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佚名 50 0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1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工作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xx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xx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工作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xx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xx年的交通事故比20xx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工作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工作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工作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工作。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工作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2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20__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20__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20__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20__年的交通事故比20__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公路养护的服务理念,更体现出对养护工作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养护要及时,做到预防性养路;养护要系统,做到规划完整,责任明确;养护要科学,增加养路工程的科技含量,做好高速公路的“再建设”。针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公路养护部门应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崭新的服务理念作指导具体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养护策略,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

  首先,规范机构设置和制度。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以完善的机构设置和详尽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高速公路的养护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机构设置一般是在高速公路管理局下设线路管理处、专职养护处已经工程科等部门,这种设置有其自身优点,如处理突发事件时较为及时,资源调动与协调比较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责任分化、养护成本过高等弊端。因此,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机构设置,尤其是要建立人员精干、业务熟练、技术全面和高科技水平的养护队伍。与机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高速公路巡查制度、保养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和量化考核制度,这样可以保证责任到人,评价有据,并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提高养护科技水平,增加工作的科技含量。公路养护也需要专门的技术依托,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这一点我们要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并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充实到高速公路养护器材中。养护技术的改革主要是要摆脱以往较为落后的人力养护,走机械化、自动化养护的道路,比如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监测系统协助检查并全天候监控公路状况,建立高速公路状况的动态数据库,如路面管理信息系统和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

  提高高速公路养护还要做到预防性养护,这对路况检测提出了更大挑战,可能

  需要庞大的路基、路面、积水性、桥梁承载能力等数据整合系统,这种预防措施更需要养护人员不断提高养护知识水平,以适应预警养护工作。

  第三,要加强监管力度。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加强政府、社会对高速公路行业的监管、监督,通过政府强制、社会舆论,促进公路养护部门在履行养护责任、收取养护费用以及具体养护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避免虚假、怠工现象;二是要提高公路养护部门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实践证明,决策对于一个部门、一项工作有着机关重要的作用,养护工作也需要管理层恰当决策,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错误进行预期,并组织员工进行计划制定和责任落实。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3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妇女组织如何引导和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城乡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构建富裕祥和、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妇联工作者的新课题。

  近年来,__镇妇女组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构建和谐文化建设,坚持从广大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倡导平等、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成为团结、动员、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及其家庭成员倡导先进文化、弘扬家庭美德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__镇创建文明乡镇、提高村民素质、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大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妇女组织引领妇女广泛参与,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__镇24个行政村中,共组建各类群众性业余文艺(健身)团队20多支,95%以上是女性。近年来,围绕文化乡镇建设,我们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及社会活动,并组织各文艺健身团队,参与各级文体项目的比赛,引导妇女在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愉悦身心、共同进步的同时,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妇女组织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力,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贡献聪明才智。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来自最基层的普通妇女群众,她们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了大量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节目的素材来自最基层,反映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的生活、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吸引了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妇女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她们在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同时也共享了文化大餐的丰硕成果。

  3、妇女组织引导妇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弘扬文明风尚。妇女组织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到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文化,倡导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村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一是活动影响有待扩大。由于是群众自发组织,在活动中受人员、经费和文化设施制约,因此造成活动人员少、散不能形成规模。

  二是组织中的人员老化。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成员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相对较少。

  三是缺乏专业辅导和系统化培训。以上所说由于是群众自发组织,在组织中缺少懂文化、热爱文艺的带头人且年龄偏大。所以演出的规模偏小,节目单一,艺术品位不高。

  四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大力扶持。自发的群众文化是政府要倡导的,作为政府的文化职能部门应鼓励、引导、组织好这种群众性的文化(体)组织,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她们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对文化艺术的创造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这样群众文化工作也会顺利开展。

  推动城乡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氛围,离不开妇女这个“半边天”。妇女组织要从独特的社会定位出发,从妇女的实际需求出发,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发展和谐群众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唱响和谐旋律,积极促进妇女与男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妇女组织在参与和谐群众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使命。

  1、以基层妇女组织为平台,发挥妇联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妇联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载体,就是要依托现有的各种团队为载体,从群众需求出发,精心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吸引群众自觉参与。在活动中,要加强活动的策划和创新,注重增加活动的文化含量,使活动成为凝聚人、教育人、娱乐人的重要载体;要注重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使群众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真正做到让文化走进普通百姓,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

  2、以建立“巾帼文化志愿队”为抓手,提升队伍素质。在巩固、健全现有的文化团队的基础上,各级妇女组织要做好“妇字”文章,建立巾帼文化志愿队,进一步提高队伍的素质。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对巾帼文化志愿队及现有业余文艺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尤其要注重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和辅导,并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抓实抓好,着力提升文化队伍建设的品位。注重培养和树立典型,并切实发挥好各类典型的引导和带动作用。3、以营造家庭文化氛围为抓手,倡扬和谐文化风气。作为妇女组织要立足和谐家庭文化建设,带动和谐文化建设,服务于和谐文化建设。要以创新家庭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内容,促进和谐家庭文化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放到建设和谐群众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来思考,以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家庭成员的广泛参与,使创建活动常抓常新。要通过评选特色家庭、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家庭才艺展示、家庭风采赛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增强学习意识,参与意识,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推动形成欣欣向荣的和谐群众文化关系。

标签: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