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的读书心得

佚名 10 0

《看见》的读书心得

《看见》的读书心得(精选34篇)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

  恰逢看了柴静最新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回忆起之前看过她写的《看见》,便翻出来再回味一遍。结果重读那些事件,发现仍然感触颇深。读完书,闭上眼,那些事件犹如一部电影,在我眼前一帧一帧闪过。

  我曾思考过,究竟是什么力量给予我如此大的震撼。最终,我在章节题目中找到了答案——真实。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一句话狠狠地敲击在了我的心上,心都为之一震。无论是华南虎照片的真假之争,采访排污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质问,还是记者隐瞒教师收留儿童却收报酬的事情,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真实的力量。"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工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这是一名观众在博客上批评柴静的话,令我感触颇深。读完这句话,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客观看待一件事物或评判一个人的困难之所在。尤其对于像柴静这样的记者身份来说。因此,我认为记者和法官在某个层面上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公正。用旁观的角度去看问题,记者亦需要以中立客观的立场去报道真相。一味地批评、抨击只是哗众取宠,只会误导人们,引起公愤,社会秩序甚至会陷入无限的黑暗当中。因为,记者是最接近事件真相的人,是真相的搬运工。当人们无法准确了解真相时,只能通过记者来寻找答案。而舆论,往往是无法估量的强大武器。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这句话,我认为是全书的精髓所在。新,即新闻;旧,即旧识。它们之间本无冲突,因为时间车轮不止,新的始终会变为旧的。而真伪,永远是两个对立的层面。记者虽总是奔跑在新闻最前线,但读历史,却能锻炼追求真相的精神。"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不仅是记者,学会不随声附和地盲从,不一知半解地盲信,不激烈评诋地盲冲动,更应该是我们所应培养的素质,是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所在吧。

  我的梦想职业是律师。因此,书中的律师郝劲松吸引了我。他并不是什么为大企业大事件辩诉的人,他只是以"公民"的名义,在与这社会上的不公、不合理作斗争。"我要把他们拖上战场,我不一定能赢,但我会让他们觉得痛,让他们害怕有十几二十个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地改变。"的确,任何地方出现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都可以说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权利摆在那儿,不是用来做政治题,用来供养,而是切切实实落到百姓自己身上的。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勇于纠正错误,与不公抗争,这不是反动,而是对这个社会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努力让它变得更好,不是吗?"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纸,"郝劲松,这个名字让我认识到了"公民"两个字的含义,让我看到了正义,让我看到了曙光。而我,也决心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独立而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柴静对于人性及精神的挖掘让我懂得,当真到极致,便不再存在什么无法抹平的矛盾。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3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央视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成长的十三年。非新闻专业毕业,摸爬滚打中,探寻在人性之间,制作了柴静风格映照大众灵魂的节目——《看见》。

  写下这寥寥数语时,内心忐忑,还未曾在工作中抬起头来的我,怎敢评价颇有成绩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从平凡处解读我内心的波澜起伏。

  “总结,不为给任何人,只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

  若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就一起走。初进新闻调查时,柴静就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业业站稳脚跟,每一位有职业理想的前辈的帮助,让她在不断质疑与实践中看见了生命的最远处。

  每一步的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都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完美诠释,为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才有足够的正能量不断的带领大众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为社会,为百姓,为人,提供了见证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

  “看见”节目播放药家鑫案的时候我看了,有一些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见》时,我首先偶然看到了“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捧着呈现的文字,这一次我哭了。

  柴静用最平淡的陈述再现了事件中人物的经历和对白,让我们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肮脏的批判,也有充满仁爱的理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亲对药家鑫总是以打击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最终车祸时,药家鑫犹豫了,特别是看到了女孩微抬着头望着车牌时,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记下了车牌号。他表明杀人意图时,说道“农村人难缠”,“怕她没完没了的缠着我的父母”,这种托词表现了不敢勇敢的承担责任,脆弱到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意识。有人也说,他并不坏,并非主观践踏生命。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能纵容或忽视,但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这就是心理学中讲到的“放大效应”,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三个显着特点,极强的自尊心,强烈的独立意识,还容易受到坏的方面影响,他们很需要被重视,需要表扬自己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更需要表扬他人为自己的言行树立榜样。

  因为尊重,更加珍惜。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时,才会忘记自己。”

  断断续续的读完《看见》,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儿说真话。

  我们追求优质教育,高端教育,这背后藏匿着隐忍?

  高分的现实迫使人们追求的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我们关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里放声大哭?

  优质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幸运的是鲜有正面冲突与暴力的反抗,但面对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无意中逼迫他们走进了青春期?

  为了保护做师长的尊严,我们抗拒不服从,反对个性,以爱的名义教化孩子无条件的跟从,才觉欣慰。

  当一个人忘不掉自己时,如何能换位思考,真正关心别人?

  如在广西山村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的德国人卢安克,没有收入,没有爱情,没有房子。

  又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在非洲丛林韦黑人服务五十年,他在书中说:

  “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机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柴静呈现汶川地震的画面时,多是无声的状态,默默的走,静静的听,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关于生死离别。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失去。

  小时候,家教严厉,在父母身边多是“不能做”,“不许做”,而姑姑总是以无所谓的态度让我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学习包饺子时,我把一个饺子捏露了,如果在家里,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会用笑声宽容一个孩子的成长,看到是在无法挽救时,再教我拿一个饺子皮包裹在外面,让小饺子穿着两件衣服下锅。

  高中时,姑姑在大连突发脑溢血,当我见到姑姑时,她已经痊愈了,我极力掩饰自己的悲伤,仍然控制不了,放声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个亲人的感觉。

  我坐在姑姑身边,泪水肆意的涌,就像小时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时,跑到她跟前诉苦一样,只有到了这里,小小的我才会自由的哭,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种清洗。”

  虐猫事件风波已然平息。而备受家庭重压孤独的当事人依旧不能被大众原谅,因为手段的残忍已经越过了大家的底线。

  被采访时,她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表现出忏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会理解那笑容的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记事儿后,我的记忆中便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澜,或者说因为痛苦已经成为向前的力量,这之后的艰难已经能够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恋,失业,痛苦于当时的自己是难以忍受并平复的,但挺过了之后,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

  爱的基础是理解。

  这个假期,拼音不熟练的父亲终于会发信息了,轰隆的火车上,给我发了一条有别字的信息,说我离家后,一关灯他就能感觉我在另一个房间看电视,这种感觉至少需要调整半个月。

  我泪水奔涌,放下手中的杂志。

  过了一会儿,对面的男孩儿问我借《读者》,我强颜笑着递过去,他问:“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4

  《看见》发布六年后,我终于在室友的驱动下翻开了这本书。

  一周时间,我翻了近两百页,这可能远不及你的阅读量,但我得向你坦白,这已经是我最快的阅读速度了。旁人眼里的中文系学生是热爱阅读的,我是个例外。我不喜欢读书,尤其是被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那些奇奇怪怪的句子实在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因此,我的许多被迫买来的外国文学书籍都逃不开被抛弃在书桌一角的命运。

  在看了三节内容之后,我从寝室床上扑腾而起,冲着室友喊:“怎么办?!我好喜欢柴静啊!!”“你有毒啊?”室友这样回复我。她们早就习惯了我的神经质。

  说得没错,我深中这本书的毒,连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居然可以坚持读下去。看到这本书的一半,我就迫不及待的从网上找了有关柴静采访和演讲的视频,看完之后,我心里的那个声音越来越清晰了:我好喜欢柴静!真的。

  和书名一样,柴静将她记者生涯中真真切切看到的东西写进了书本。她的经历是对她的一种独特的历练,面对种种,她的表现让我肃然起敬。从她个人来讲,我很佩服柴静。在央视,巨大的工作量,领导对片子的严审,采访中存在的问题都没有让她放弃留在央视,而是凭着一股子倔劲儿让她逐渐在新闻这一行声名鹊起。作为记者,她很专业,采访的问题层层展开,问题间蕴藏的严密逻辑让她向真相靠近。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么瘦削的一个人居然大着胆子走进了非典病房,揭露环境污染的现状,关注同性恋以及被家暴的女性,一个个尖锐的话题都是对她的考验,因为这当中的风险未可量也。我发现她已经做了超出记者本职之外的事情,因为她有一种悯人的情怀。

  柴静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普通人,她有被文静外表遮盖的刚毅和执着,作为记者,她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力图还原真相。

  我和《看见》之间隔着六年的距离,我与书中的柴静似乎相见恨晚,柴静满足了我曾经对记者的期待:挂着记者证在众多镜头前向新闻办公室发言人提问,能采访像周星驰、李连杰那样的大咖,能气定神闲与受访对象侃侃而谈,始终奔跑在新闻第一线……如果我能早点遇见,此刻我的身边又会是另一番风景吧。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5

  对于柴静最早的结识不是《看见》,而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演讲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其实这本书在我的书架已经沉睡了很久了,最近闲来无事,无意间在饭后翻了几页,便一发不可收拾读完了这本书。

  在读《看见》这本书之前,我对有关她的新闻接触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视的记者、主持人。当时看完这本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纪实类节目《新闻调查》和访谈类节目《看见》。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语言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直入人心。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那些当时我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轮廓,如今此书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一书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整本书内容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闻里到底是应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里非典期间随时面临着生命风险的第一线从医人员;“双城的创伤”里连续服毒自杀的孩子们;“沉默在尖叫”里长期遭受家暴后杀夫入狱的女人们;“无能的力量”里默默无闻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卢安克。。。勇于质疑、尽力挖掘真相,带着理解与尊重的将之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是柴静在她的采访中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又繁杂的时代,她的新闻既保持着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不带任何偏见的报道,没添加任何的个人主义色彩进去,却又偏偏充满了人味。

  最后,我想说柴静是一位有良心,敢说真话的新闻工作者,她有着犀利和敏锐双眼、坚定与坚持精神。她冷静客观,有着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不怕危险,不向恶势力妥协,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我们需要这样的新闻工作者。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6

  柴静坐在一群老人中间,大家温和笑着看向一个正在搬凳子的稚嫩小孩,这就是《看见》的封面。起初我一直觉得这张封面照片与《看见》总归不恰当,可是读完整本书之后,若要换其他封面照,恐怕却是行不通的。

  柴静用《看见》讲述了她十年记者的一路成长和感悟,没有选择刻意选取记者生涯的重大事情,而是更多的娓娓道来那些触碰内心深处的人与事。正如她所说的,“看见世界,看见自己”,我们通过柴静的视角,看见当时的非典,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虐猫事件、华南虎事件,还有卢安克、药家鑫事件,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让人思考,思考社会,思考现实。

  “别当了主持人了,就不是人了”

  十年前柴静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那时候的柴静才是二十几岁的小姑娘,采访时青涩,紧张以及一身忸怩的文艺气息,问的问题也比较尖锐,有的时候甚至是带着自己的情感以及答案去问问题,为此没少遭到各种痛苦和挫败感。陈邙一直时刻犀利的提点着她,新闻是播给观众看的,观众都是人,就得先从人出发。柴静最终选择在痛苦中勇敢前进,一点点的改变,一步步经历成长,在思考中逐渐领悟如何做好一个采访。正如陈邙所说的,“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关于灾难,20--年的非典,举国恐慌,今天还在你身边的人明天可能就不在了,那时人么还没有很多防护治疗措施,感染者只能绝望的等死。20--年唐山大地震过去三十年,20--年汶川地震,太多的人流离失所,失去亲人,有的在午休,有的在上课,还有人一回头一栋楼就坍塌了,与生死只隔一线之间。爸爸妈妈失去了孩子,爷爷没拉出被埋的老伴,小孩从此变成孤儿,爱跳舞的女孩失去双腿。真的,我一直觉得生命是伟大的,在灾难面前它却是脆弱渺小的,但是生命的坚强往往会带给我们更大的感动和力量。

  “生命本身就是矛盾密布”

  这是柴静的好友小宏说的一句话,我印象一直深刻。关于人性,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桃李天下,功成名就,但是却被曝出虐待妻子,让学生下跪的事情;一位本应有“天使”之称的护士却公然拍视频用高跟鞋踩杀一只小猫;一向内向老实的药家鑫在开车撞倒人之后下车对着伤者连捅六刀致死。站在法律道德的角度讲,这些人应该被谴责被判刑吗?那是当然的,但是,通过柴静的采访视角,你会了解到李阳从小就非常自卑,他把成功定义于家庭的目标;踩猫事件的女主一直被人肉受到良心的谴责无法过活,她生活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暴力的愤怒和无奈;而药家鑫从小的家庭教育方式一直军人父亲的严厉说一不二不敢违抗。人性从来没有善恶之分,每个人都有其两面。

  “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关于教育,一个德国人卢安克在中国的偏远山村支教十年,你说他懂教育吗?可是他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凭着自己内心的感受,从不问目的,他和孩子打成一片,却从没教过孩子什么事正确应该做的什么事错误不应该做的,你说他不懂教育吗?班上的学生都天真具有创造性,一个最皮的小孩曾对卢安克唱着,“我知道虽然我不完美/但是我愿意为你/努力变得完美”。虽然卢安克的行为一直遭受着很大的争议,但是谁说过教育就是万法不变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能按着自己的想法简简单单又有何不可。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整本书读下来,有时平静,有时震撼,看见过阴暗也看见了阳光,生活的本质在叙叙述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让如执着眷恋,就像歌词里讲的,“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我不在与世界争辩,如果离去的时候钟声响起,让我回头看见你的笑脸”,这世界那么大,你看见了什么?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7

  “一个人的智商是和他的阅读量以及词汇量成正比的。”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这句话,不必考究这句话出自谁口。但我深刻地理解:博览群书总是好的。牢记这一点,所以周末空闲的时候就会带孩子去克拉玛依书城阅读。在一楼收费处的柜台后,是“推荐书目”,第一次看见了《看见》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心中洋溢着我对柴静的印象:非常喜爱的一个新闻人,很喜欢她作为记者时央视播放的《新闻调查》。柴静,个人觉得不漂亮,但却很美丽。这又使我想起初中时代语文老师的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因为孩子年龄小,我收看《新闻调查》并不按时、准时,只是偶尔打开电视时喜欢锁定央视“新闻频道”。柴静那清秀的脸庞,以及犀利的语言总是令我对她深深地敬佩。

  《看见》作为畅销书摆放了很久,决心购买吧。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看完柴静的《看见》,感觉她是用心在写书,就像是对读者讲述一件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并且讲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酸甜苦辣,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来让人有特别真实的感觉。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这本书看得很沉重,很久没有看这么沉重的书了。在阅读的时候,心情总是格外的沉重,时而皱眉,时而落泪,时而震惊,时而无奈。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读它时,让我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内心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情感就那样不断的肆意翻滚着、流淌着。

  生活在安逸的小都市中的我,仿佛跟随着柴静一起走进了一件件毫无头绪的事件,对话,思考,对话,思考,周而往复。抽丝剥茧之后真正获得的黑与白交织的真相,往往引得一声声叹息。柴静透过文字造就的一个个画面,让我陷入深沉的思考,让我心中的正和邪跳出来对话。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看见》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的。初次听说药家鑫,心中想法:“怎么会这么残忍地杀害同学呢?”读了《看见》后,当知道药家鑫的同学是怎样歧视他,甚至将小便尿到他的床上时,对他的就只有同情和惋惜了。这也使我记起:很小的时候,不管看到什么电视,第一个反应就是问这个人是好人吗?其实长大了才真正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纯粹的坏人,人们都是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中罢了。正如《看见》第178页描述一样:“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是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看见》中药家鑫的故事也使我牢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柴静用柔软的刀子刻削别人的同时,她同样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下手,不断地把自己的不足和缺失首先亮给自己,然后亮给读者。偌大的世界,繁杂到哲学,便只剩下两样,一样是现象,一样是本质。柴静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如我们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寻踪觅迹,试图把一切异样的现象努力变成真相。不管变成变不成,她都真诚地帮我们揭开了新娘的帽头红,让我们看到了新娘或俊或丑或真或假的模样。

  《看见》向我们展示的是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能看得见的。去年暑假读的这本书,读罢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还是信心的东西。时隔几月后再来写感想,它仍然使我对自身、对世人、对世界有种渴望,让人去思索、思考吧!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书里的话: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8

  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淡泊--柴静总是这样的。她总是潜伏在漫长的沉寂当中,先是慢慢的积蓄力量,去爆发一场重大启迪的文化盛宴。而《看见》就是这样,带给我们一场无声的文化革命。但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她吧。这个清瘦坚韧的女子,内心似乎有着一片波澜不惊的深海,铁马惊河,可以爆发一股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中国脊梁吧。

  不同于周树人文化革命,周树人向来是直面人生的犀利,文字像金枪一样直击对方的心脏。而柴静像水一样,淡到极致变成了浓烈。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某种特质,带给我极大的精神鼓励。她是自信、坚毅、骨子淡然到极致,说的少,做的多,用行动去证明自己。20多岁柴静不断为自己去争取机会,以一封信投到电台支持人那里去,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电台 《夜色温柔》,在看见的同时,让故人再次听见。信中有一句话格外的深远:尚能也曾有梦,可替我圆梦。因为柴静,我常常在想,是什么让她这么坚定而自信,去勇敢而不懦弱去说出这样的话来。也许,应该是时候打破思想禁锢了。因为柴静,让我懂得去尝试和珍惜时间。鼓励着我为梦想插上翅膀,去完成自己想要干的事情。

  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睛。在我们这个血气方刚、用墨笔指点江山的年华,柴静的文字像一速温暖的光,照进我们的世界。低沉有力,偏正而不偏激,以客观事实视野讲述。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人总要摆脱愚昧去活着。20--年的一场非典,像恶魔一样使一座城市都在寂寞空虚地狂叫着,不知染白了多少家庭的头发,跨累多少人的双肩,当时人与人信任的距离不断地拉大。世界末日没有来,人们就倒下了。而这时的柴静是英勇、无所畏惧的,她深入非典感染人群,连同事都感到害怕,做真实的新闻人为了取得一线的资料,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工作。尽管这样的她去任劳任怨,在当时节目播出去后还是有很多人去不理解她,认为她是制造恐慌,博得人们的眼球。人类与非典最大艰难的一场遭遇战在这里发生。人与病毒之间抗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一场非典被卷列去。但 她始终坚持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与正义,揭露一个欲盖宁彰的谎言。

  柴静给我展示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社会最底层小人物,这些人物渺小而卑微,脆弱而真实。带给我很多思考和感悟,感谢有柴静,遇到看见。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9

  《看见》这本书23万字,柴静说陆续写了3年,群友推荐、读者杂志报道、微博上传播,终于决定买回来,一方面为了群友间交流有共同话题,一方面也想借鉴一下畅销书到底如何打造的。从一开始泛读到后期精读摘录包括读后感整理约用了12小时,收获还不错:

  了解新闻媒体业一些知识和新闻背后的故事,柴静采访的一些人物给她的启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别关注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红人到央视转行新闻从零开始的艰难转型。

  一、新闻背后的一些故事,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理解。

  对药家鑫采访报道那篇,让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太重要了;药家鑫因恐惧不敢面对严厉爸爸才在刹那间失去人性,残忍捅杀张妙;柴静采访过的一个忧郁症孩子给她来信说,他能理解药家鑫,他也曾因为爸爸严厉管教而恨他,得了忧郁症,后来庆幸在心理医生那里得到了宣泄,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药家鑫没有,直到他被执行死刑后,他爸爸可能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他的严厉缺爱对儿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也许这也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吧—中年失子。

  二、独特人物采访,给她启发也让我收获颇丰

  1、老爷子大智慧;

  柴静某次采访一位老爷子,做企业十几年,挣了几百亿,捐出四十亿做公益。他崇拜曾国藩,要“求缺”。闲着没事的时候,我说你经商很成功,那要你来经营新闻,能做成么。他认为跟企业一样,抓住核心竞争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说负面新闻你怎么处理?他摇摇头说,新闻不分正面负面,新闻的核心是真实。这老爷子大智慧: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业和个人可能都一样

  2、胡适的自由独立观点;

  1946年,胡适在北大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手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那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它“不得不”改变。联想到当下不断爆出各类贪官腐败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据哈佛老教授的观点,原来让问题浮出水面不是情况更糟糕,而是我们已进入改进过程。电台新闻听到,7月1日起中央在从上而下自上率下改进作风,恩,对这届政府有信心,对中国未来有信心,明天会更好!

  4、长期默默广西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转而高调:

  在接受柴静采访时,卢安克说:“以前我不想见记者,不想给别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后来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话,他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因为这句话我才考虑接受你们的采访。”当下我们看到社会中的很多人在高调做公益做慈善,我们终于可以找到依据出处了。

  前期有群友对美丽去阳光之家给智障孩子上公益阅读课并拍照分享有非议,他们认为做好事就该低调,不该张扬。我是这么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认为,慈善就该低调,作为个体这么想也是对的。但如果是站在社会管理者角度,一定是发动更多人加入爱心奉献团队为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国家财力有限,社会需要更多资源和力量来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没有我的分享,包括还有其他很多媒体的宣传,大家还知道有那么一个弱势群体存在吗?说实在话,没去那儿体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阳光之家这些孩子们的存在,根本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许我们高调宣传推广幸福读书会爱心公益也是一样,希望通过我们的先行动再带动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提升幸福感,传播正能量,读书是件幸福快乐的事!

  犹太人年均读书40多本,美国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国人均读书4.3本,也许中国人广泛阅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许也正是我们幸福读书会存在并发展的社会意义所在吧。

  三、从省台娱乐红人到央视新闻的艰难转型。

  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当红主持人,到央视时空连线16分钟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这对柴静是很大挑战:从头开始,点滴学起,不断积累,打磨三年,终于在新闻调查中,积极主动争取20__年非典报道并凭此夯实在央视地位。时空连线同事说,柴静那时天天采访前打40分钟电话,写出100多个采访问题,化妆时还斜着眼睛继续写。

  观众说那个就是报道非典的央视记者,柴静听到这句话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几个月的辛劳。她在央视的起步是专业还是勇气?!反正有些在一线工作的人比如医务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没有人随随便便可以成功,也许需要智慧、需要专业、有时更需要奋不顾身的勇气!

  读完这本书延伸出自己想进一步读的书一是胡适传记和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另一是斯宾罗莎《伦理学》,深入研究幸福学也需要专业积累。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0

  我喜欢柴静,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追星,只觉得,我看她、倾听她,阅读她,可以看到那些能引起我思考的思想。喜欢的思想有很多,柴静碰巧是无论在年龄、阅历、思维方式上,其丰富程度多过我,却又离我最近的那一个。所以,很喜欢柴静在首发式上的那句话,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中见书如唔吧。

  拿到《看见》这本书后,一周之内读完,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大部分都是引起我对自身的思考和审视的句子。比如说“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比如说”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比如说”可贵在于产生分歧“。从前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她,第一次看到她不是在时空连线,是她作为记者,只看了一次就开始喜欢这个记者。看完这本书,有一点感悟,原来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通过他的眼神、行为、谈吐表达出来。我感觉到了从那双犀利的眼神后面传递出来的她倔强、独立的灵魂。

  想写篇读后感,记录我的想法。触动心灵的句子有很多,每个人喜欢的柴静都不同,我只写我看到的柴静、我为什么喜欢柴静。

  一、关注内心的变化,关注自己成长的过程。

  初次接到陈虻的电话,柴静心高气傲,说:”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体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开始了中央台的工作,有一阵连话都不会说了,再然后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然而那只是工作,为了虚荣心和恐惧,而不是发自内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这个过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关注了并重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然后追求变化;一些人迷失于这个过程,变成了那个当初自己反对的人。人生就是这样,社会总有它的规则将你的骄傲搓杀,棱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寻找那个契合点,那个能被社会接纳,又能听从内心的契合点,才能绽放你的颜色出来。当了记者,报道了地震、非典,让真实的生活扎扎实实的敲打了内心,让内心的触动贴着地皮长了出来,量变之后,一个契机,开始质变,才有了之后不断渐进的完善、再完善。只是这一变化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就像在事实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坚持。追求真相的、独立思考的、坚持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尊重自己的内心。内心是那个起点,独立的起点,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的起点。

  首发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静要幸福。幸福的柴静要抱着孩子、携着老公、面带微笑。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认为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衣食无忧,或者满脸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认为单身的、未婚的、或者还没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没有公式,没有条件句,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一种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个人的幸福都不同,每个时段的幸福都不一样。我喜欢柴静的回答,她说,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执着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静到北京,去一家杂志社实习,写国内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编辑的要求修改内容,失去了来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九八年,给一家刊登了一张十六岁的三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杂志写了一封《生命本身并无羞耻》的信,愿意给他们无偿做记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张照片的摄影师赵铁林合作。在东方时空时,看到女子监狱,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杀夫入狱,到了新闻调查,要继续完成这个事,做女杀夫女犯人的调查。后来柴静越来越有名,有名之后,很多追求容易被掩盖,看不见。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弃。书里写到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严重的环境污染,写到焦黄色的天空、恶臭的河流、各种各样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装的现金。一个官员问她:你是山西人,怎么就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说:我办的就是好事。

  同样是执着,最初的拒绝修改和无偿自荐是执着,后来的山西报告也是执着。后一种,更难一些。看过柴静的两个采访,一个是采访《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导演,刘震云和冯小刚,十年,不断拿起、不断搁下,然后再拿起这个电影,一个是采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一个电影界公认最不可能拍成的电影,一部拍了四年的电影。也许记者有时候会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和答案通过采访表达出来。如果我认为是对的、应该做的,就一定会做。柴静说,原来她也不怎么求实,总是用那股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是后来经历了严格的思维训练。其实,我觉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骨子里的那股执着和坚持。哪怕是对待导师陈虻的劝诫、批评,也是一样,错的还是对的,你说了不算,撞了南墙,也我要自己认识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困难无比。尊重不是礼貌;理解不是可怜。新闻调查,柴静连续做了几期节目,关于戒毒所强迫戒毒的人卖淫;关于一个1974年,因捡了一张蒋介石的传单,而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被超期羁押28年的谢洪武;关于被鄙视、被抛弃、极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她写到“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吸毒的人的死活”;写到疗养院工作人员把谢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齐的背对满天红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视前方,看上去无动于衷,她还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把他们的椅子转一下,换成另一个方向”;写到“一个人对性和爱的态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于这个人本身”。在记录这幅内容章节的结尾,她用了一句话“我们最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对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接受。对于已经声名鹊起,或地位尊崇的人,需要的同样是尊敬和理解。柴静书中,周其仁推荐陈锡文时,说“就算反对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朋友谈论她从斗士转为采访官员,她说,不管报道谁,都是平等的吧。当然,她谈到,哪一种尊重和理解之后,职业要求的是准确。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人也都一样,要真正做到不卑不亢的尊重和理解每一个人,要求以理性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

  四、真诚的感激每一种情感。

  在《看见》首发式上,最后一刻,邱启明发自内心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柴静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么变,也还是那样的欣赏你、喜欢你”,我觉得,我看见,那一刻,柴静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书中,柴静写到非典结束了,“数月之后,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这两个细节,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真诚,因为她相信别人的真诚;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挚的感情。

  首发式上,主持人,称柴静为柴老,柴静自己提到很多人称她柴记者,也有人称她为柴姑娘。我想就称呼柴静,因为在字里行间阅读柴静的时候,在思想交汇的时候,在沉思的时候,我们平等。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1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正如书名写的那样,看见!

  作者也许是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也许是看到做事的中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蒙昧,不断挑战和修正自己。也许是看到做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如何真实的还原事实的真像。

  里面有些事情印证了自己在工作的真实心态。

  P184中讲,做不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这让我想起在工作中那些不必做的情况,也许自己当时对自己存在的疑虑提出解决方案,那现在的我是不是就不会太痛苦。而不是给自己借口事情执行的太多,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是自己认为思考不必做的,老板已经成了自己的大脑了。

  P193中讲,念起即觉,觉即不随“,这是今年我情绪管理中要做的事情,积累的不够多,还没有深刻在自己的意识里,随时去关注自己。

  里面还有很多,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这是一本能看见自己的书。带着你去一起思考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让你学会思考的书。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2

  有时候在想,我为什么要看书呢。是充实自我还是填补寂寞,是师长之命还是心甘情愿,后来我才发现,看不同的书时心境与缘由皆是截然不同的。当我刚脱身于考题的苦海,偶有闲心的翻开这本《看见》之时,由非典到最后的卢安克,正如柴静所言,真实的万钧之力撼动了我。而看书,是为了让这些我狭窄的视线外的真实,惊醒我所习惯的生活。

  关于惊醒这件事,也是柴静在这本书里所贯彻的。看过夜色温柔的人都知道,柴静嘛,典型的文艺女青年,动人又煽情的文艺腔,最是适合她不过了。从前找素材也觉得她写的好,是舞文弄墨的好,如今也觉得她写的好,是有厚度的好,接地气的好。其实柴静的文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细腻温婉,变化在于,她将主观的情感作为了情怀揉进了真实的“看见”里,看见并惊醒了过去一味滥情的自己。

  书里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是陈虻对柴静说的,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所有人面对着同一个世界,看见的世界确是不同的。《夜色温柔》看见的是蔚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都是新鲜生命的气息,而《看见》看见的却是实实在在一步步踏在土地上的人,有的狼狈不堪,有的成功得志,归根结底,在踏踏实实地认识自己的同类,与生活打滚。

  谈完了书,最后便来谈谈自己。

  我看见了些什么呢?低落时恰巧落泪的天空,烦躁时仿佛也紧皱双眉、面露愠色的一张张面孔,顺心时格外动人的花草—与其说是看见的,倒不如说是心里所见的。感性无疑是顽固的自带滤镜,眼里所见都因感性染上了鲜明的色彩,却也被加上了思想的镣铐。“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与认识而已。”这句话让我消化了很久,也让我重新直视了我心中习以为常的“诚实”,将人自动分门别类的“诚实”。在读柴静唤起理性的历程里,也为自己的感性敲响了一声钟,在书里也得到一些我不习惯的理性。

  许多人都说看完这本书后涕泪交加,我倒是没有落泪,可能也是因阅历太浅的缘故,无所共鸣。但这本书给我的,也正像卢安克给柴静的,也许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而是让我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生活”的撼动,这让我有了清空脑子里的所有,将空间再次完完全全的留给这本书的举动。

  看惯了鸡汤,试试不一样的撼动。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3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4

  今天发了条状态:“遥想当初看白哥的《幸福了吗》,每个章节都写了短篇读书笔记,感觉有点亏待了柴姑娘。”自然是开玩笑了,毕竟,这才是认认真真写的第二本书的读书笔记。这么快就能看到这本书实属幸运,我现在在英国留学,是有同学圣诞假期回国帮忙捎回来的。计划分上、下两篇来写。刚刚看完二十章中的前十章。

  前段时间也同媒体一起在关注几大电影,大概记得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天夜里,刘震云、冯小刚等吃完饭后走在伦敦(记不清地点了)的路上,刘震云突然间停下来,说了句(大意):泉灵抓住了实质!于是,我翻找到了张泉灵的微博:“刚看了场「1942」的试映会,两半小时,心在油里煎着,大石头底压着,叫不出痛来。那几个笑点像是油锅里再淋进几滴热水。直到片尾曲响起,一滴眼泪从我眼眶里溢出。几分钟长的片尾字幕,没有掌声、没有交谈,一片静默。散时,大家轻轻鼓掌道别,平日里舌灿如花的影评人们也只有两个字的评价:很好。”为什么引述这么一段呢?因为,可能程度深浅不同,但不管是柴姑娘的的节目,还是柴姑娘的这书,给我的都是类似的感觉。

  我曾经对初涉作家的朋友的日志评论:“把深的东西通过很多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描写出来,可能最终就是为了说一个道理,但通篇的文字都在与读者建立共鸣,或曰‘谈判’”。我愈感这两个字用得妥:谈判。不管读白哥的书,还是读柴姑娘的书,我认为,比较好的状态,并不是一味地点头称赞,而是他(她)和你在谈判,你也在和他(她)谈判,这事儿这么想妥不妥?这事儿这么做妥不妥?而结果可能正如柴姑娘在书中所说:教科书不教这个。反过来想,教科书装得下吗?意思是,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在和书上的思考甚至隔空对话的谈判中,你来我往。既是谈判,自有妥协。妥协之中,自会思考。既有思考,自然收获。

  不太谦虚地说,上面的道理我懂。不过,该是对这本书期待值太高了,看第一节非常兴奋,但慢慢地到第四章左右的时候,感觉兴趣淡了,我停下了。粗略地感觉,第一章在用力上也挺猛地,到第二三章慢慢地没有那么“刺激”了,兴趣下来了。不过,我对自己说,这是我的问题。于是,调整状态,不再仰视,与柴姑娘平等地坐下来“谈判”。通过前十章,能够读出柴姑娘的点滴进步,有个感觉,以前稚嫩的时候,大概柴姑娘也是有意为之,她讲得多是稚嫩的话,多是从别人那里吸取养分,而到了后来,她已经开始有能力讲出比较深刻的道理了。

  这本书并不是柴姑娘的个人传记,但在故事群里,也有她的故事,粗略勾勒,或许也能有个模子,不过,我更关心对她有“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事,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就着她。感觉我和柴姑娘有个相像的地方,我也对有些话有些场景的印象尤为深刻,不过,我的不如她多。我感觉她也是这样的,有些话,有些场景,不会刻意去记忆或记录,但,它们会自动保存,然后,活着,过着,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蹦出来。当然,那些话,那些场景,在当时,必是有些触动的,也就是柴姑娘所谓的“强烈生命印象”。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有很多。而我想,好像有点自夸的嫌疑,该是有心的人会自动保存得更多吧。那些话,那些场景,因为有些触动,不过当时并没有想太明白,所以就自动保存了,而在日后遇到类似状态时,会回想起它们,再来咀嚼、回味,方知其中劲道,进而对己对人对事都有反思。而在某种程度上,自动保存的,是何,也决定着这个人。

  第一章,用现在同在畅销榜上的书名来概括的话,就是《谁的青春不迷茫》,即使有梦,咋走,也是问题,即使知道咋走,如何走好,也是问题;用柴姑娘记住的白哥的话就是“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如果说第一节末两个小故事中的“我什么也说不出口”和“我心里抽动,一时问不出下一句来”让这个初生牛犊“做回了人”,那第二章就标志着这个有了人味儿的找到了些感觉的记者变得更职业了,或说,非典报道让柴姑娘完成了成人礼,因为,她明白了“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也有了“欲望”。当然,成年,不代表青春结束了。

  不知道后面十章里是什么样的,前十章里,只有第二章和第三章都只讲了一个故事,如果说第二章是成人礼,那么第三章的故事则标志着柴静的风格初步形成了,包括过程,包括结尾。如果说整个第三章是“油锅”,关于宣传部负责人“云”的玩笑就是其中一滴“热水”。我一直认定柴静是个不好玩儿的人,至今依然。不过,酷爱文字游戏的我在第四章里看到了她的一点儿好玩儿,至少是文字上的:从开头引出自己被评价为“做不了对抗性采访”到慢慢证明自己能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甚至被评价为“一个姑娘家这么厉害,谁敢娶”,不仅如此,还反过来从根本上否定这个说法,并提出“理论成果”:是对峙,不是对抗。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了,第四章的最后来个“痛痛快快”。

  第五章整体有点儿与社会对峙的意思,在面对“节目就堕落到了去拍网站新闻的最底下一行”以及题目太边缘的“批评”时,逆势而上。不过,虽然如今社会的很多人对同性恋等依然不能正视,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慢慢接受,也可见新闻人们的努力。“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假如你自己的孩子就喜欢同性,怎么办?再追加句孟非在《非诚勿扰》节目中引述过的一句话(孩子问父母):你们是要我结婚,还是要我幸福?柴静这章中的一句“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让我最有共鸣。不知道的时候,无知是我们的挡箭牌,以至拿无知当资本;知道的时候,也或与无知无异。

  第六章中一句“没有完,完不了”,看上去,怎么着都有些无奈的感觉,而无奈不代表放弃,成为了柴姑娘再一次出发的动力,第六章也就延续着第五章对边缘的关注。柴姑娘也从这一章开始,很正式地很有力度地聊一些大的话题,比如制度,比如人性。文章最后的“径直”不再是固执抑或执拗,而是坚定。这一章提到了李阳的家暴,当时我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家暴也疯狂,李阳也是人》,在当时,那么多人理直气壮地去指责李阳,我特别想请所有人先问下自己。读这一章时,我想到了自己童年时的一些见闻,我童年在农村成长,就不止一次看到过丈夫在大街上,在大庭广众之下连打带踹自己的妻子,旁边的人也会劝架,越劝丈夫打得越厉害。21世纪了,进步到了什么程度呢?本章最后部分提到,柴姑娘曾专门去找过两会中的一个男代表委员,他说:“如果男性对女性造成人身伤害,那就按现有的法条来判,为什么要为了家庭暴力再去立法?”......

  第七章,题目“山西,山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京!南京!》,只不过标点符号不一样。山西是柴姑娘的家乡,但她说,“我不想再回山西了”。矿难、职业病、环境污染、土地塌陷夹杂着柴姑娘美丽的童年记忆,而这也就更像中国发展的浓缩写照,只不过比平均水平严重些。“我不想再回山西了”,不是不爱了,是不想再给爱减分了,而父亲与她不同,有对女儿的“分担”,怕是也有对故土的实在不舍。所以,本章最开始海子的一句诗“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更像是对故土的质问:你呢?“山西,山西”,告急似的语气让她近乎绝望,绝望地是,我对山谷喊,山谷都还有回音,但老头儿面对市长的打赌有力地说明着:“先发展再治理”是做梦,但市长没有接,既然没有,就不是山谷而是远古了,柴姑娘最后道出心声,“我的家乡”,如果还能回去,她当然想回去。

  第八章太应景了,简直就是在声援《南方周末》。昨天我写了一篇《“南先生风波”随记》,里面就曾引用过@石述思用来与同仁共勉的分享:“一个男人不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悲壮地献身,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在于他甘愿为某项事业卑贱地活着。——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章的小故事都能很好地来驳倒其前半句话。陈丹青的一句“这是让我最难过的——所有人都认了”听起来很无奈,我打心眼儿里同意丹青先生的判断。有人劝柴姑娘们“不要往下做了吧,中国乱不起啊”,这句话听起来其实特别有意思,除去柴姑娘用事实做的回答,我有几个思考:1.梁文道先生曾说,有些老百姓太为政府着想了;2.这本是某些官员的思维:提意见=揭乱;3.动不动就引入“外敌”,生怕外敌不进来。那些反对的人们,不要装不明白,为什么《南方周末》能够掀起微博的地震?究竟是什么使得乱起来了?是《南方周末》吗?不解决,才会大乱。本章,柴姑娘还不忘提了句王勇平,他说“是刺头,但是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似乎有点点儿伸冤,这纯属我“捏造”。本章最后一句则成为“声援《南方周末》”的点睛之笔:“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也才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基础,要达到,自然需要公民。

  第九章我尤为喜欢。柴静两会观察,到了第四年,她“才开始想最简单的问题:代表是谁?代表谁?两会要干嘛?”可以联想到两句极为经典的话:1.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2.走得太远,不要忘了当初是为什么而出发。我大概唯一一次给柴姑娘的博客里留言是说了这样一段话:“柴姑娘,你好!近来我反思自己,发现,有时候很喜欢用些色彩过浓的词汇,用的时候确有快感,但是,感觉戾气有些重,你也多次用‘一剑封喉’形容新闻报道的某个状态,你是否感觉话语间该少些这类词汇,更深说些,人该再心平气和些。不知你有何评论?”在读这一章时,也愈加感到,柴姑娘很多词语都可看出她借住词语的情绪发泄,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特定情境中的“...多牛啊”,我只能找出本章中这样一句来安慰自己:“人性是这样,光靠自己靠不住”。再有个感触颇深的也是极为应景的,柴姑娘的现场导演评价她:“其实你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你就是平常说话。”也让我想起在大学期间听过的演讲,大学生们每个人都讨厌官话套话,几乎每个人一到正式场合就说着套话,尤为令我感触的还是那次,班级在介绍班级志愿服务活动时,居然好几个班在活动介绍中都介绍“冒雨”组织、参加,这就属于,没有雨,制造雨,才能上!说它应景,是因为习的第一次讲话,如“春风拂面”般,其实,只是回归正常。

  第十章探讨真实。突然觉得,我居然把“真实”也想简单了,连“真实”都那么不“真实”。有个领导告诉柴姑娘:“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可是,情绪本身也是种事实啊!也不要忘了,情绪激动状态下,有些话更是深藏心底的心里话,虽然偏激,虽然可能受到环境影响,但那同样真实,不是只有冷静状态下才是真实。于是,我只好自己总结:要完整,要准确。再有个柴姑娘的思考就是关于预判。与经济学中“假设人性是自私的”不一样,如果记者也擅长假设,谓之预判,那么剩下的就仅是求证了,不过,记者其实也要假设,假设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一些信息,而没有道德判断。还有段非常经典的话:“做调查记者最容易戴上‘正义’、‘良知’、‘为民请命’的帽子,这里面有虚荣心,也有真诚,但确是记者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现在如果要把帽子摘下,有风雨时也许无可蔽头。”在需要的时候,戴上,毕竟,本就是无形的。

  把另一句经典置于此,作为读书笔记上篇的结束语:“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这句话来自柴姑娘的同事,也是通过“新闻眼”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5

  第一次听见柴静这个名字是通过《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这么多年过去了,节目的内容早已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她那短发、冷酷的屏幕印象却让我一直印象深刻。

  《看见》也算是当年比较火的一本书,地位大概类似于当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般。在没有读之前,我一直把它想象成一本鸡汤书,直到今年意外发现它的评分竟然高达8.8分,才下定决心要把它买回来读读看

  初看书名,“看见”,总觉得透漏出一股话没说完的劲。读完之后,我慢慢体会到了柴静对“看见”这两个字的理解,以及希望表达的含义。

  不是听到、感到、觉得等等,而是看见。这两个字代表了客观、独立性以及真实,保持对真相的追求,而不只是浅显的评判,尽管这条道路是崎岖以及充满矛盾的。

  文中所选的众多案例,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已经不存在太多还值得被发掘或发现的新闻价值,是早已能够盖棺定论的事情。但是柴静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事件之后被普罗大众所忽视的细节,像剥洋葱般不断揭开事件的真相。

  用我在文中给我印象最强烈的三段话作为本次的读书小结吧:

  一、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索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就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探索”

  二、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时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三、采访不是用来评判,只是用来了解;不用来改变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6

  这位作家诚挚地向我推荐柴静新出版的《看见》这本书!作家对我说:“看看吧,绝对是一本‘正能量’的书籍。”柴静现在是名人,虽说我从来对名人的书并不太敏感,但因作家朋友那句“正能量的书籍”的话,我毅然将这本《看见》买家来。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己,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象作者在书里说得: “象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 “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 ‘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 “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做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7

  “他连生死的概念都没有,所以也不会有悲悯之心。”这句话出自中央电视台知名女性记者柴静的《看见》一书中。

  原本是在高三的时候,室友一直强力推荐的,也在给我讲书里的故事。一开始并没有多么喜欢,所以一直到现在才重新拿起来读。原来只有自己真正陷进那一个个故事中时,才发现故事的深度与宽度。

  在书里,我看见了柴静的勇敢与无畏。

  在20__年的那场非典大劫难中,柴静始终在一线采访记录,走访医生护士,安慰患者遗孤。这种时候,就像她说的“天塌地垮,人只能是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这个纷乱动荡的年代,多的是一身疾苦的人,少的是平和安乐的人。而作为记者,柴静负责的正是记录这些苦难,从而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够分担这一份苦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书里,我也看见柴静的温柔与悲悯。

  她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回答:“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成原则。”

  这段话在我的心里荡起了一层层的涟漪,我想,既然她把这句话记录下来,那么也是认同的。她也曾担忧“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点,爱活不下来,活下来的只有性。”

  柴静她温柔,所以她远赴新疆,安抚受灾群众,她悲天悯人,所以心疼十二三岁懵懵懂懂的孩童。她是一位女性,但是她同样强硬正直。

  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中国未来女性应该有的状态:不谄媚娇艳,不矫揉造作,接人待物公允有礼,同时,又对世界充满敬畏与希望。她从一个娱乐记者艰难困苦逐步转型到新闻记者,每一步都是试探与小心,每一寸都是历练与苦楚。但是她一步步一寸寸地走过了,回望那些岁月的时候,她用了白岩松的一句话:“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这本书没有什么高潮与特别出彩的语言,讲述的时候则是将每一个读者都带入到了那一个个故事情节中,平淡简单,又真情流露。

  它给我的影响是极大的,我从中看到了这世间如稚童般的友谊,看到了那些新闻采访背后不能说的秘密,看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如蝼蚁般彼薄的生命,看到了天灾人祸面前人类的豁达与希望。

  这是一个个带着伤感情调的故事,但是真正展现的是人的韧性与不可摧毁。这本书从头到尾表达了一个主题-敬畏。

  敬畏生命,敬畏爱情,敬畏时光,敬畏希望,敬畏自由……最后,致敬人类,历经磨难,勇往直前。

  我们的社会正在向着更美好、更开阔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人都在贡献力量。在黑夜里行进,如果黑暗里没有人赐予我们光明,我们就自己给自己掌灯。

  人们最终会成为自己的神明,不死不灭。人生中的那些苦难与病痛,都是回忆标榜上的勋章。我们这一代人,也见证了许多的历史大事件,希望也能拥有更加开阔的胸襟与气度。

  我也希望有一日能看见世间的绚烂与不堪后,仍然能够坚定地选择现在走的路。拥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开拓自己的思维与灵感,仍然能热情地拥抱这个世界,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甚至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8

  20xx年6月20日武汉中考第一场语文举行考试,网传作文题为《看见》,无独有偶,武汉一初二学生在前不久写了一篇《看见》读后感,武汉中考网转载。

  柴静,火柴般安静。人如其名,她的书,像火柴给予我些许光亮,又使我安静,好好审视自己。405页的记录,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

  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从刚进入中央台的骄傲不羁,到第一次去地震现场,再到成为第一个进入非典病房的女记者,被那许多人支持,被那许多人喜爱。每看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沉默好久好久,如同埋在我心中很深很深的桩子突然被拔起,我伏在洞的边沿,向里探,探探我心里到底承载了什么。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次非典。柴静跟踪报道了整个非典的过程。

  非典是一场可怖的灾难,柴静和她的同事却对非典做着最近距离的报道。柴静第一次进入非典病人房间的时候,紧张,却又期待。对于真相的渴望,给了她勇气。

  “我的孩子才一岁。我的孩子才一岁。”那是一名护士在执行任务前反复念叨的话。她明白自己面对的危险,那个病床上躺着的,随时可能变成自己。这种时候,她在惦记自己的孩子。一场灾难,映射的是真挚而美好的人性。他们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一起在旅馆里,看着美国脱口秀拍桌子大笑。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有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去世,她六岁的小女孩叠着幸运星,说,瓶子满了,妈妈就回来了。可是我感觉得到,这个孩子,明明就知道自己的妈妈已经离开了,她想用最天真的方式坚强。灾难面前,人人都脆弱,却又比谁都坚强。

  最震撼我的便是那五个字“非典结束了。”是啊,一场灾难,结束了。一场压抑已久的黑暗,终于破晓。我突然明白,在任何灾难面前,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活着便是活着,活着,真好。

  书中非典的可怖,人际关系人类感情的复杂无解,山西的坏境灾害,家暴,北京奥运,华南虎,药家鑫……这一切一切的浓缩,就像未来的人生轨迹。

  我看见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见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见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帘的,是成功。因为一步一步坚持下去,亦不断回首反省而得来的成功。这些“看见”,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他们能使我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所承受的磨难。

  这些文字并不华丽,但需要细细咀嚼,品味真正的涵义。亦如我们去“看见”,要用心看,看到深处。看见,看见自己,看见未来。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19

  我看见了一个铁骨铮铮的侠骨女子,我看见了一个欣欣向荣又奄奄一息的社会,我看见了自己

  对柴静,之前的印象有:老罗喜欢拿她开玩笑,长的很清秀,央视主持人。断断续续有些印象,是因为柴静是个好读书之人,她身边也有些人文社科领域的文艺青年。比较深刻的印象是她有次说到某朋友好读书,常常一天读数本书,然后向她推荐,于是她汗颜。

  从大学开始,便没怎么看过电视了,所以柴静辛辛苦苦剪的片子,辛苦做的采访与报道,我竟然都闻所未闻,反而都是从书中第一次知道那些幕后故事。想来真是汗颜,人生中最精彩的几年,即没能接触到有思想与深度的东西,也没通过网络获得最新的自由的知识——好多时间都在快餐小说、支离破碎的新闻和游戏中悄然而逝了。不过网络本身也只是种平台和媒介,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关注领域和深度呢?也许很多东西,在孩提时,在少年时,便被埋在了骨头里,之后便懵懵懂懂随波逐流,也许在偶然中打开一扇窗口,破窗而入,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是在窗口外短短一瞥,发现里面的东西自己不理解,不关心,便又庸庸碌碌的又随着这社会奔流而去了。这就是滚滚红尘,大千世界。

  当我们身不由己,或在不知不觉中从窗外溜过时,柴静停下,驻足,凝视,看见。她并没有多聪明,也没有多博闻强识,只是她安静的看见,记录,思考。渐渐的,便见的越多,所得便越多,破茧成蝶。

  在时而平淡时而冰冷刺骨的笔触下,我看到了这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可怜,或可恨,或可叹,究其原因,种.种皆源于无知无奈无为。

  第一种无知,我看到了学校的风气是如此愚昧保守,几个小姐妹相约同年同月死,竟真的就一个接一个的自杀,而这源头,则来自于几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感情的无知。我很难想象父母对子女不闻不问,但在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它发生了。我倒是可以想象学生之间的感情纠葛偏激,毕竟小学和初中,我都在镇上,看多了课桌三八线导致的“战争”和大家对早恋这一话题的小心翼翼和男女之间的夸张恶作剧。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世人对婚姻的无知,同性恋的无知,对环境保护的无知,对健康的无知。然而,更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奈。记得柴静采访一个官员,官员振振有词:难道我做的是错的吗?虽然环境出了一些问题,但如果不是经济发展了,那些窝在村里的年轻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你能够想象吗?在很多问题上,没有绝对的答案。如果经济不发展,年轻人可能一辈子都待在村里,思想禁锢而保守,如果我是这个官员,我想我也应该“经济发展优先”吧。说到这里,又联想到--时代的波澜壮阔:他很清楚潘多拉魔盒打开的后果,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史上最壮阔的一次改革。

  无知,无奈,都不如“无为”来的令人叹息。每个人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中国人信奉的哲学,也是我父母告诫我的道理——年轻人,你还不懂这社会的险恶。而确实,在这个世界上,想改变的力量总是会被抵制,被扼杀,于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服从潜规则。在采访一个警察时,柴静问了很多让人下不来台的问题。而最后,这个警察私下里告诉柴静,他很佩服她,也认同她,只不过自己不能站出来。是啊,站出来的后果是什么,历史上有太多的例子。于是便有了各种推诿各种借口,各种懒惰各种官僚。于是便有了柴静镜头下的一个被错误关押几十年的犯人——没人想到他,没人帮助他。

  如果说看完书后自己有些敬佩柴静,那我仰慕的不是她的人品才学,也不是美丽优雅。而是那份沉甸甸的较真,那份追求改变的坚持。

  做事情最怕较真,看似简单的问题深究下去往往会带来一团无法解答的问题,但只有较真,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是柴静的坚持,也许会有更多女生因此自杀。

  成功来源于细节和偏执,也许如果柴静自己中庸,不甘进取不去改变,那么也许中国的两会新闻到现在还是一团死水,奥运报道也不会那么精彩,非典也不会有真实的一线报告。

  历史总是由英雄人物推动的,而成为英雄的,是一个个用于改变和坚持的小人物,当小人物们的努力逐渐被理解,被证明和接受,人民便狂呼着托起他,并加入到浪潮中,于是,历史产生了。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0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在美国读大二,我所学习的专业便是大众传媒。坚持在国外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够刨除在报纸新闻这些传播媒介中经过表述人和撰稿记者主观修饰的观点,身体力行地探寻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平时用功学习,闲暇时候出去旅行,上网追星听歌,写一些文艺矫情的随笔,热爱写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时间,可成文数量却远远低于那些用课本遮挡写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饭时在餐厅还会放中央新闻频道的节目,我和朋友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对新闻中的事情高谈阔论,言语之间充满着年少的无畏与自大,却不曾让自己离开时政离开这社会真实发生的事。现下终于明白为何要把大学叫做“象牙塔”,虽然在美国学习压力大,但大环境是安逸的,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惰性,或者说是一种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

  带着这种自我反省和心理准备,接下来的阅读就没有再一次感情失控,当然,除了药家鑫事件。

  那是20xx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为我那时高三。重压之下的学生连喘息机会没有,阅读写作和关注新闻成为奢侈,只能从每日的餐间新闻和父母的电话言语之间简单了解了这个事情,一次周末放假后回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药家鑫的评论。

  我刚从家里回来,从满网络对药家鑫的谴责中拔出脑袋,咬着笔杆强迫自己写得比其他同学要独特要犀利,我认为那才是时评。我还专门趴着橱子翻出了写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难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对张妙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贱,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绝。”、“前有马加爵,后有药家鑫,案件不同,性质同样恶劣。这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瞧瞧,真是大言不惭的批判,一句一铿锵地把事情简单分成黑与白,对着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随大流一起扔着石头。老师没有对我的文字做出评价,我要了几个班上学习好的同学的文章来看,无一例外地对药家鑫表现出愤懑,把张妙的部分写得抒情可怜。毕业之后事件又反复闹了几次,药家鑫执行死刑,药家鑫父亲含泪的微博,某教授对此事的咄咄逼人,张妙家人回头索要赔偿金额……于是渐渐开始反复想那些我始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会杀人、为什么会下此狠手、杀人魔为什么会自首?

  答案本身体现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紧跟社会舆论导向的,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机会了解到所有当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听不得的。

  所以又要说到记者这个职业,和传媒这个工作性质了。

  当柴静刚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受到一系列打击,她的采访方式不被认可和接纳,20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执拗了一些,带她进来的陈虻扔给她一句话: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边已经没有《看见》,这句话我却是一字不差地记得清楚,好像瞬间被一盆冷水浇得彻底,这话实在说得太狠。

  初中的时候开始在学校电视台做记者和主持,初二采访了初中部的校长。那期节目设计得很用心,向全校范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话题,然后经过我整理修改出来,交到校长手上。结果被校长拿去一修改,几乎否定了我们一半的提问,换上的譬如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大面儿上的话题,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

  于是那期节目宣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却做得令人兴致寡淡。

  还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学校大型运动会上的采访。当时我和几个电视台的同学一起趴在主席台下面学校分给我们的小屋里,等着各个项目的决赛第一名和破各种记录的同学名单,然后拽着摄像就冲出去。现在回想起来,几乎对每个人的提问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期待答案。

  对着陈虻那句话,想想觉得挺难过的。

  20xx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谢谢《看见》。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1

  最近,我们班组织了大家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书目叫做《看见》。起初,我对这本书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可是,经过同学的讲解,我对它感到十分好奇,也充满了热情。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在人间中鲜少为人知的辛酸,那些深陷泥塘中的人,也认识了柴静。

  柴静,一名央视主持人。她关注着社会上深受痛苦磨难的人群,用她的真诚与勇敢,用《看见》这本书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丑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解救了同样处在那样的生活的人。柴静让我敬佩,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五章节——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文中的阿文因吸毒而在戒毒所戒毒,殊不知这实际上是卖淫所。她绝望地说出:“我被卖了”。然后,没有人相信,反而戒毒所变成精神病院继续开。这是人性的扭曲吧,当时的记者和警察知道后,事情都没有得到解决,这给违法犯罪的人更加嚣张的气焰。他们要像阿文这样的女人在街上站街接客,要是她们想逃,就残忍地打死她们。社会的丑恶不禁触动了我以往对社会美好的想象,原来社会之中存在着这些不为人知的现象,我过了很久才慢慢平静下来。我也在想,为什么当时的政府没有对这件事上心,让它得到解决,解救痛苦的人。说到底,是腐败吧,太多的金钱诱惑使人心的善良丧失,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魔鬼。做人一定要有底线,懂得善良,让爱在社会上传播。人人付出一点,社会的爱就多一点。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同性恋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都不愿谈起这个话题,甚至厌恶与嘲笑。柴静顶着压力,把同性恋的痛苦公之于众,只希望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爱。翼飞是一名舞者,也是一名同性恋患者。书中有一张他跳舞的影子,十分动人。很多人嘲笑同性恋,说他们恶心。他们也备受欺负,遭受侮辱等。他们为了隐藏自己,往往会与异性结婚。文中一位同性恋丈夫被妻子揭露后,他抱头痛哭,在黑暗的阁楼中说,“我这个人就不应该结婚,我伤害了一个女人,这是我一辈子的痛”。读后感·看到这句话,我心里面很难过,也十分心疼。同性恋有什么错,这不是他们所想要的,有天生的成分在里头。他们无端接受社会的指责,父母的不解。最终,在痛苦中死去。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包容之心,爱不分性别,别让他们痛苦,我们要给社会的关爱给他们。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想水溶于水中。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2

  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多的脂粉雕琢、浮光掠影,大多数事情

  都冷静地发生,只有当自己被生生摁在社会里,才会发现之前的顾影自怜和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其苍白和无力的一面,学会说人话的确要一定的功力。而恰恰在这样的现实里,生活自会显现出张力,也正是这样的真实才会给人以存在感和力量,才足够强大,能够塑造人的品格。每个问题的解开都可以穷尽很多人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已为这些问题的解开被赋予了“开拓者”甚至“先驱者”的称号。作者看见了什么?我又能看见什么?作者不愿看见什么?我又逃避看见什么?书中多数章节记录的是调查报道,柴静看到了一些问题,然后去

  调查去报道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文章展现了调查与沟通的过程,并试图在其中寻找意义,或给社会、或给当事人,或给观众,或给自己。在“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中展现了社会给人造就的无力感,不仅看见了非典病人病入膏肓的痛苦,更看见中国医疗系统包括信息传播系统的病症;在“双城的创伤”中展现了孩子内心的孤独,不仅看见了孩子任无助吞噬了生命,更看见了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失守;在“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中展现了媒体对人与事的审判,不仅看见弱

  者的面庞,出现一边倒的倾向,也要倾听他者的声音,给平衡报道一个机会,否则每个人都可能会在媒体面前摆出一种受害者姿态。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等多个章节,柴静对自己的新闻采访与报道进行反思,不仅看到了自己种种不足,更看见了自己可以进步的空间,可以改进的地方。她报道的事情有时是微小的,有时却有着庞大的范围,但是报道也只是一种探索,只是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虽然有时力量弱小,但总归是一种看见。

  读完柴静的这本书,为她不断反思所看所感而感动,为自己培养的看的一种态度而羞赧,可怕的不是看不到,而是怀着一种自以为是的生存哲学假装看不到,在本该清醒的看到认识到的地方,本该看到后大声斥责的地方,本该看到后怒气冲天的地方失明,不只是眼睛,还有心灵,眼睛这时仍是心灵的窗口,不过早已关闭,里面什么也没有,除了无边的黑暗。

  在看《看见》这本书时,感觉着柴静记录的这些事情在我身边轮番上演,我看见了吗?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真实的吗?这些个问题在我心里打了好几转,依然是说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见。看见这些对我有什么影响,我也不敢妄下结论,即使因为我看见了,也不一定会有勇气去改变,不一定有毅力去不环顾周围的看见。当然我不一定能够看得见,知识的缺乏,对人类同情心的遏制,对周围环境与人敏感度的丢失,有很多会看不见,当然还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我看不见,内外双重关闭,看见实属不易。同时,生活的经历在时时警醒我“眼见不一定为实”,现在有很多的东西已经分不清真假,实质与表象早已分道扬镳,真可以用假来掩盖,假可以用真来装饰。

  只看了第一节我的心情便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不知道理由。一种无果的沉重。也许只是从书中她的视角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相识的影子吧。有时候想想,很多事情其实离我们是这样地近。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和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非典、汶川大地震,这些事情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看见过的事啊。还记得20__年那场疫情,药店的板蓝根被人哄抢一空,后来又爆发了H7N9禽流感,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遭遇大灾,希望都能有大福吧。我们这一代人,也开始渐渐成长,90后的孩子好像突然就这样长大了,开始用我们稚嫩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柴静在书中说到,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她说那么多年她才发现自己也是用这种模式来看人。老实说,很多事我们确实总是定要分出个好坏来的,可是渐渐发现,我们该知道,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东西,从众心理总是如此泛滥。谁没年少轻狂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轻易就被蒙蔽了双眼,我们欠缺的是历练,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离她很远,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其实很多中国的问题都是古来有之的,像土地,中国的农民大多是背朝黄土面朝天成长起来的,你不说一句话强制征了他们的地,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这样还叫人怎么生活?常常看到类似上述强制征地这样的报道,然后我也开始反思,如果再不行动保护别人的利益,是否最终轮到我们的利益受损时我们还能够像此刻一样淡定,一笑置之,如此谈笑风生?国人的性子大多软弱,喜欢依赖,新的体制只是把我们更加标准化,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抱怨什么,只是道出我看完后的感慨。也许你也可以说,这也是你的亲身感受。

  “看见”是一个很质朴的动词,扬着鞭子,赶着黄牛的乡间老大爷都懂,伴着原始的动作,简单而纯净。而今,岁月的变迁,我却越来越不懂这个词,它的内涵越来越多,配上表情,加上背景演绎着各种复杂。而我期愿的只是我们从今以后看见的就是一种“看见”,伴着清脆的笑声,简简单单。

  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见》中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矛盾与光辉,体现着人性中本能的善与恶。关掉书本,看看周围的人,我只能说这么一句话: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与丰收,在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中清楚地把握自己。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世故当成熟,把死寂当沉稳,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成熟”打造的误区。想打人一样事故而实际,对于青春年少时遇到的一切机遇轻易放弃,不再会疯狂,不再会拼搏,不再有挥洒热汗热泪的感觉,那不叫“变得成熟”,那顶多只能算“会模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早熟”,这是一种悲哀,一种全社会的悲哀。当你听到,电视机里一个17、8岁的少年对着全国观众说“长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时,我知道很多同龄的孩子会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后,我看见了一个个人的沉默,看见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迷茫的无奈,从眼睛里看着,那种感觉,一览无遗。也许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许的悲观,所以我敏感于任何悲伤的情绪,甚至可能会自动的夸大一些悲伤的情绪,但是,无论怎样,我看的出来,周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误区,慢慢淹没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青春。对此,我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不是看见了这本书,我会和他们一样,把世故当成熟,将成熟进行到底。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3

  在《看见》一书中柴静写了她在十年前当直播主播时的采访每个故事的始末。也是她当直播记者酸甜苦辣的经历,她从自己当记者开始写起: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个温暖的跳动就是活着;双城创伤;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厌恶屈服;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只求了解和认识而与;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事实就是如此;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无能的'力量;采访时并邮件的互相探问;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陈虻不死。

  从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实,要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和宽容别人。

  用《看见》书里的话来自省: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快乐的元旦作文)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永远与真实站在一齐。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的试着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理解这个世界。

  透过读柴静《看见》一书的点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过于,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爱着它;有时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为突然舍得了,而是因为,任性够了,成熟多了,也就明白,这一页该翻过去了;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来源于乐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从容的内心……让我们在工作、家庭、社会都要担当的压力下,做到内心坚强,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忌,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浮躁,多一谈定,少一烦恼,多一点快乐!因为,一个人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其实是由自己主宰和内心决定的!正如柴静理解的幸福:即使开着破车只要前行就好!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能够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4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5

  决定写文的那一天,我看着书目发呆。的确,我只是个肤浅的喜好文字的人,喜欢看安意如写的那些诗情画意的词赏析,喜欢在那些词藻中遐想,然后说说那些我认为的人生哲理,偶尔发发感慨,既没有多少深度,也缺乏足够的思考,纯属的自娱。书目上的每一本书,按理说,都是我望而止步的,看着书名,我就能想象到一个夫子在我面前讲书的情景了,所以选择柴静,除了因为知道她是个让人敬仰的记者,更多的,只能说是天意吧!

  匆匆下载了电子书,放在手机里便没有再管了,直到前些天的晚上热的睡不着了,才带着些许催眠的心里看起来了。可谁知,这一看,就是整整一夜,有笑有哭,有无奈,有欣慰,我不想说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只想说,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完全的演绎了这本书的心情,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作者的每一句话,都写到了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故而,在这深夜,我看着你的《看见》,流露出了人性最真实最本能的心情。

  看这本书的开头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柴静就是一个十足的感性的人,她似乎不是记者,不是新闻事件的挖掘人,她只是个观众,一个有权利和当事人见面并责问他们的观众,她看着非典病人会流泪,面对恶人会咄咄逼人的责问,她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镜头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有意无意的透露自己的感官认识,甚至引导观众的评判观,用自我感觉渲染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那个时候的她好亲切,好像和我总是统一战线,她恨我恨,她哭我哭,她笑我笑,我的脸上好像一直都是她的表情,生动的表情。可是慢慢的,她变了,看似短短的几章她就慢慢的变了,但是我知道,真正去体验这个变的过程的柴静,其中的痛苦和艰辛,用文字是写不出来的。她慢慢的像一个记者了,虽然自己依旧独自的感性着,但是能用理性去告诉别人一个事实。少了一丝敢爱敢恨的直言责问,多了一些理性的陈述和成熟的选择,她能忍了,甚至可以做到没有任何表情,可以握紧了拳头收起拼命想伸出的双手,但是她的文字依旧透露着她的心情,一字一句里依旧撞击着我的心,不能平静,深夜里,我丝毫没有睡意。

  说完了人,再来看看这些事。首先,请原谅我不能对每件事深深的研读。这本书,里面大概有二十几章,讲了多多少少几十个故事,每个故事又有每一个故事可以透露出的信息和存在的价值,这个,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读出你们所处阶段的所能读出的深意,我再多说其实也是无意。我匆匆的读完这本书,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从哪件事中看见了什么哲理,也不是哪件事触动了我的心,毕竟,我只是粗读,我的收获是从一件件事中,看见了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在一个职业中慢慢的成熟,心态慢慢的成熟,深度慢慢变沉,让我这个大学生,真真切切的认识了什么才是成熟,什么才叫成长。

  柴静到新闻调查的前半段,全国的非典事件,初中生集体自杀事件,警察包庇弟弟等等的事件,全部是一气呵成的写完,留给我的只是自己去思考和自己去感悟,可是慢慢地,到后来的两会,山西煤矿,虐猫视频等等,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作者对事件的思考和深究,似乎是慢慢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转到了人物当中,并且对于事件中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和评论,这让我看见了文章开头陈虹所说的记者应该有的一种“欲望”,那是对于新闻的欲望,对事件剖析的一种欲望,是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到再后来的时候,很多作者以反问的手法写出来的句子,我已是不能很明白了,不能参透其中的深意,说白了,就是柴静能够到达的深度,对于我来说已经太深了,我不曾经历过这些,甚至不曾经历过什么,人生阅历尚不足以与人媲美,那么我所能参透的东西,当然也可见一般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知道,她在成长,她的字里行间开始透露出成熟的气息,不一样的是,这种成熟里,我还能看见有一种叫活力的东西。

  关掉书本,看看周围的人,我只能说这么一句话: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世故当成熟,把死寂当沉稳,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成熟”打造的误区。像大人一样世故而实际,对于青春而年少时遇到的一切机遇轻易放弃,不再会疯狂,不再会拼搏,不再有挥洒热汗热泪的感觉,那不叫“变成熟”,那顶多只能算“会模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早熟”,这是一种悲哀,一种全社会的悲哀。当你听到,电视机里一个17、8岁的少年对着全国观众说“长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时,我知道很多同龄的孩子会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后,我看见了一个个人的沉默,看见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迷茫的无奈,从眼睛里看着,那种感觉,一览无遗。也许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许的悲观,所以我敏感于任何悲伤的情绪,甚至可能会自动的夸大一些悲伤的情绪,但是,无论怎样,我看的出来,周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误区,慢慢淹没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青春。对此,我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不是看见了这本书,我会和他们一样,把世故当成熟,将成熟进行到底。

  是夜,我看着你的看见,终于看到了即将出现的黎明。也许,现在的我不能完全看透,但是柴静,但是这本书,他们就像一个向导,为我指了通向黎明的道路。所谓成熟,是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展现独特自我却不孤立自我的一种表现,在成熟这段道路上,还有很多路,需要我们自己去铺。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6

  初次读柴静的《看见》,还是大一时,那时的我还带着初入大学校园的青涩,丝毫不懂得人间百态世间疾苦,只记得《看见》这书写的是柴静的记者生涯,对其中的人生感悟并无太多的思考与感受。

  然而最近,闲暇之余,我又重新品读了这本书。全书都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代入感很强,让我沉迷于故事的情节里。这本书反映了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辛酸与无奈,它虽然没有优美的语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真实,真实到让我每次翻读都留下感动的泪水,无形中就被书中小人物的辛酸生活所动容,震撼。其中,有一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写的是家暴,“皮带抽在光的皮肤上,噗的一声,她被吊打,扭着身子尽量让他打在背上,尽量不叫,怕别人听见羞耻。他从不打她的脸,打的很冷静,反正夜还长,噗噗噗”。这是一段刻画得十分真实的描述,当时读到这里我的内心像被针扎了一样,让我忍不住想走近书里的情节中,来抚慰她的伤痛。书里还有描写到那些从事服务行业人员的辛酸生活,让我感到既同情又无奈。

  现在的自己也和柴静一样,从一个青涩的校园姑娘,转而成为一名万号的实习生。页页翻阅,我只感觉自己的内心不自觉地跟随着作者欢喜、惶恐、哀伤……内心五味杂陈。看毕,我不由得感慨柴静这个年轻女记者,真的是鲁迅笔下“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勇士”!十年,柴静这个初入职场战战兢兢的小姑娘,走南闯北,走过了十年新闻调查记者之路。起初的坚持是责任与勇气,然而十年的行走便是一定是一份热爱事业并为此奋斗一生的情怀!

  作为万号的一名实习生,我要学习柴静那份热爱事业、带着一份情怀去工作的那种精神。那份热爱工作的情怀,可以让我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的工作中乐此不疲。带着情怀去工作吧,让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闪耀出内心满满的幸福感!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7

  回看书皮才发现自己是去年即20--的12月中下旬买的,在过年回家之前才开始断断续续的看,一般都要到后半夜3点左右,持续2个小时。全书400多页,共20章节,阅读从一个夜晚一个章节到两个章节,中间花了大概30个夜晚,间断性的。

  从整本书来看,时间跨度是作者从湖南调到央视开始的,最后到进行筹划<看见>节目结束。全书内容也是作者挑选出来的工作内容,包含事实记叙与个人情感的起伏,其中大部分都是全国闻名的“事件”,这也算是主人公的一个成长过程,现在看来,其成长还在继续。

  通过书中记叙的内容,我自己在阅读中也把这些相关的记忆梳理深化了一些,毕竟很多细节是无法在大众媒体中或许到的,也算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这样就感觉这个本书一来是个人经历成长的总结,而来也算是一定程度的剖析了,看完这本书,也算对自己“人性”的一点洗练。对,就是“人性”。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8

  深蓝色的封装,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和几位老人的合照,中间大大的“看见”两个字,署名是柴静。无意间,在网上看见这本书,思索良久决定了买下它,不为其他,只为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为本书是一位记者辉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实往往出乎意料,她在这本书中写下的是她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成长经历。

  从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我看见的是一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的成人礼。将近一周,匆匆看完了这本书,它给我最大的震撼与共鸣,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话语交锋中正与逆的悖论。

  在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中,走进非典病房内,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处那心若死灰不复温的呢喃,更不是那个护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难中柴静奋勇当先的决绝,“我不知道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必须知道。”霎时我的心脏猛地一顿,血液停了一秒。脑海中又回荡起她的话语“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第三章《双城的创伤》里,“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故事最后的无解给我们以一种无能为力,但更多的是真实,柴静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里,《山西!山西!》颇有文艺范的开篇层层递进引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环保——污染!她用近乎于白描的语言,平铺直述讲:“山西省长谁来干,临汾人民说了算”,“当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国土局的一个科长,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两句话,给予了同为山西人的我一种深深的共鸣。

  《看见》写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维性、逻辑性和真实性,引发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对一个个现实悲剧的无奈与无能为力。我想“中国梦”就是想要建立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世界,让这些悲剧不再重演吧,这是国人的梦,也是我的梦。终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够的高度,为着这业奉献我的热血与生命。这是我的梦也是中国梦!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29

  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看书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介绍、书评,反映甚好。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介绍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是一本出入职场的心路历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很沉重,以致于我无法一目十行,速读完成。

  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采访新闻和事件,但她并不是在简单的去描述这些片段,用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辉煌与荣耀。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着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在写的,其实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柴静在十年中探索着逻辑,有一天她懂了,于是有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思考,独立的思考,摆脱“自我”影响的思考。何谓成功,在我看来便是平和,宠辱不惊。如何能够平和,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之上,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内心学会平和得制定目标和计划、判断得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平和很难达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这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过程,不知十年后能否做到?

  同样柴静的敬业令我折服,为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打磨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心甘情愿。我的第二个感触便是责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在山西采访时,一位官员带着讥笑的说:“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我办的就是。” 她可以在不断的余震中走入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非典病区,顶着各种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凭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在采访两会时,有个编导说柴静“看你采访,眼睛里都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正是她的热情的所在。责任感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意味着改变别人的思想,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责任感在我看来就是不愧对每一节课,不敷衍,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任,能让我的学生从每节课中学到一点内容,也许这种看法比较肤浅,但这也是我目前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看见》中还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尊重不等于礼貌,理解也不是可怜。存在即合理,我们往往只看见受害方,一味的去谴责侵害方,却缺少对于他们的谅解。“一个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温柔”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30

  世上不可能不会发生不幸,面对着不幸,也要顽强地战胜它!——题记

  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篇文章。看过后,我心中立即荡漾起一波涟漪。

  安德鲁·波切利,12岁时,因为踢足球发生意外,导致自己双目失明,陷入苦恼与迷茫。他听了父亲的一句教导的话:“这个世界属于每个人。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之后,他重振信心,不再陷入失明的痛苦,奋发努力起来。经过他一番不懈的努力,终于让他一举成名:成名曲《告别世界》风靡全球;《托斯坎尼的天空》销量过百万;著名女演唱家席琳·迪翁曾经评价他:“如果上帝也会歌唱,那听起来一定像他的歌声。”他创造的辉煌不计其数,获得的好评也数不胜数,还被评为“第四大男高音”!

  从安德烈·波切利的成功上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绝非偶然的,他的成功源自于他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什么成就了他的成功呢?是不幸。的确,不幸也能使人成功,能使人发奋图强,成就辉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正视不幸!有人遇到挫折,把它当成前进的垫脚石,勇往直前;而有人却把它当成前进的绊脚石,难以跨越,甚至竟把生命轻易交给死神。由此可以看出,不幸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缺了它会骄傲过度;但有了挫折,我们也要正视它,把它化作前进的动力,不要只因一个小小的挫折而丧失信心!

  纵观历史长河,可以看出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经历过挫折才获取成功的!贝多芬是德国一位出类拔萃的音乐家,被评为“乐圣”。但“乐圣”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的,他双耳失聪,但并未放弃,反而更加热爱音乐创作,更加喜欢音乐!在耳聋期间,他还创造了《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举世闻名的曲目,可见他是多么地顽强,不向命运低头。

  霍金在大学时身患“卢伽雷氏症”,身体瘫痪,但他毫不放弃,潜心思考,写出了许多有名的科学巨著,闻名于世;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尿素症,但他不屈不挠,潜心写作,《我与地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不要害怕挫折,把挫折当作一扇进屋的门,打开这扇门,你才会看到宜人的风景。记住:假如你吃了一百扇闭门羹,那希望就在第一百零一扇门里。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31

  《看见》,没有浮华的封面,没有彩页的铜版纸,没有知名人物的推荐,一如书中的柴静,真实,不矫揉造作。如果可以抛开现实的种.种,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也希望自己像柴静一样,当一名记者,去与那些人相遇,去抽丝剥茧地发现事实真相,去感受理解那些人的悲与喜。

  《看见》记录了柴静的十年,蜕变的十年。前些年,她的节目风格是做猛题,烈度高,对抗强,再配以尖锐的问答、犀利讽刺的结语,以为这样的她会更受观众的喜欢。到后来在陈虻的指点下才醒悟过来,明白记者要提供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斯宾诺莎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真正的记者应该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不应有太多自己的主观评价,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将更深层的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去做评判,正如那首歌中所唱,你是我的眼,就够了,而不要当观众的心或脑。虽然我们并不是记者,但是工作中、生活中的我们也需要有记者一样的思维,就事论事,以事实说话,对事不对人。

  《看见》的二十个章节里,散落着几十个柴静所经历的故事,什么非典、两会、山西煤矿等等,许多故事单独拎出来都很值得人深思和反省。这里我无法一一列举各个故事带给我的冲击和启发,只是想针对“看见”二字谈谈自己的感想。《看见》在行文中诠释了几个问题,即为什么看,看什么,怎么看。

  首先,为什么看。有人说柴静采访时,眼睛里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我认为是欲望。虽然柴静心里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被表扬,但她只想做那些打心眼里有欲望的话题,那些能触动她内心的话题。正是这种欲望,带着她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非典病区,带着她从美国返程回国进入汶川地震灾区,带着她顶住人身被威胁的压力探寻真相。一个记者,是为了奖金、虚荣心、收视率、恐惧而工作,还是为了最简单的东西而工作,这决定了他看见什么,报道什么,而生活中的我们,又是在为什么而工作呢?

  其次,看什么。陈虻在第一次见面时,问柴静“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柴静回答“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十年的新闻记者经历,让柴静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更加透彻,《看见》中的故事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光辉与矛盾,体现着人性的善与恶。当人们清一色地在声讨药家鑫和虐猫女的时候,柴静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两个由于不同悲剧而造成的悲剧。“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在了解了悲剧背后的悲剧后,也许我们的愤怒有所消退,更多地抱以理解。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习惯地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人为坏人,而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经历经验不同,对好坏的判断标准也不同,要做出评判需要更多地去看人性,看动机。管理工作也一样,最终是做人的工作,对人性的把握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

  最后,怎么看。十年,柴静从起初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来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未经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以自己的道德审视一切,以自己以为的标准看待世界,缺乏对复杂的剖析。只有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的体会,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出更合理的判断、更公正的评价。刚从象牙塔出来的这一年,学到的东西比在大学里学到的更真切更刻骨铭心,也许我无法像柴静一样去接触那么多的故事,但是试着去经历那些不一样的人、事、物,才能更快地成熟。

  除了经历,在认知的道路上,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学会独立思考。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要像柴静一样,“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事实和因果”,在循环往复的反思中剥开表相,深入内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认识体系,方能成长。

  十年,柴静成长了,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风格。未来的十年,我会怎样?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32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33

  在《看见》中,柴静在序言中写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藏在无意识之下。”“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直到反复翻阅这本书特别是第十一章才能较清晰地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第十一章讲述采访一位在热传视频中笑着把猫踩死的女主人公与拍摄者的故事。再读故事发展的背景时,我如众位网友一样,为小动物生命的失去感到愤怒与痛恨那个踩猫的女人。我并没有养宠物或与小动物有深切的感情,但是当想像有这么一个无力反抗的小生命被残暴的人类剥夺就感到心痛。我希望恶人有恶报。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视频女主人公的职业是我心中的“白衣天使”——护士,而拍摄者是我认为应去揭示真相与罪恶的记者,我接受不了这种反差。

  作者与同事来到视频拍摄地。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了解到拍摄者是为了比自己一个月工资还高的收益去违背自己的善心拍下视频;视频原发布站的负责人解释它的网站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给恋足者交换关于足部的视频,而踩踏小动物的视频是一个极端的分支存在;女主人公的公开信道歉:“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地犹豫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这份压抑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只是发泄无辜小动物的身上,成为不光彩的角色……”

  当世事慢慢被拨开因愤怒而带来的尘土时,我忽然懂得真实的人性有无限的可能。我现在有些同情这个抑郁的离异女人,但我不认为它可以把残忍地踩猫的责任推卸在自己脆弱的心理。我同情这个女人,甚至理解她的苦楚,但我选择不原谅她的行为。我仍然希望做错事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同的是,我现在的选择是基于我能较清晰地看到事件本来的面貌、不带偏见做出的。

  但在生活中,很多报道与调查,都是站在高尚的角度去同情表面弱势的一方,我们通过阅读报道并不能客观地认识事件的面貌。甚至,我们很容易被这种模式影响。在读报道时,我们对弱者感到心酸同情,谴责相对的强者,为自己关注所谓的弱势群体简单地被感动到一塌糊涂。有些人还以为自己就是站在道德的高地,同情弱者就是高尚的。他们用恶毒的话语攻击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哪怕那个人只是对相对弱势的一方中某些被忽略的细节提出疑问。柴静写的序言“人常常被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

  爸爸从小就和我说不要人云亦云。爸爸是想要我不要不经思考不经判断就对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文字表达观点。想不人云亦云就要从蒙昧中睁开双眼,从所谓强硬的“政治正确”的狂叫中重托出来,我知道这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个成长需要我承认我过去的无知、愚昧,更要在了解事件时暂且放下自己对事件第一印象以免情感阻碍自己判断的能力。

  我依然迷惑于善与恶的界线,这种界线也许需要一生去寻找。但此时我希望我能先睁开双眼客观认识事物原来的面貌,若像第十一章题目中“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也是我的幸运!

《看见》的读书心得 篇34

  老话儿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还真是真理。《看见》老早就想看,一直不愿意买,电子图书都不全,去好朋友家发现她买了,虽然她还没看完,毫不犹豫拿走了。鉴于她还要看,我抓紧时间用了一周看完了。我很少把散文从头看完,很少看一本书用这么长时间,我学法律,因此大多一目十行。但是对待《看见》是这样的,厕所时间,上班时间,中午休息时间,晚上睡觉时间,挤掉了专业课复习时间,终于看完了。首先想说,非常值得一读。接下来,慢慢分析内容。

  先宏观上来评价这本书,我认为:散文+议论文+小小说。说是散文,因为到处可见感想、随笔;说是议论文,通篇你都能感受到一个女子的犀利;说是小小说,每个章节都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触动心灵的现实的故事。编排上,宏观上是按照主人公的20xx年职场生涯来写,但每个章节又有自己的时间顺序,作者写的很自由,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大的主题,跳跃性很强,但是并没有超出主题。我读的书不多,不敢评价作者的文字功底,但是我想说每个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真实感情,让人总是在看的时候反思自己,并感叹作者的坚毅,乐观,还有桀骜不驯。这个充满了铜臭味的社会,真正真的做记者的已经不多了。柴静,我结结实实的老乡,我很钦佩。

  再说书的内容,就是柴静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采访的经过,我再重复没有意义,我只想说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关于见识。在北京这些年,我自己认为比老家的人见识的要多,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很多我不知道而且我应该为之研究和奋斗的事情,并且还是多角度。比如说,关于农村征地,我一般都会去根据法规对这个事件本身来做判断,而柴静是从立法背景、社会现状、农民的反馈、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农民和国家未来因此立法需要承担的后果,各个方面去分析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新闻和法律本身的不同,但是我小农的觉得,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同样生在临汾,同样在北京工作,同样怀揣着梦想,人家是央视名人而我确实公司一个小小的法务的原因。我想人是需要在反思中成长的。

  第二、关于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现实在为梦想让步,我们为了生存怎样怎样,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从柴静的书中,我看到一个智慧者,她不服输、她勇敢、她有梦想、她敢于向权威挑战、她敢于跟死亡叫板,她也曾经被威胁过,她也曾经被领导劈头盖脸骂过,她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她是名人,她生活的很好,没有在生存的边缘上挣扎,也在做公益,也在伸张正义。柴静在智慧的通过变化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甚至想,如果我是一个记者,我未必敢去报道非典、未必敢去地震现场反应现实、未必不会在大势力的影响下低头。柴静,无疑是一个智慧的人,她也怕,但是她用她的方式去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我想这种东西,只能体会,无法复制。与我,我想对自己说,生活不是苦逼的应对,而是积极的面对;与大众,我想说,面对梦想和现实,真正的智者,是双赢。

  第三、感触颇深的章节。看柴静的书,有愤慨,有感动,有揪心,有不舍,还有冲锋陷阵的冲动。阴暗面我不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我只对我感触最深的章节稍作评价。

  第一块是报道山西环境污染的内容,看的过程中,我脑中浮现的是我小时候的蓝天,我家附近的菜园,和上高中时到处的房子和昏蒙蒙的天气,和上大学后每次回家都感觉嗓子里被呛到了的难过,和被同学嘲笑临汾人都是“钢心铁胃”的画面。。。这些结结实实的存在,现在仍在存在,我家里人的反应跟柴静描写的一样,政府还给发钱呢,污染一下有怕什么。自从工作之后,家里开始环境治理了,扩建,绿化,空气中的昏沉少了很多。我甚至现在感叹,北京的空气现在都比不上临汾。可是接踵而至的是,我妈跟我说很多村里的年轻叔叔们,五十来岁就得癌症死了。这在我小时候是没有的事情,人们在接受者环境恶化的报复,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政府做了什么事情,到底环境治理知否真的在扎扎实实的做,这些都不得而知,政府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小时候我家里的水是甜的,我家的豆腐都卖的很火,因为水好,现在我回去水是苦的,我不再留恋。但无乱如何,还是在改变着。

  第二块是药家鑫的案子,我看的流泪了。因为药家鑫的死并没有对这个事件背后的真像起到任何作用。我又想到了马加爵,当然书中没有写这个案例。我从这块看到的是现在的教育,还有现在的法治。教育上,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一味的追求成绩,追求脸面,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后孩子成绩好了,但是内心确畸形,从而引发社会惨案,很多报道,但实际上并没有写到任何作用。我想这是父母和政府都应该反思的,不是让当事人一死了之,而是从根儿上去发现,去改变。我想起来我家的教育上,两个姐姐都是生意人,就我一个知识分子还是经常看到黑暗面的法律工作者。姐姐跟我说:“儿子学习不好,他爸就使劲打,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结果小外甥8岁了还尿裤子,往裤子里拉,该怎么办。”我这个知识分子这么说的:“父母学习一塌糊涂,你指望你儿子学成什么样子,你们凭什么要求人家,他只要尽全力健康成长就行了,学习不好也能对社会有用,你最后打成傻子,我看你怎么办,我姐夫的爸爸倒是打他们长大的,还不是卖豆腐的。”最后不打孩子了,孩子的症状没有了,还会跟我沟通:“我说,你只要尽全力就行,实在学不会的咱不强求。”现在一切都很好,孩子的学习中等偏上,很有爱心,懂得照顾人。我不相信他会成为药家鑫那样的孩子。所以说有感。另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法律了,我想这也是我这辈子比较后悔的事情,学了法律确发现,它不是伸张正义的,而是为权贵谋福利,为国家谋福利的资本。但是我做了,我认了,我会为之付出终生。我认为我们的法律不指望公平正义了,但最起码请起到教导作用,而不是杀之以绝后患,现在我们国家的犯罪就像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就是心灵的感悟了。有几句话我抄了下来,我想对每个人都会有触动,书中说:“进步就是幸福,我现在最想做的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别生气,别生闲气,比起身体,都是浮云;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也作为结束语吧。

  送上看完书后的祝愿:愿大国昌盛,黎民安康,小家幸福,父母健在,自己能开心成长!

标签: #《看见》的读书心得