生源,这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等师范教育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第四,生源年轻,便于陶铸。培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小学教师,年龄小是很大优势,年龄小,好塑造。早在《河北省教育局师范教育处关于中等师范学校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利弊比较的调查》一文中就指出:“教小学年龄小一点并没有害处,反而是他们工作后接触儿童、热爱儿童,能带领儿童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过去初师毕业生也不过十六七岁,如今中师毕业生最少18周岁,教小学是不成问题的。”“初中毕业生年龄小,志趣、爱好尚未定型,文化知识的学习一般不偏科,可塑性大。”“适合于中师培养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合格小学师资”[9]后面的事实也映证了这一点。
第五,保障就业,无后顾之忧。论语中讲“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为前途、不为升学而忧虑,无忧无虑地读书学习是一种很难得的学习状态。而中师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能够自由地在书海泛舟,广泛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一些师范生谈到:“在师范学校,学习不再紧张,业余的时间,我在学校琴房里自学弹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兴趣小组,真是潇洒极了!美术课上尽情挥洒笔墨,体育课上武术体是样样领先,天天快活无比。”
第六,布局中小城市,返乡从教的落差感小。中师生之所以能够给人留下踏实从教的映像,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布局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中等师范学校多
布局于中小城市甚至县城,这样使得中等师范教育在区位上更加贴近农村,加之中等师范教育又比较注重对师范生进行面向农村、面向家乡等乡土意识的培养,因此,师范生毕业后回到农村任教,并无多大的心理落差,能够踏实从教,留得住,教得好。
第七,注重面试,保证质量。中等师范教育在录取中有面试这一环节,进行面试有助于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诊断学生从教的可能性。1981年《教育部关于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招生办法应体现师范教育的特点,保证新生的质量。”“不论采取何种招生办法,均须坚持面试。”“经过面试和体检。发现考生中有口吃、重听、高度近视、五官不正、身体畸形等生理缺陷的,不予录取。”[10]
取消中等师范层次教育虽然实现了师范教育办学层次的提升,但是中师取消的整个过程也饱受争议,在中师取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在对待教师专业化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唯学历化的误区。早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从一定要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长远观点来看,即使将来小学教师一般已达到中师毕业程度,初中教师一般已达到师专毕业程度,师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即小学教师将由师专毕业程度的担任,初中和高中教师将由师范学院或大学本科毕业程度的担任。因此,有计划地积极地加速发展师专和师范学院,不是临时的应急措施,而是长远的需要。今后,在中师毕业生基本满足小学教师的需要以后,应该逐步减少中师,增加和加强高师,以适应进一步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11]此后,随着普及小学教育和“普九”的逐渐实现,中等师范教育越来越面临着被取消的危机,到了20世纪末,在即将迎来新世纪曙光的时候,中等师范教育在这种唯学历化的论调中被宣告取消。
一代中师毕业生,由于学历不达标不得不走上自考、函授的学历补偿道路,成为自学考试中的主力军,这也成为一代曾经辉煌的中师生在中年时唏嘘不已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中师取消过程中的唯学历化偏向问题,如2015年6月,顾明远先生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改革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师范教育改革走了弯路。比如说为了提高学历,就取消中等师范学校,而且把整个中师取消了。”[12]
教师素质与质量虽然与学历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能够唯学历论。教师的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历只是其中之一。现实中,不少低学历的中师生反而比本科师范生工作得更好,如据报道:“有不少农村的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昔日的中等师范毕业生甚至比如今的大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还管用。”[13]唯学历论背后是对教师专业化认识的理智取向,认为只要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教师学历提升后教师的质量自然就会提高,这种简单化的线性思维现在仍实际影响着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实践,值得警醒。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要求:“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14]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国开始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升格和转制运动,1999年3月16日,教育部颁行《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的文件,提出“到2010年左右,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分别基本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这意味着在2007年左右以培养中师学历教师的中等师范学校将无法适应国家对小学教师的学历需求,必须进行升格或转制。在文件中又提出学校布局调整目标:到2003年中等师范学校调整到500所左右。[15]
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数量的减少甚至快于这一预期,1998年我国有中等师范学校875所,1999年下降到815所,2000年下降到683所,2001年调整到570所,2002年430所,2003年317所,2005年244所,2007年196所,2010年141所。虽然到目前为止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中等师范学校,但是中等师范教育已经名存实亡,因为这些学校所办的多是3+2师范专科教育。如四川阆中师范学校,虽然未改校名,但从2000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小教大专。再如有着百年办学历程的山东平度师范学校,自1999年暑假开始,学校停招中师生,改招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生源为初中毕业生)和二年制大专班(生源为中师毕业生),培养大专层次的小学师资。2001年,中师最后一级(九八级)毕业,该校中师教育宣告结束。就全国看,中等师范学校实际上在2005年之前已基本上完成了中等师范教育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比教育部划定的2007年还要早些。
而中师取消的过程与学术界的研究与期望大相径庭,如有学者指出:“我国还处在中等师范教育向高等师范教育过渡的起步阶段,如果承认这一基本事实,那么就应当承认我国“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16]在行政政策的过度干预下,我国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两级的过渡。由于中师取消的进程太快,显得有些唐突,产生了一些问题。
第一,中师取消中存在“中师资产”处置不当的问题。中等师范学校多处在区级甚至县级城镇,对于中小城市甚至县城而言,中等师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当地的“高等教育”,是当地文化的渊薮,当中等师范学校取消后,部分转变为普通中学、部分升格为专科师范,当然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中等师范学校直接被取消掉,这不但意味着当地一重量级的文化机构的消失,也无形中造成当地影响力的损失。甚至一些地方由于没有处理好包括教职工在内的“中师资产”,导致发生件。如2013年9月陕西省丹凤师范学校直接被取消后,将校产移交给丹凤县,本来承诺在校产移交后将丹凤师范所有教职员工全部安置到商洛市市直教育单位,但是由于教职工安置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导致丹凤师范所有教职员工群情激愤,在商洛市政府门口集会。因此,如何妥善处置中师取消后所遗留下的资产,对当地政府而言是一项很大的考验。
第二,中师升格、转制过程中存在办学思路不明确的问题。由于师范教育体系升级太快,导致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在升格和转制过程中有茫然无从、手足无措的方向不明确问题。很多中等师范学校为了升格不得不挂靠一些专科或本科师范院校,成为这些院校的分校。而随着这些院校的升格和更名,原来的分校又不得不随之更名,导致原来的中师几易其名,造成学校命名存在很大的混乱。另外,分校的办学性质如何界定、分校的发展走向等也存在很大的模糊性,缺乏长远的规划。如山西省大部分中等师范学校都挂靠高等(师范)院校而成立分部。如汾阳师范学校、离石师范学校挂靠吕梁高专成为吕梁高专汾阳师范分校和离石师范分校,后由于吕梁高专升格为吕梁学院,这两校又分别更名为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和离石师范分校。朔州师范学校于2003年挂靠当时的雁北师范学院联合办学,故学校也曾名为雁北师范学院朔州分院,2006年雁北师范学院更名为山西大同大学后,朔州师范随之又成为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分院,一年后的2007年又独立开始筹建朔州师范专科学校。这种案例在全国还有很多,不一而足。办学思路不明确也表现在这些“分校”的具体办学理念中,“一些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淡化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则重理论轻实践,淡化师范教育特色。”“升格后的学校没有多大变化。课程虽然有所增加,但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没有改变,未能体现出小学教师教育的特色,不少中小学过去被社会认可的师德、技能‘双好’的师范优势,已无法再现。”[17]
第三,全面取消中等师范教育存在“一刀切”问题。由于我国地域差异、城乡差异较大,对教师队伍层次的需求也有不同,在一些发达地区,取消中师甚至直接取消师专,一步到位培养本科层次的师资队伍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我国中西部很多落后地区,由于取消中师,使得更能够适应乡村教育环境的“中师生”不再有。如前文所述,中等师范教育由于其在招生、培养等方面的特殊性,其培养的学生更能够适应农村地区教育的需要,因此也一直受地方欢迎。中师取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教师引进困难、留住困难,甚至是教学困难。“在我看来,国家撤消中师,确实有些仓促。它并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特别是东中西差别很大,城乡差别很多,同一个区域的不同教育形态也差距很大。现在,虽然实施了‘特岗教师’制度,但实际上也很难弥补中师断层所带来的实际影响。”[18]吊诡的是,在中师消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断在呼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
总结中等师范教育的辉煌与其办学的成功,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家的“计划”,并由此形成的对师范教育的“优待”。正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定向培养、免缴学费、包分配等优待政策反而激励了当时的学生,使得中等师范学校能够招收到一批优秀的生源,成就了中师的辉煌。但是随着国家“计划”的取消,把师范教育抛给市场,由于教师职业在现实中地位并不太高,使得包括中师在内的师范教育整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师范教育到底应不应该由国家“计划”,进而得到“优待”,这与国家对师范教育的价值认识密不可分。
从国家对师范教育免费的历程中,我们略可以看到我国在这一问题认识上的不明晰。1994年国家启动高校招生、就业制度并轨后,师范生依然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如1996年12月,教育部《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推进高等、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并轨改革,原则上师范专业学生免交学费,并享受专业奖(助)学金。”随后,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规定》,确立“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的原则,但规定师范等享受国家专业奖学金的学生依然“免缴学费”。但时隔一年,很多师范院校调整收费政策,从过去的全部免除学费调整为收取一部分费用。2000年6月5日,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00年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示对享受专业奖学金的高校学生也可收取学费,也即承认了对师范生收取学费的合法性,师范生的免费待遇取消。[19]而时隔几年后的2007年,国家又开始试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如今,很多省份开始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可以看出,在全国高校招生并轨后,师范生依然执行免费政策,但是没过多久,又默认取消师范生免费政策,而在2007年后,又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政策,十年间师范生免费政策发生了几番波折。值得思考的是:对师范生教育进行免费优待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师范教育到底应不应该受到优待?我想这也是我们从中师发展从黄金期走向衰落期后应该思考的。
如果本着教师队伍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不能够完全被市场所调节,而必须由国家进行计划调节的思路,那么师范教育则必须受到一定的特殊优待,以便从国家的角度去选择和调节教师。如果认为教师完全是市场中的主体,那么取消对师范教育的优待也就无可厚非了。虽然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由定向走向非定向、由免费走向收费,但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尤其是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等现状,我们就应当采取灵活的方式来培养我们所需要的教师。从中等师范的衰落和消失可以看到国家政策对师范教育及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1][3][6][7][11]李友芝.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三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0.
[2][8][9][10]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文件选编(1980-1987)[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共三册)[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318-4319.
[5]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第三十七卷教育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304.
[12]李新玲.顾明远呼吁重建师范教育体系[J].教师博览,2015(11):13-14.
[13]向宇循.昔日中师教育留给我们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10-03-03(8).
[14][1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
[16]别林业.中师布局调整和师范教育制度的逐步开放—关于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0,(7):55-59.
[17]王煜国.谁来为“新师专”学校发展解困[N].中国教育报,2007-11-13(4).
[18]方姝阳.一代中师特别策划:师范精神何以弱化—访湖南师大教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铁芳[EB/OL].,2016-09-10.
[19]李星云.教育与经济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20.
标签: #师范生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