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哲学论文(实用13篇)

佚名 59 0

本科哲学论文(实用13篇)

议论文是通过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观点进行论述和辩驳的一种文章类型。在写总结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具体事例来进行阐述。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分享的总结经验,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灵感和建议。

本科哲学论文篇一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同时也对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意识利用学生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哲学思想指导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能力,还能培养文理兼长的后备人才。

现将如何利用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总结如下:

1.利用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讲到:一般,指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指矛盾的特殊性。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

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处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中所讲的规律一般都是一般规律,任何一般规律都是对事物的共性的总结,事物还存在其个性与特殊之处,共性和特性相互依存。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1在介绍细胞统一性时讲到:生物一般是由细胞组成的,但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一般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但原核生物蓝藻光合作用是光合片层;一般情况下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应有的细胞器,但植物的根尖细胞、叶表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一般的细胞都含有一个细胞核,但双小核草履虫,胚乳细胞含有两个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一般细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型,但硝化细菌为自养型:一般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加的方式为有丝分裂,但蛙的红细胞为无丝分裂;植物体一般组织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与二氧化碳,但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高中生物必修2讲到:生物的遗传物质一般是dna,但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高中生物必修3讲到:一般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原核生物蓝藻也是生产者;一般消费者是动物,但猪笼草这样的植物也可充当消费者,病毒、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也是消费者。

2.利用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与局部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有部分功能。

在生物学教学中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种学习策略在高三全面复习时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只有生物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才能使内环境维持稳态,换句话说只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配合使各器官、系统之间协调统一,保证内环境的稳态,生物体才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动;另外,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来说:第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各个章节各本书内容的连贯性、整体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只注重各个部分内容的讲解,而不从整体角度出发就可能使学生的理解过于片面,那么很多理由很多知识就可能让学生无法联系,很难构成知识网络,造成学生理解上的空缺和漏洞。高中生物课本的每一章节主要是对生物局部活动进行研究,如果教师能每节课的导课或小节时都站在整体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就是简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生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活规律等)的知识框架,如果建立的这个框架或网络很致密,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以前的一些不解和疑惑,也会在整体框架构建之后融会贯通,迎刃而解。

3.利用宏观与微观关系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讲到的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生物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中穿梭自如,“微”则进入细胞中了解原子与分子是如何完成细胞代谢的;“宏”则能跳出来了解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其实高中生物就是从微观入手的,从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到组成生物的化合物,再到组成生物的细胞;到了必修3又从个体水平认识生命活动的调节,从生态系统的水平认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对生物微观知识的认识,还必须注重宏观角度的理解。

4.利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哲学中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例如必修1讲到的细胞代谢的方式涉及到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同化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是生物的分解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从细胞到生物体,包含了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生长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在这些生命活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整个代谢过程始终发生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一般认为,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有机物才能积累,生物才能表现出生长现象。

5.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哲学中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学生利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可以很好的理解酶催化作用一例。酶是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内在因素,但要使酶发挥其催化作用,外界环境条件比如说温度、ph值显得至关重要。生物的细胞发生癌变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因子等外因作用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内因而发生的变化。学生在分析光合作用时得意识到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叶绿体色素的含量、酶的种类及含量,外因有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学生做关于光合作用的题就显得不那么难了。此外,高中生物学中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生物进化的过程、群落的演替、生态平衡。

本科哲学论文篇二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本科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响了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当前在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种问题也反映在哲学学科之中。加强本科学位论文的规范性,提高本科学位论文的撰写质量,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关注点。本文在对本科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基础之上,指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本科学位论文;高等院校;规范体系;质量;哲学。

本科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正是基于对学位论文性质的认识,各高校普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尽管如此,基于多种原因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以哲学学科学位论文撰写为例,对本科学位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展开探讨。

本科学位论文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在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进行的重要理论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检验。各高等院校普遍重视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并拟定了相应的撰写规范。一般而言,在本科学位论文写作的主体内容上主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论文“标题”是对论文主体思想与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不超过40字。论文“摘要”需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等,一般在100-300字之间。论文“关键词”就词源学而言来源于英文“keywords”,一般要求3-8个词组。论文“目录”一般要求到三级标题,既要层次清晰,(本网网)又要与论文标题所反映的主体内容相一致。论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对文章所要解决问题的集中表述,正文的论述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文字凝练、通顺。“参考文献”一般要求作者将论文中所引用的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列出。此外,各高等院校还对毕业论文的排版模式、注释、附录、致谢等进行了相应规定。

尽管教育部门及各高校一再强调本科学位论文的重要性与规范性,如2004年教育部下文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局也同样颁布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颁布的该标准要求学术论文一般由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构成,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四项内容,而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4项内容。尽管如此,学生们在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总体而言,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

第一,正文标题层次设计混乱。尽管在国家标准局所颁发的《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中,已对正文标题从内容到层次做了严格的说明,但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标题的内容不够规范,如有的哲学论文标题长达60字,有的标题则直接与论文题目相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章、节”等纲目设计混乱,如有的论文“第一章”与“第2章”、“第一节”与“第2节”等现象并存。此外,最为突出的则表现为标题题目无法准确的表述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甚至是与正文所要表述的思想无关。

第二,参考文献设计混乱。参考文献一般包括责任者、文献名、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者等信息。学生们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所存在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排列标准混乱、参考文献信息不全、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外文参考文献相对不足等。例如,本科学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特别是对外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所存问题较大,这种问题集中表现为或是对于外文文献的占有相当有限。与中文文献的引用相比,外文文献引用量明显不足;或是仅仅将外文文献例出而无任何的引用与参考,仅仅是为了充当门面。又如,本科学生在文献排列标准方面也较为混乱,或是将中外文文献混乱排列,或是将马恩著作、研究对象著作等混乱放于文献中而不加区分。

此外,在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如在选题中存在着选题过大、选题重复等方面的问题;在技术上存在着运用图表、语言表述等不规范方面的问题;在积累上存在着积累匮乏、深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本科学位论文还呈现出抄袭等现象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哲学学科学位论文撰写的复杂性。

尽管各个高等院校普遍重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但基于多种原因,学生们在写作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问题也出现在哲学学科中,而这种出现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科性质相关。首先,与其它学科相比,哲学学科无论就研究内容、对象等而言,都具有相对的多变性。虽就词源学而言,哲学(philosophia)在古希腊语中的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者说是“爱智慧”。但这种词源学上的明确性,并不代表对哲学本身理解的明确性。就此点,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哲学史画卷清晰地看到,就作为个体的哲学家而言,不同的哲学家对哲学给予了不同的理解,我们发现从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安瑟尔谟、奥古斯丁到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再到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等,他们对哲学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另一方面,就大的哲学流派而言,以现代哲学为例,我们看到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实证主义、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等,他们对哲学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

那么,为什么面对着同样的一个言说对象,人们会有着诸多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如此的大相庭径与充满歧义?在我看来,哲学理解的复杂性,一方面源于哲学本身的复杂性,而哲学本身的复杂性又源于人自身的复杂性。说到底,哲学的谜底就是人自身的谜底,当我们把惊奇与探索的目光投放出去,我们会发现,实则最大的谜就是我们自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那个在德尔菲神宙中发出的神喻才说,那个生的很丑而死的却很美的苏格拉底是当时最智慧的人。另一方面则源于哲学的特性,哲学的问题常常是无解的,它不会像科学那样随着研究和争论的深入而日益明晰化,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几乎都是一些无解的、无“标准”答案的问题。哲学不同于科学,哲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他会使你随着知识的增多而怀疑同步增长。也正是基于哲学的这种特性,导致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级的学习很难形成对哲学的深入理解。而这种对学科本身理解的难以深入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哲学学科的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呈现出要比其他学科更为复杂的诸多问题。

三、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措施。

可以说,造成本科学位论文水平日益下滑的趋势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这些原因中确有一些不容置疑的客观因素,如随着近些年大学扩招的加剧,师生比例一再扩大;又如学位论文设计时间与就业时间、再深造(攻读研究生等)时间等相冲突。但尽管如此,鉴于本科学位论文的重要性,我们仍应从多方面人手,以提高本科学位论文的水平。面对着本科学位论文特别是以哲学等为代表的文科学位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可以说提高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已刻不容缓。

第一,加强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力度。可以说,近年来学术道德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这种下滑不仅仅表现为高等院校的学生身上,甚至也表现在某些专家学者身上。这种不正常与道德的学术现象也反映在了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上。而要克服这种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学位论文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要加强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指导力量。可以说,这种指导力度的加强是双方面的,这种加强一方面要求相关指导教师加强对学位论文重要性及其指导标准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则要求指导教师严把质量关,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规范意识。

第二,加强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管理日益被应用到企事业单位的各个领域。而大学作为信息化产业的重要孵化基地,也应运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对学位论文进行管理。而这种信息化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这种数据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利用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可以将历年学位论文形成系统的数据资料与资源,从而为日后的学生甚至相关研究领域的人员提供理论参照。另一方面,利用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形成“反剽窃”、“反学术不端”等行为的重要参照,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第三,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节省资料。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在撰写论文与打印论文的过程中,既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又要消耗大量的办公用品。而实现学位论文数据库化管理后,则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这些浪费的产生。当然,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其不但需要对系统进行规范的、统一的管理,而且还需要对数据库录入内容及模式进行合理的设置。

第三,加强学生学术意识的培养。这种对学生学术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在四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相关任课教师不断向学生灌输与渗透学术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其次,要求形成相应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对于不合格的论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论文水平的提升。再次,要求形成相关的奖惩机制,可对学位论文设置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量化指标,通过对学位论文撰写者与指导教师的双向奖惩机制,从而提高学位论文的写作质量。

总之,本科学位论文水平的撰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高等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因而应从多方面加强与提高本科学位论文的科学性、规范性。除上述措施外,我们还应从平时的论文写作训练等源头抓起,不断强调与强化论文写作的规范性与道德性等,从而促进本科学生学位论文水平的提升。

本科哲学论文篇三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务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本科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响了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当前在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种问题也反映在哲学学科之中。加强本科学位论文的规范性,提高本科学位论文的撰写质量,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关注点。本文在对本科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基础之上,指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本科学位论文;高等院校;规范体系;质量;哲学。

本科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本科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正是基于对学位论文性质的认识,各高校普遍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尽管如此,基于多种原因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以哲学学科学位论文撰写为例,对本科学位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展开探讨。

本科学位论文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在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进行的重要理论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检验。各高等院校普遍重视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并拟定了相应的撰写规范。一般而言,在本科学位论文写作的主体内容上主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论文“标题”是对论文主体思想与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不超过40字。论文“摘要”需简明扼要地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内容、理论意义等,一般在100-300字之间。论文“关键词”就词源学而言来源于英文“keywords”,一般要求3-8个词组。论文“目录”一般要求到三级标题,既要层次清晰,(本网网)又要与论文标题所反映的主体内容相一致。论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对文章所要解决问题的集中表述,正文的论述要求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文字凝练、通顺。“参考文献”一般要求作者将论文中所引用的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列出。此外,各高等院校还对毕业论文的排版模式、注释、附录、致谢等进行了相应规定。

尽管教育部门及各高校一再强调本科学位论文的重要性与规范性,如教育部下文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局也同样颁布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颁布的该标准要求学术论文一般由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构成,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四项内容,而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4项内容。尽管如此,学生们在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总体而言,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

第一,正文标题层次设计混乱。尽管在国家标准局所颁发的《学术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和写作方法》中,已对正文标题从内容到层次做了严格的说明,但学生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标题的内容不够规范,如有的哲学论文标题长达60字,有的标题则直接与论文题目相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章、节”等纲目设计混乱,如有的论文“第一章”与“第2章”、“第一节”与“第2节”等现象并存。此外,最为突出的则表现为标题题目无法准确的表述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甚至是与正文所要表述的思想无关。

第二,参考文献设计混乱。参考文献一般包括责任者、文献名、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者等信息。学生们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所存在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排列标准混乱、参考文献信息不全、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外文参考文献相对不足等。例如,本科学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特别是对外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所存问题较大,这种问题集中表现为或是对于外文文献的占有相当有限。与中文文献的引用相比,外文文献引用量明显不足;或是仅仅将外文文献例出而无任何的引用与参考,仅仅是为了充当门面。又如,本科学生在文献排列标准方面也较为混乱,或是将中外文文献混乱排列,或是将马恩著作、研究对象著作等混乱放于文献中而不加区分。

此外,在本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如在选题中存在着选题过大、选题重复等方面的问题;在技术上存在着运用图表、语言表述等不规范方面的问题;在积累上存在着积累匮乏、深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本科学位论文还呈现出抄袭等现象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哲学学科学位论文撰写的复杂性。

-->。

本科哲学论文篇四

奶奶的一次经历让我第一次听到了“鬼压床”这个词,虽然听得我感到毛骨悚然,不过我都是听过就罢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一次亲身的体验却让我感受到了“鬼压床”的恐怖。那天,我白天打了网球还去游了泳,晚上回到家时非常累了,所以很早我就睡了。当我蒙着头在睡觉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个人压在我身上,胸口闷闷的,四肢无力,想动却提不上劲来。幸亏妈妈进来看我推了我一把才让我恢复了知觉。

在这一阵恐惧之后,我不禁觉得纳闷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吗?老师都告诉我们了要相信科学,世界上是没有什么鬼神的,但是我亲身的体验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鬼压床”挑起了我的疑惑,于是我就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一些调查。

我先对自己发生“鬼压床”现象做了一个自我的反思,我有“鬼压床”那天白天玩得比较累,难道“鬼压床”和人的疲劳有关?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以后,我又在自己的家人中进行了调查,发现奶奶,妈妈,阿姨和表姐都有过“鬼压床”的经历,我首先问了妈妈,发现妈妈有几次加班很晚,回到家也是很累了,早早睡觉的,晚上反而有了“鬼压床”的现象;阿姨是在分娩以后遇到这个事情的,还说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力气睁开眼睛,但是意识却是清醒的;姐姐有的几次都是在考试之前,她都睡不好,每次都到很晚才睡着,好几次都是睡了醒过来却动不了身体;而奶奶和姐姐的情况差不多,老年人晚上都睡不着,早上又起的比较早,所以当晚上奶奶睡着以后,半夜清醒过来的时候,她都觉得身上有个人压着,四肢动不了,但是脑子却是很清醒。

看来“鬼压床”这个情况跟疲劳还是关系很密切的,但是除了这个以外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我回想了一下,那天我睡觉的时候是仰着睡的,还闷着被子,那这个和睡觉的姿势有没有关系呢?我又去问了妈妈他们。发现,除了姐姐也有闷着被子睡觉的习惯以外,其他几个人都不是。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几个人都是喜欢仰着睡觉的。

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查归纳,我大概觉得“鬼压床”只是一个生理现象,并不是真正的鬼神之类的东西,为了了解的更详细,我借助了网络,进行了查阅,发现“鬼压床”又称之为“睡眠麻痹”是人的意识是清醒的,但是身体却不听人使唤。这最直接的原因是白天的疲劳,当人入睡以后再次醒来时,身体上的肌肉因为白天的疲劳而使不出尽,而仰睡的习惯往往会把手放在胸前,这就会使人感到胸闷,好像有人压在身上一样。还有压力大的人容易脑疲劳,而体质较弱的人身体往往容易超负荷了但他自己还不知道,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也会有这种“鬼压床”的情况产生。

经过了这次简单的调查我更加发现,我们要相信科学,任何问题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解释才是真理。比如“鬼压床”我们只要多多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加体质,注意劳逸结合就不会出现所谓的“鬼压床”的现象了。

本科哲学论文篇五

绪论。

本文虽然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但从渊源上来说,对命题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来自于语言哲学,因此必须澄清本文的研究与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

将命题态度纳入哲学中来,其源头来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难,即态度语境下同一性替换问题。

对弗雷格及罗素关于此问题解决方法的评析促进了情境语义学(situationsemantics)的产生。

情境语义学注重研究命题态度的关系,即个体对命题的态度,比如“相信”、“期待”等,这些具有意向性的状态能够表达一个个体的态度。

该研究将命题态度形式化,即一个逻辑系统如何表示命题态度的关系,以及这个系统是如何构造的。

总体来说,语言学或者逻辑学对于命题态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从命题态度的结构入手来探讨有关语义的问题。

其结构要素包括命题态度主体(propositionalattitudesubject)、命题态度谓词(propositionalattitudepredicate)及命题内容。

其中命题内容指的是命题态度谓词指向(directat)或关于(about)的内容。

第1章命题态度的含义。

1.1命题态度与心理意向性。

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虽然能够感知一侧事物,但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即“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些无意识状态比如惯性。

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10年不变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并且在同一个区域上班,那么每当他上下班时,即使在路上不费力寻找路标甚至走神,他依然能到达期望的地点。

或者一个人惯用手写,提起钢笔就会自发地寻找纸张进行书写,那么当有人手持文件等待其签字,惯用手写之人可能在找到钢笔后由于走神而忘掉待签字文件,进而继续翻找纸张。

这些无意识的状态是否具有意向性?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主体有没有对当下状况的意识,他都在心理意向的驱使下完成了某项工作。

例如某人顺应心中对家的期待而在不故意的情况下抵达住所,或者能够遵循对书写的渴望而寻找纸张。

关于意识与意向性关系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将在下一节完成。

而这种无意识的意向能否称为命题态度?显然不能。

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意向并没有指向一个命题表达出来的内容,换言之,潜在的心理意向性并非命题态度。

1.2意识与意向性。

与上述分离主义不同,意向性基本论认为,意识与意向性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它们的联系体现在,意向性在二者中更为重要、是基本的,意识可以用意向性来解释。

表征主义是其中一种代表性理论。

表征主义认为,所有心理状态都是意向状态,意向内容可以由心理状态对事物或性质进行表征而得来,换言之,本应理解为由意识得来的内容,其实可以由意向(表征)得来。

其解释有赖于德雷斯克的“移位感知”(displacedperception)理论。

人的经验有一种透明性,“经验的透明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当我们注视一棵树,并且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视觉经验,我们能发现的性质只是所呈现出来的树的性质。

这表明,经验恰如眼镜的镜片一样,可以让我们投过它知觉到外部事物的性质。

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经验是透明的。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17。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21。

结论.......................24。

第3章命题态度的归属过程。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

也有例外。

比如当这个人害怕火焰,但假设他是一个冷血的人,在看到几百米外的一座房子失火时,由于他同时相信这个火焰不会伤害到自己,那么他将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如前所述,惊叫甚至避开。

还有一种例外是,当一个人拥有两种不同的信念,信念q的影响力远大于信念p的影响力,那么他会呈现出与我们假设不同的行为倾向,也可能与其他相信p的人表现不同。

例如,一个人虽然害怕火,但是当他独自迷失在森林中,此时如果不取火,他相信自己将被冻死;或者相信,他手边的猎物如果不用火烤就无法食用,而他将被饿死,那么此时他会抛开对火的'害怕而选择生存。

当然如果他相信只要点火他就会害怕到死掉,或者相信生肉也可食用、总比面对火好,结果将不相同。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危险的水边,主体a相信靠近水可能会丧失生命,那么他将远离水岸,而同样一个拥有该信念的主体b,由于他寻求刺激,或者有轻生念头,那么他反而会靠近水岸。

如此种种。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

在上一章提到的fp三种理论中,理论论和模仿论最为流行,但无论是理论论主张的人们对命题态度的归属能力由先天或学习得来,还是模仿论所说的人们虚拟他人视角来理解或预言他人心理状态,都将研究集中在命题态度归属能力的第三人称方面,因此,对第一人称问题进行考虑,mm理论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对于解释自闭症人群能否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该理论也提供了解答。

然而,尽管mm理论作为前两种fp理论的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中不乏值得考虑的问题。

例如,该理论的提出者并没能明确解释监视机制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表达任务,同时,该理论关于信念的上升程式中的问题也没能给予良好的解答。

所谓信念的上升程式是指,当人们思考类似“是否相信p”的问题时,实际上在心中考虑的是“是否p”,这就将思考一种心理状态转化为思考一个事实。

对于这种现象,mm理论并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结论。

关于命题态度归属的过程,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是研究命题态度在解释行为时的表现,二是研究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即人如何认知命题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这个部分的分析主要利用信念这一命题态度。

对于命题态度的解释过程,我们除了沿用理论论及模仿论,即利用理论或者模仿他人的视角来进行解释或预测行为以外,还参考了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在行为维度,我们知道命题态度对行为解释的表现为,同一命题态度引发的行为不唯一,且受所持命题态度的程度及硬度的影响;通过对神经生理维度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命题态度的解释方式是对每一个行动方面的解释而非行动整体;在社会历史维度,命题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则受社会、历史、语言的影响。

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则主要参考mm理论,即我们通过认知建构中的监视模块来完成自我认知,对于该理论不详尽之处,我们也尝试给出了解决方案。

本科哲学论文篇六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

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16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费老先生的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

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

“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

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

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

“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

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

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

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

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

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文化具有超个体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显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时,在存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存在状态,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必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契合,不同时代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化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作用。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将文化创造出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文化的创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本质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化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借助文化,人们日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人们采取正确的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规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

它提供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人们,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民族内部成员奋勇前进,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25。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25。

2.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27。

3.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28。

(二)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29。

2.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9。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31。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涉及的领域和层次十分丰富复杂,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文化”最早来源于《周易》中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过礼乐文明教育和感化民众,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与“武功”相对的概念,据汉代刘向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可见,“文化”又是与“武功”相辅相成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指对农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联系,后来引申扩大为所有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发展及其产物。

文化自19世纪以来就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哲学的学说,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韦伯的价值的文化哲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哲学流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产生、实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认识,但是这些文化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精神、夸大历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文化,连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结语。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决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做出的,为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创造了有力的政策条件,它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必须发扬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外必须处理好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无论是发展本国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都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在对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这一概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文档为doc格式。

-->

-->。

本科哲学论文篇七

晚上差不多7:00多的时候,我望着天空,忽然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天空的颜色变了!看看时间,要是以前的话,这时候天应该快黑了吧,但是这时候的天空很亮,风也吹的厉害,偶尔落在脸上几滴雨珠,雷时而响亮时而给人的感觉又很温和。“咦?怎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中肯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天空的颜色开始是昏黄的,很亮很亮,过了些时候,颜色在继续变化着,由黄变成了红,过了一会这种颜色开始暗淡,慢慢,开始消逝在天空,只给远处的山边上留下了痕迹。太有意思了,大自然真奇妙啊。这次的观看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事情的解释。

一、可能是因为气层大气密度的原因。

二、可能和散射的时候有联系。

三、这现象是由太阳光和云朵组合而成的等等。

我在网上开始针对这个问题发出提问,最后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例如:水汽多时,云也会比较厚,这时候反射效果较强,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大多被发射出去了,所以这个时候看天空是黄色的;有人也说是散射、折射的原因之类。

通过进一步的查看资料和书籍,和好朋友一起讨论,我最终认为,当时出现的红色属于是晚霞,晚霞是红色的原因又是因为阳光斜穿过大气层,大气中空气分子、水汽、尘埃微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使阳光受到很大衰减,各种不同颜色光衰减情况又不相同,因此,通过气层后的阳光已经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这些光再经过大气中散射粒子的散射,才形成了晚霞。其中天空呈现而黄色的原因应该是跟散射有很大的关系,和上面说的一样是由太阳光和云朵组合而成的。

想不到就一个问题,竟然要花那么大的功夫去查找资料,去思考其中问题,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那么几个字,可是它其中包含的道理和知识是无法估量的,科学家付出的汗水也是无法想象预计的,那些科学家真的是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猛然间我恨不得把所有的问题都思考出一个答案来解释,也正是了解这些后,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了。总之,受益匪浅。大自然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永远解释不完的奥秘。

本科哲学论文篇八

优:

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毕业论文,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3、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4、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5、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良:

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要求,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的,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教学实践指导意义。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强,能较为全面收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

3、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能够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总结三个方面较为完整的论述了针对《交互设计》课程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研究,并提出个人观点。

4、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其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

中:

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3、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4、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5、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及格:

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

3、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

4、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本科哲学论文篇九

摘要:行政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的学科,并且与其他许多学科有着交叉关系。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对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为改进和完善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近些年来,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公共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趋势下,许多民办高校也纷纷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使得行政管理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由于民办高校的生源相比普通高校来说较为弱势,在办校理念和教学目标定位等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非学术能力,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竞争力。然而,在我国的民办高校中,却经常模仿甚至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体系,造成民办高校的教学活动不符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来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1.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明确定位客观上,民办高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高考分数线较低,特别是理论和学术基础比较薄弱。而我国民办高校对于自身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定位,不愿意将目标定位等同于职业学校或者高等专科院校。民办院校的培养模式,是应该借鉴普通高校的偏理论性教学模式,还是套用职业学校的偏实践性教学模式,至今没有一个定论。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模糊不清,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很难对课程及自身学习方向进行准确定位,课程设置摇摆不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难以发挥应有的成效。2.行政管理专业缺乏自身明显的特色我国的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起源于政治学,但相对于政治学来说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因而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相当部分的普通本科院校都已经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在一些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实力的院校还开设有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点。然而,在这些高校中都存在一定共性的问题,即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于管理方面的规律知识不够重视,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偏向于理论化,难以适应社会的实践需要。而民办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没有发掘出行政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特色,因而无论在招生方面还是学生就业方面都缺少与普通高校的竞争力。3.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实务性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中,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高校课程设置过于政治性。由于行政管理专业脱胎于政治学,难以避免地受到政治学课程设置的影响,比如西方行政学说史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被设置为必修课程,教师对这类课程往往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没有多少学生对此感兴趣。而另一种是学生课程选择过于实用性。在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课程中,演讲与口才这门课程被多数高校的学生列为最受欢迎的学科,其次是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原理类课程,以及数理统计、公文写作和概率论等管理实践类课程。4.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更倾向于普通高校的模式开展教学,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活动,因而没有设立专门的实践课程,也没有规划出详细可行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或体系。另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所培养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运用于单位或企业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而这些活动往往由单位或企业的负责人主管,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综合管理人员或秘书具体操作。

二、改进完善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民办高校的教学定位。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着先天的劣势,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民办高校的学生理论性无法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但在实践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民办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定位,应当以打造企业中高层管理实务人才为目的,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务之间更加侧重于实践性,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功能、更具备较强实务管理技能的行政管理人才,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专业课程设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取量和效率、效果。因此,现行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当适当削减政治学方面的课程,并增加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关联学科的相关课程,使其与政治学、管理学两大主流课程之间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更为广泛的认识和了解,架构更加具有系统性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三是进一步丰富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比例,将案例讨论、情景模拟、专业观摩、心理测试及模拟面试等实践形式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社会工作中行政管理的真实一面。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领域和范围,采取学校组织实习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三、结语。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项目,也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民办高校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定位,加强对课程的优化设置,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使学校的教育培训实现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本科哲学论文篇十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由衷感谢我的导师许春香老师,从论文的开题直到论文的定稿,在这近一年的时间内,他都悉心地为我指导,并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更加自信并感受到很大的鼓励,从而使我的论文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向许老师表示万分感谢,谢谢您!

其次,要感谢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和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你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关怀和帮助,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直面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此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和朋友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鼓励才使我专心于工作和学习,感谢你们让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谢谢你们!

本科哲学论文篇十一

电力工业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得到了显著发展,而在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提出的挑战,本文就这些挑战提出了一些管理对策,以此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电力工程管理。

电力工程指的是生产电能、输送电能以及分配电能的工程,广义上来说,其还涉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社会多个领域中的应用的工程。我国现阶段主要是利用高压和低压交流电力的网络。随着电力工业深化发展,电力系统的核心凝聚力也得到加强,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个环节来看,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综合的有机整体,电力工程这一实体系统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明确,空间跨度广,在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我国电源的结构状况相应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改善。作为主力军的火力发电得到大力发展,并且,核电以及水力发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新能源以及再生能源也列入了发展范围内。现阶段,我国在各个发电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水电装机的容量方面,我国名列世界第三;而在核能发电方面,我国更是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当前核电的装机容量在我国总的电力装机容量中,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另外一些绿色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风力、潮汐发电等,也都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在硕果累累的光辉下,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又面临一些新形势:装机容量人均占有量过低,仅仅为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7、世界人均水平的1/2。随着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对用电量的要求也会不断增加。煤炭是电力生产的基本能源。尽管煤炭是中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发电用煤在煤炭的消费量中大概只占33%,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发电用煤占到煤炭总的消费量的80%。

管理是取胜的关键,电力工程也不例外。现阶段我国的电力工业工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电力部门提出来新的挑战。从而迫使电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不断探索,推陈出新,谋求发展,特别是要加大精细管理和效用管理的力度。电力工程管理的成效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信度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电力工业的工程管理是整个电力系统的生命,是电力各组成部分发展的根本保证。电力工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电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因此,电力系统管理部门应正确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增强自身的管理素养,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

2.1首抓安全管理。

一直以来,安全被视为生产的第一线,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因此安全理应被企业放在首位来抓,然而安全工作的管理不是口号,也不是依靠开开会喝喝茶就能解决的,而应该是切切实实的落实实施。从每一项工程施工的开始,相关管理部门就应成立关于安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分工,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要拟定相关的适合所承担施工项目的特点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要落实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唯有如此,经济杠杆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更大限度的把好安全质量关。作为一项科学管理工作,文明施工是项目基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文明施工是否能够落实,对于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完善和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企业内部实力的加强,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依赖于文明施工。因此,安全管理工作要以文明施工为保障。

2.2强化质量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作为工程建设施工的电力企业,不仅要抓安全生产,更要考量质量。在安全施工的保证下,从各个工程一开始的设计组织一直到整个工程的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供应劳力能源、管理施工道路以及订置材料设备、清理完工后的场地,保持整洁而且有序的施工现场,都要做好管理工作,以此来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保持高昂的斗志,做好每一道工序,从而保证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进行。

在目前的一些电力基建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非正常现象,比如工程建设的资金不能准时到位,而一旦资金到位,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的拼命赶工期,甚至倒排工期,这种不合理的作法,激化了质量和工期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介入管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此前提下,把质量放在首位,而不是盲目赶工,与此同时,还要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另外,企业还应以本企业为立足点,探索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充分做好施工工程的前期准备,联合各方共同克服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项目。其次,要加强质量特别是工艺质量的管理,一般来说,工程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抓大放小”的现象,“大”指的是重点工序的质量,“小”则是一般的工艺质量,质量管理的加强就是克服这种“抓大放小”的质量管理通病。另外,对于存在缺陷的设备,要责令供应商及时到现场处理,不留任何隐患。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更要严格把好工序关,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进行把关,只有上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不得工序倒排或简化必要工序。在组织方面要搞好工程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对一些关键的路径工期要进行调整,以保证资源的'及时供给到位。

2.3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人的素质问题是质量问题的核心。要提高员工对于管理的意识,关键要加强教育与培训,让每位在岗员工切实觉悟出质量是市场的保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员工的优质工作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能保证合理的质量成本。而优质的员工应该明确自己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范围,并能熟练掌握自身岗位工作的基本技术知识、工作规程规范、操作程序以及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增强员工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的信誉,造就出高水平的施工队伍,实现优良的施工质量。

2.4优化企业管理,降低成本。

电力系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就需要节约资金,从而降低工程成本。这就要求企业不断优化管理水平,其中成本控制就是关键的途径,而如何控制成本也是当今不少企业积极思考并迫切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要打算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获利,就一定要在保证上述所说的安全、质量与工期的前提条件下,严格对成本实施控制。这就要求管理者寻求成本最低的切合点,在质量达到最初设计和规范要求的保证下,尽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在安全方面,要保证建筑物安全,员工安全,从而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带来的损失。在工期管理方面,管理者也要找到最佳工期点成本。工期与成本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成本。一般说来,工期短则成本小,工期长,则成本相应会抬高,但工期也不能无限的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如果为了追求利益而再要缩短工期,反而会哄抬成本。因此,缩短工期要在以合同要求为前提,切不能盲目赶工期,更不能无故延长工期,否则都会影响经济效益。

2.5领导是抓好管理的关键。

领导是各项管理措施得以实施的关键。因此,领导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领导是对工程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者。这就要求领导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并不断提高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此外,领导层还要明确各自分工,责任到人,要公诸于众,增加透明度。领导层成员之间更要定期召开会议,对工程和员工各方面的最新动态进行交流,及时回馈,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领导还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项目领导在工作要身先士卒特别是在重点工序、在紧急、困难、危险的施工情况下,必须亲临现场指挥部署。项目领导还要组织检查,并督促班组落实相关工作,并要参加会议,了解工程各项工作,做到胸中有数,便于更好开展指挥和决策工作。

电力工程管理是一门科学,搞好管理,对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电力企业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抓管理。从安全、质量、成本以及领导意识方面加强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刘纪鹏。《国家电力公司的改革和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问题》。

[2]张奎,赵九斤。《国际电力》,2004年第2期。

[3]刘豪。《规制与竞争:中国电力产业的政策选择》2002,《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本科哲学论文篇十二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学习,毕业论文设计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不足,难免会有很多不体谅人的地方。没有导师的监督和指导,完成这个设计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发现,没有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无法成长,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我想对那些帮助过我、鼓励过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感谢老师。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作为导师,虽然平日里有很多工作,但在毕业设计的每一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以及论文大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的调整,都得到了精心的指导。她的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的知识,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都会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我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写毕业论文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论文的'完成奠定了我的能力,这将有助于我对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更加自信。最后,我要感谢这两年和我一起走过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你的信任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们,在我失意的时候鼓励我,在我失意的时候支持我,一路陪伴我,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温暖!对于支持和爱我的人,我会更加努力,更加努力!好好生活!在这里,我要向我的导师和小组的学生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本科哲学论文篇十三

本科论文评语大全,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以下的本科论文评语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1. 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

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2.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

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3.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

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 该论文选题合理。区域经济问题是经济界研究的热点,而农业经济增长问题亦是当前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对此已有许多较为成熟的论述,在xx也有专家学者对xx区域经济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xx农业区域经济及其增长问题的结合研究,尚未发现有专门的论述。

如何认识xx农业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及未来的走势,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是经济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该论文选题意义所在。

5.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6.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论文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7.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8. 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9.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10. 本文研究了xxxx.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结果于实际应用性较强。论文写作规范,语句通顺,达到了学校对学位论文的各种要求。

12.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错误。

作者试图从列夫托尔斯泰和曹禺的作品中寻找其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下了苦功夫。

13. 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xxxxx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

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1、论文选题比较适当,观点正确,但缺少独创性的思想,论证内容比较充分,但缺乏的论证深度。英语表达比较通顺,但存在少量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2、论文选题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具体例证较少,老生常谈的内容偏多,引用他人观点的比例偏大。英语表达基本达意,但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论文格式基本符合要求。

3、选题不适当;观点不正确;语法错误过多;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按时间要求完成论文。

4、论文选题有新意,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结构安排合理,论证充分、透彻,有足够的理论和实例支撑,英语语言表达顺畅、得体,没有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5、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书记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6、该论文的文献调研全面系统,立题指导思想明确,实验设计合理可行,能够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7、论文撰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简练,层次清晰,逻辑性较强,用词准确,各种数据、图表齐备、规范,文献引用正确,科学性较强。表明该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8、该论文选题正确,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数据资料充分,分析方法先进,写作进度安排合理,结论和建议具有区域现实意义,建议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9、论文选题适当,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证充分,占有资料广泛,但理论和实例支撑不够。英语语言表达基本顺畅,仅存在个别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10、该论文选题较为新颖,视角较为独特,体现了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扎实功底,特别是文章能够结合相关的案例对课题进行论证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经过对论文的审核可以看出,作者在资料和案例收集上花了不少功夫,也能够提出一些较为深刻的观点,但在理论的深度和部分论据的引证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合格的论文。

11、该同学针对当前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完成了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写作工作。

论文以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现象为出发点,以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主要议题,采用规范分析法,重点讨论了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得到了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并采取相关措施来规范准则,以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科学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结论。

整个写作过程该生思维较严谨,能够面对复杂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12、该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态度较端正,写作过程认真刻苦、勇于专研,较主动地与指导教师沟通,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及修改意见,修改及完成毕业论文。

13、该生能够较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本文提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差、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特殊问题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外部监管难度大等几个方面问题,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较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14、该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态度较端正,写作过程比较努力、愿意思考,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及修改意见,修改及完成毕业论文。

15、该生能够较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本文提出的收入的虚增或虚减、费用的虚增或虚减、不等价资产置换创造利润、虚列资产和负债和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几个方面问题,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较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16、该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本文提出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难度增加、会计监督深度增加、会计监督环境相对较差和会计人员监督责任加重等几个方面问题,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一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17、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优:

18、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优: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良: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难度,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强,能较为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

中: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邮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及格: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

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

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语言表达较差,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占有资料较少,其时效性较差;有部分内容与他人成果雷同。

其他

本文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文章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基本观点明确。文章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没有完全深入和消化所查找的资料,论据不够充分有力。

此文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选题的立意较好。也是较有研究空间的论题。论文在有限的篇幅里,也基本能叙述清楚.该专题属于业内研究程度及第一手资料、文献都积累较多的领域,注意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以支持自己的分析、研究。

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中,该同学能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顺利完成论文的撰写。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论文的写作规范。作者对比了ads-b和rnp和传统导航方式,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ads-b和rnp的优势。

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显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论述比较充分,条理也很清晰。当然,在这其间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知识面不够广,不能积极主动的和老师交流工作的进程。

希望该同学在以后的工作或学习中注意这些问题,争取更大的提高和进步 。

-->

-->

-->

-->

-->

-->

-->

标签: #本科 #哲学 #论文 #实用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